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養殖技術論文

  黑山羊體質結實,頭大小適中,耳小前伸,公、母羊均有髯,絕大部分有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淺議黑山羊的養殖技術

  [摘 要] 根據我國黑山羊養殖的現狀,本文結合水城縣山區黑山羊養殖存在的問題展開了分析,通過分析並提出了黑山羊養殖技術的對策,為農戶今後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和增加收入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 黑山羊 養殖 現狀 技術 對策

  [中圖分類號] S8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4-0282-01

  一、現狀

  水城黑山羊是貴州地方特色畜種。貴州西部威寧、赫章、水城、盤縣一帶屬山區地形,氣候適宜,天然牧草豐富,最適宜肉用型黑毛羊的放養。黑毛羊體型中等、結實,頭部大小適中,額較寬,鼻直或微凸,多數有須有角,角向上向外扭轉延伸,少數為鐮刀狀或倒八字形。頸細長,有的頸下有一對肉垂。成長緩慢,主食野草,飲山間溪流清泉,毛色光滑,肉質細嫩。產於水城、盤縣一帶的,因六盤水市被譽為“中國涼都”而稱為“涼都黑山羊”。

  目前,黑山羊的市場前景一直被眾人所看好,尤其是水城黑山羊的市場價達46元/kg以上,熟羊肉220元/kg以上。國家惠農扶貧政策也積極鼓勵農戶養殖黑山羊,在如此樂觀的市場形勢和國家惠農政策扶持下,很多農戶爭先養起了黑山羊。然而,由於農戶養殖經驗缺乏、技術水平不高,黑山羊養殖的利潤一直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之養殖基礎條件簡陋,黑山羊的產業受到了制約。

  二、存在問題

  由於黑山羊養殖戶缺少必要的養殖經驗,導致了黑山羊養殖中仍然存在有下列問題,這大大制約了黑山羊養殖的發展。

  1.繁殖率低,近親繁殖

  黑山羊在繁殖週期內產子率明顯偏低,這表現在產子週期一般為兩年三胎,而一胎產子只有1-2只,此外黑山羊的妊娠時間竟然長達5個月,這大大限制了黑山羊種群的繁榮。而由於養殖戶缺乏經驗,長期以來採用羊群內交配繁殖的方式,在繁殖之前沒有采用優選法,沒有對於配種進行科學的選擇,通過分析其優良的遺傳性狀後再進行交配,黑山羊繁殖過程中近親繁殖現象嚴重,通過遺傳學分析,這是導致羊群退化的主要原因。

  2.飼料單一

  目前,黑山羊的飼養除了在草場放牧以外,就是餵食一些青飼料或者是粗纖維飼料等。近年來物種入侵嚴重,比如,紫莖澤蘭,這導致草場大面積退化,黑山羊可以食用的草料品種減少,羊群整體缺少蛋白質供給,呈現營養不良的病態。而餵食黑山羊的飼料由於其不易生產,故沒有達到商業化大批量的生產,所以說在這樣的飼料單一條件下,黑山羊的死亡率也相當高,甚至達到5%左右。

  3.養殖環境簡陋

  大多數養殖基礎設施不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沒有規範的配套設施,如,保育設施、哺乳設施等,羊舍環境極其簡陋,只具備有最基本的過夜、避雨和漏糞的功能。在這樣簡陋的環境下,飼養出來的羊群極易感染外界病毒,一旦有任何流行病毒入侵,勢必會導致大範圍內的感染和死亡。要達到黑山羊的規模化養殖還要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三、提高黑山羊養殖技術的對策

  1.羊舍的建立

  規範羊舍的建立是養殖黑山羊的第一步,良好的羊舍條件能夠減輕人工勞動力負擔,同時能夠防止疾病的大規模感染。羊舍的選址非常講究,一般選在地勢高,通風環境好,向陽並且臨近水源處。羊舍宜寬敞明亮,有利於黑山羊的新陳代謝。

  主流的羊舍模式為漏縫羊舍,這樣的設計採用板條或者竹片等,以1-2cm的間隔距離安防,離地面高度為30-50cm,這樣的漏縫設定有利於快速排水通風,並且黑山羊的糞便也不會長期堆積,大大減少了細菌的滋生。在此基礎上,應該將羊舍分為配種舍、孕羊專用舍、哺乳專用舍等不同種類的羊舍,保證各類黑山羊分隔飼養。同時還在每個羊舍中安裝料水槽、草架和保暖的設施,保證黑山羊的居住條件。在羊舍周圍設定運動場,方便黑山羊的活動。建立一個良好的羊舍條件,可以使黑山羊在羊舍中快速而健康的成長。

  2.規範飼料的餵養

  傳統的黑山羊飼養觀念是“羊就要多往外放牧,不需要再另外餵食精飼料或者是混合料,只用吃草就可以長大”。這樣的飼養觀念一方面使羊群的營養失衡,另一方面也加劇了森林和羊之間的矛盾,導致草場的大面積退化,沒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科學的飼養觀首先是將各類不同的黑山羊分開飼養,因為不同生長目的的羊,對於牧草的需求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說育肥羊需求脂肪蛋白質豐富的牧草,而母羊則適宜於能夠有利於懷孕產子的牧草。飼養黑山羊在提供營養均衡適宜的優良牧草的同時,也要注意飼養一些其他的飼料作為補充營養,僅僅靠牧草的營養是不能滿足黑山羊需求的。牧草的品種有黑麥草、冬牧草和狼尾草等等,在飼養時要同時放入豆料牧草以保證營養均衡。補充飼料有精料和粗料之分。精料中玉米類佔絕大部分,對於幼羊,懷孕或者哺乳的母羊,應加大精料在餵養飼料中的比例。對於普通羊來說,餵養時先餵養粗料,後餵養精料,有利於消化吸收。

  3.科學選種,合理雜交

  為了避免近親繁殖導致的羊群退化問題,羊群雜交選種過程中應遵循“科學選種,合理雜交”的原則。在育種時,應當選擇體型大小適宜,毛髮烏黑,發育健全的黑山羊作為種羊。為了增加羊群的產子率,一般選用雙羔母羊生產出來的羊作為種羊,這樣的羊生產出來雙羔的機率會更加大。在繁殖過程中,要善於使用雜交。我市境內的黑山羊退化較為嚴重,主要表現為,羊的體型較小,生長不夠快,肉質不好等。因此可以選擇引入外來黑山羊與本地黑山羊雜交的方式培育先進的品種。有的黑山羊養殖地區已經有過引進的先例,如,貴州畢節市的黑山羊曾引進波爾山羊與本地的山羊進行雜交。波爾山羊具有本地山羊明顯缺乏的優勢,體型大而勻稱,生長迅速,肉質鮮美等。而雜交的個體表現出了明顯的種群優勢。剛出生時體重為本土黑山羊出生體重的2倍左右。如果沒有實力引入外來的黑山羊,可以選擇在各個相鄰的鄉鎮之間調配公羊雜交的模式,這也有利於改善羊的品種結構。

  四、結論

  通過對黑山羊養殖現狀的分析,暴露出黑山羊養殖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養殖戶缺乏科學的養殖觀念。只有通過建立標準化的先進羊舍,合理的調配飼料以平衡營養,科學選種雜交才能保證黑山羊的茁壯生長,進一步提高黑山羊養殖的利潤率,確保養殖農戶增加收入。

  參考文獻

  [1] 宋德榮.李孟年.劉章忠.李敬丹 貴州黑山羊本品種選育效果初報[J]-貴州畜牧獸醫2003,27***5***

  [2]段銀河,陳小平.淺析馬龍縣黑山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雲南畜牧獸醫.2009***6***:32--33..

  [3]毛文星,蘇效良,張興文.黑山羊產業化開發的對策與相關問題的研究[J].中國草食動物,2008,28***6***:53-57.

  [4]謝文章.隴東黑山羊優勢分析、存在問題及建議[J].甘肅畜牧獸醫,2010***1***:46-4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