散客旅遊時代下旅行社業發展探究論文

  中國旅遊市場迎來了散客時代,大眾旅遊市場前景廣闊。由於缺乏提供符合散客需求的旅遊服務或相關企業,我國的散客難以為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有效動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散客旅遊時代下旅行社業發展探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散客旅遊時代下旅行社業發展探究全文如下:

  【摘 要】面對大眾化散客旅遊市場的到來,迎合散客消費特點的OTA線上旅遊代理商賺的盆滿缽滿,傳統旅行社明顯後勁不足。傳統旅行社該何去何從?值得人們深思。文章以散客旅遊內涵為出發點,分析了散客旅遊時代下旅行社發展現狀,探究傳統旅行社面對散客旅遊市場的不足,提出了旅行社未來發展應該面臨的挑戰。

  【關鍵詞】

散客;散客旅遊;旅行社

  一、散客旅遊內涵

  ***一***散客旅遊概念

  國家旅遊局頒佈的國家標準《旅遊服務基礎術語》***GB/T16766- 1997***界定旅遊散客 ***independent traveler***: 自行安排旅遊行程,零星現付各項旅遊費用的旅遊消費者。散客旅遊,又稱自助或半自助旅遊,在國外稱為自主旅遊***Independent Tour***。它是由遊客自行安排旅遊行程,零星現付各項旅遊費用的旅遊形式。

  儘管散客旅遊型別較多,但他們的共同點都具有自主性、靈活性和多樣性的特徵。散客旅遊者自己決定旅遊路線的日程安排,可以隨時改變初衷,臨時增減旅遊日程和節目,出遊動機多樣,不僅以觀光為主。旅遊人數上自由度大,它可以是單個遊客,也可以是一個家庭或幾個親朋好友,還可以是臨時組織起來的散客旅遊團。旅遊形式上,既可以由旅遊者獨立進行,也可以依託旅行社。依託旅行社進行時,與團隊旅遊者購買旅遊產品不同的是強調“點菜式”或“量體裁衣式”,遊客自願結合,自定路線,“隨走隨買”,而非一次性付清旅行費用或完全被動接受既定的旅遊專案。

  ***二***散客旅遊興起的原因

  散客旅遊興起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一是旅遊環境的改變。現代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交通業迅猛發展、國家政策的積極導向都是散客旅遊市場發展的助推手。

  二是旅行社自身因素的影響。旅行社傳統、規範化的旅遊模式存在包價過死、瀏覽專案和路線限制過多、走馬觀花的形式以及遊客缺乏活動自由的缺陷,這難以滿足現代遊客的個性化需求。旅行社多年來惡性低價競爭中存在的縮減遊覽時間、黑導、回扣等不良服務行為,都使旅遊者喪失了對旅行社團隊遊的信心。

  三是旅遊者日漸成熟。遊客一方面對獨立旅行越來越自信,旅遊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再是畏途。另一方面對旅遊感受越來越高,旅遊是達到調節身心、增長閱歷、享受生活的目的。所以他們不在滿足於“到此一遊”的觀光型旅遊,而更注重體驗人生、完善自我和實現自我價值高度的多元化體驗旅遊。這些確實是我國旅行社目前極力去做而又無法滿足的地方。

  二、散客旅遊時代下旅行社業發展現狀

  發展等因素影響起步更晚,但在近十年發展十分迅速。據日前釋出的《中國自由行發展報告***2012-2013***》報告顯示,我國旅遊市場的散客化自由行趨勢日益明顯,國內旅遊有超過90%、出境旅遊有超過70%的客源為散客。根據報告顯示2013年國內旅遊市場接近32.5億人次,經旅行社組織的遊客僅2億人左右。2012年攜程集團通過機票、酒店預訂等服務超過5000萬人次旅遊者,度假自由行群體的人次已超過百萬。散客旅遊已佔我國旅遊客源市場的近半壁江山,特別是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散客比例更大。

  與中國散客旅遊市場如火如荼現狀相反的是,處於旅遊市場經營核心位置的旅行社,其業績卻遭遇寒流。山東交運旅遊集團針對以往團隊遊的熱門線路“青島”2012年旅遊旺季用車情況調查發現:旅行社的團隊遊與去年相比不但沒有增長,反而5-10%的下滑。湖北省內多家旅行社負責人表示:2013年業務量至少下滑40%,非常困難;去年3-4月的旺季盈利情況不錯,而2013年則一直虧損嚴重。國內多個旅行社負責人表示:2012年國內各旅行社團隊遊客的接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0%-50%,視不同線路略有差別。近幾年來,國家對以單位形式的團隊公務出行、消費限制、安全要求越來越嚴格,團隊旅遊的訂單不斷減少,這給以公務團隊遊帶來巨大紅利的傳統旅行社更是帶來了雙重打擊。

  2013年公佈的帶薪休假制度增加了居民的休閒時間,進一步刺激了散客旅遊市場的發展。上海春秋國旅總經理肖潛輝預計未來 20年內,團隊和散客的比重可能由當下的3.5:6.5 緩慢轉變為2:8。中國旅遊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旅遊正從小眾走向大眾,從小規模走向大規模,從小跨度走向大跨度,其中散客旅遊正加速崛起。這就意味著照此趨勢發展,中國旅遊會將隨著遊客型別的變化而發生巨大的變革。中國旅行社業應該不再沉浸於依靠過往團隊遊單一產品的經營

  三、傳統旅行社業面對散客旅遊市場的劣勢分析

  散客旅遊日益成為潮流,它的出現給旅行社業帶來了挑戰。傳統旅行社在散客旅遊市場經營中明視訊記憶體在不足,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傳統旅遊產品機構單一

  仍然以團體觀光旅遊產品為主,難以對散客形成有效的吸引。目前絕大多數傳統旅行社追求最大利潤的行為和散客獲取最大利益的願望產生錯位,仍然是將旅遊市場要素組合成千篇一律的“旅遊成品”。產品基本上是一種“半軍事化”團隊模式,包價過死,瀏覽專案和路線限制過多,散客對旅遊線路設計只是被動的選擇參與。相當一部分散客找不到適合自己的旅遊產品,從而降低了傳統旅行社在散客旅遊市場增長的潛力。

  ***二***旅行社業務邊緣化

  發展成熟,人們線上購物、***已經融入到生活。服務於散客的OTA***線上旅遊代理商***例如攜程、藝龍、驢媽媽等越來越多,資訊越來越豐富。旅遊景點、酒店、交通各旅行要素資訊在旅遊者面前變得透明,旅遊者可以越過旅行社,線上和旅遊各要素供應商之間直接議價交易,網上獲得旅遊目的地全面資訊,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設計旅遊線路,訂購旅遊活動中的吃住行遊購娛各環節,自助遊變得更加容易。除去旅行社的中間環節,散客的旅遊成本也更低。旅遊各要素供應商也為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擯棄了旅行社這個旅遊產業鏈中的中間環節。傳統旅行社作為資訊的傳遞者,核心業務被邊緣化,似乎成為旅遊產業鏈中可有可無的環節。

  ***三***旅行社業的負面形象“深入民心”

  我國旅遊發展多年來,由於體制的不完善,旅行社行業發展呈現出“散、小、亂、差”的局面,競爭十分激烈,形成了畸形的低價競爭模式,“負團費”、“零團費”旅遊團層出不窮。而旅行社為了利益,在這樣的團隊旅遊中,變相加價、強行購物、擅改旅遊行程。導遊無基本收入,靠回扣生存,遊客如無購物消費,態度惡劣、私自甩團。近年來,調查顯示旅遊者對我國旅行社滿意度逐年降低,投訴逐年增加。隨著時代的發展,散客旅遊活動的開展不再僅僅只能依靠旅行社才能開展,完全能夠實現自助遊,獨立旅行。在有選擇機會的情況下,面對旅行社的負面影響,旅客心有餘悸,更多選擇自助遊。

  ***四***旅行社規模經濟降低,生存空間變小

  在旅遊市場的激烈競爭下,旅行社作為一個微利行業,已經是人所皆知。旅行社一般是以招徠組織旅行團為營利手段,要獲得較高的經濟利益,往往需要一定的經營規模,以及相對固定的旅遊節目。因此現實中,眾多旅行社通過以數量取勝的團隊游來達到薄利多銷。而隨著團隊客人減少,散客增加,僅為個人或少數旅遊者提供服務,旅行社無法開展具有規模經濟的經營活動,盈利空間更低。2013年“去公務化”旅遊的政策下,團隊客人銳減,我國已經有相當一批的旅行社相繼倒閉,正是印證了這一結論。

  四、旅行社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面對大眾化散客旅遊市場的到來,迎合散客消費特點的OTA線上旅遊代理商賺的盆滿缽滿,傳統旅行社明顯後勁不足。傳統旅行社未來之路怎樣,會在時代浪潮中消失殆盡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國外發達國家,上世紀已經迎接了散客旅遊市場的全面到來,目前旅行社業依然經營良好,這是很好的見證。我國旅行社業多年的發展,雖然飽受詬病,但也有其自身優勢。一是散客相對於經驗豐富的旅行社經營者來說,其在獲取、消化旅遊資訊以及旅遊資訊時效性等方面的處理能力不足,散客往往在旅遊線路的設計、交通情況、行程安排、服務設施選擇等方面時常處於盲目狀態。即使OTA線上旅遊代理商仍存在著難以突出個性化、定製化和缺乏時效性、可靠性的。二是旅行社傳統的組團經營模式省心省事,可以給遊客提供舒心、高質量的行程安排,省去種種麻煩。目前也還有其固定的市場,例如針對老年人的夕陽紅線路,針對未成年人的夏令營、冬令營線路,針對高階客人的定製旅遊線路。三是散客由於其規模小的特點,在旅遊消費過程中與旅遊景點、酒店、交通的議價能力不足,只能接受旅遊產品及服務的零售價格。實力雄厚的旅行社則能夠為遊客獲得更低價格的產品資源。

  當然,旅行社要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面對大眾化散客旅遊市場的到來,還要進一步完善自身,至少要面對以下的挑戰:

  ***一***轉變經營理念,實現廣義旅行服務

  傳統模式在大眾旅遊發展的初級階段有其存在的客觀必然性和市場可行性,當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了自主、自助、自由的散客旅遊方式時,傳統旅行社的商業模式就顯得手足無措。旅行社僅僅作為旅遊要素的組合者、搬運工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旅行社應迴歸到服務行業的本質上來,淡化旅遊線路的安排,以提供旅行中的服務為核心,為散客提供全程專業的旅遊諮詢服務、諸如訂房、訂車、門票的後勤保障服務,做好旅行服務管家。

  ***二***準確市場定位,走專業化、精品化發展

  散客旅遊的多樣化、個性化的旅遊需求特點,決定了旅行社在未來發展中,不能再以千篇一律的團隊觀光旅遊產品來應付旅遊市場的主流消費者。而更應該瞄準不同的個性需求,結合旅行社自身資源優勢,準確定位某一細分市場,提供更專業、精品的旅遊產品。2013年湖北旅行社行業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結論。長期以來,湖北的旅行社就是雙軌制,一部分旅行社主要倚仗公費旅遊,一部分專注做散客市場,或者說做專業市場。做專業或者散客市場的旅行社並沒有受到太大沖擊,例如新境界主攻老年銀髮旅遊市場;武漢大學旅行社把中小學生夏令營市場和定製化旅遊作為主攻方向發展,武漢春秋國旅專攻線上單項預訂業務,這些旅行社的業務量不降反而增加。

  ***三***完善分工體系,強化旅遊供應鏈中地位

  要贏回散客旅遊市場,旅行社還要擺脫“散、小、亂、差”的低價、惡性競爭局面,重新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這就要求整個行業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形成旅遊批發商-旅遊零售商-旅遊代理商的垂直分工狀態。作為旅遊批發商的旅行社致力於與上游旅遊資源供應商例如景區、酒店、交通緊密合作,做好旅遊活動要素資源的整合和線路的設計;處於旅遊零售商的旅行社致力於做好旅遊者市場的開拓和銷售;旅遊代理商專門負責旅遊產品的代訂預定服務。從而把惡性削價競爭變成互補合作開發高質量的旅遊產品,提供精細化的旅行服務。

  ***四***豐富旅遊產品,提升服務質量

  散客旅遊者的消費觀念產生了較大的變化。旅遊消費者從以前的花錢買享受,轉變為現在花錢買實踐、買表現。他們能讓自己由被動變主動、積極參與到其中的散客旅遊方式。旅行社應豐富旅遊產品,開展諸如“民俗旅遊”、“探險旅遊”、“體育旅遊”、“迴歸自然旅遊”、“環保旅遊”等產品。這既能滿足散客旅遊者的個性需求,同時給他們帶來獨特的體驗經歷,帶來深層次的旅遊感受,從而提高旅行服務的質量。

  ***五***培養新型旅遊人才,堅實旅遊後勤保障

  面對散客旅遊市場的到來,旅行社經營理念的轉變,培養服務於未來旅行社的新型旅遊人才也是勢在必行。傳統的旅遊人才,例如計調重點設計安排打包出一個旅遊產品,導遊只注重景點講解和行程銜接的安排,這些都無法滿足未來作為旅行服務管家角色的旅行社經營模式。我們應該更多的培養旅遊諮詢服務人才,導遊人才的培養轉向注重人際交流、溝通、景點文化欣賞等方面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