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術論文格式

  寫護理論文的時候,最怕就是不知道它的論文格式是怎樣的,如果你也不知道,你可以看看下面這兩篇範文,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腎結石臨床護理及術後護理

  【摘要】目的: 探討腎結石腎積水患者的臨床護理及經皮腎鏡鈥鐳射術術後護理對策。 方法: 對確診腎結石並實施了微創經皮腎鏡鈥鐳射碎石術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針對性臨床護理,包括術前準備與訓練,術後指導預防、出院教育,記錄患者治療及護理情況。結果:94例患者,Ⅰ期取淨結石85例,1周後Ⅱ期取淨結石9例。手術均順利完成,無中轉開放手術者。術後3例患者出現出血,1例患者出現發熱。均對症治療及護理後均好轉出院。結論:針對腎結石行鈥鐳射碎石術患者,進行充分的術前準備性護理、術後對症及預防性護理,可以有效幫助患者配合治療,減低術後併發症發生機率,改善患者恢復水平。

  【關鍵詞】 腎結石 術後護理 鈥鐳射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316-01

  微創經皮腎鏡鈥鐳射碎石術***MPCNL***,是治療輸尿管中下段複雜結石的首選手術方式。因其具有創傷小、清除率高、安全、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已經逐漸取代傳統的開放取石手術。鑑於術式針對患者為泌尿外科中腎積水較為嚴重、腎功能損害更深的複雜型結石患者,因此在圍手術期護理中有許多值得關注的要點,筆者進行了相關臨床護理觀察研究,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筆者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間,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94例,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年齡15-69歲,平均年齡36.2歲。其中,單側結石81例,雙側結石13例。患者均經過泌尿系B超、後腹部X線***KUB***、靜脈腎盂造影***IVP***確診為輸尿管結石,其中中段結石33例,上段結石61例。其中X線片測量可見結石長徑:1.1-7.4cm.患者在治療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腎積水及輕度腎功能損害。為確保研究安全,排除所有存在嚴重心肺功能不全、惡性腫瘤患者及攜帶傳染性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經皮腎鏡鈥鐳射碎石術***MPCNL***,手術治療基本過程如下。患者常規麻醉下,首先取截石位。在膀胱鏡下指導下,向術側輸尿管置入導管***F5或6號***,留置該導管後退出膀胱鏡並使用F16 Follery以便導尿。再將患者取俯臥位,在腋後線與肩胛下角交點,約11-12肋間處為穿刺點,通過輸尿管導管造成人工腎積水,在此基礎上,穿刺見液體後,使用筋膜擴張器擴張並留置peel-away鞘,沿著此鞘置入輸尿管鏡並探查結石,確定結石位置後使用鈥鐳射擊碎並通過灌注大流量生理鹽水,將碎石衝出,檢測無殘存後,拔除導管並通過腎鏡置入雙J管,留置造瘻管,再拔除peel-away鞘。

  94例患者中,Ⅰ期取淨結石85例,1周後Ⅱ期取淨結石9例。手術均順利完成,無中轉開放手術者。術後3例患者出現出血,1例患者出現發熱。均對症治療及護理後均好轉出院。

  2 護理對策

  2.1 術前護理

  第一:術前心理護理。相對於開放性手術,鈥鐳射碎石屬於新手術技術,因此患者及家屬較難以理解和掌握手術的注意事項,其緊張猜疑心理也較其他手術患者更重。術前應反覆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該手術治療的優點及特點,幫助患者及家屬建立初步的治療印象,堅定患者的治療信心。

  第二:術前訓練。由於術中涉及兩種體位:截石位和俯臥位,需要患者適應配合,因此在術前就應在護理過程中指導患者進行相關訓練。可從短到長***30min-2h***開始,指導患者逐漸適應兩種體位,特別是俯臥位。

  第三:術前準備。患者在確診結石後應儘早完成各項手術相關檢查,包括血尿常規、肝腎功、凝血功能、胸片心電圖等。正式手術術前,患者禁食12h禁水6h。術前1d口服清潔腸道藥物或術前灌腸1次。術前30min,使用苯巴比妥及阿托品幫助患者鎮靜休息。避免術前過度緊張,並做好誘導麻醉準備。

  2.2 術後護理

  第一 :生命體徵監護觀察。術後24h內,患者尚處於不穩定期,應此應對患者予以心電監護,動態觀察患者血壓、脈搏、呼吸情況。當出現心率增快甚至血壓下降時,警惕腎內止血不佳,術後出血可能。此外,由於經皮腎鏡穿刺點距離肺下界較近,因此如患者出現氣促胸悶等體徵時,應警惕氣胸出現可能。

  第二:術後支援護理。在術後運動功能上,由於置入輸尿管鏡及腎鏡可能導致輸尿管粘膜損傷,為避免體內管腔過多刺激,對於此類患者在術後應絕對臥床至少3d, 動態觀察患者血尿情況,待患者無肉眼可見血尿前提下可適當下床緩慢恢復站立。此期間,為避免肌肉功能退化或血栓形成,可指導患者進行床上輕度活動四肢的運動。在飲食方面,術後禁食6h,觀察患者無顯著胃腸道反應即可恢復流質飲食,並緩慢轉為半流質、固態飲食。避免油脂辛辣食物,推薦患者使用粗纖維蔬菜水果,預防便祕。

  第三:手術相關管道護理。術後對腎造瘻口進行動態觀察,保持敷料乾燥。特別注意引流管的放置,避免患者壓迫引流管。指導家屬注意引流袋防治低於患者背部造瘻口以防止反流。可選取頭高腳底位幫助引流。每天動態觀察記錄引流液量及性質。造瘻管留置時間控制在72h內,根據引流情況動態調整,須特別注意造瘻管通暢情況,如有碎石血塊堵塞造瘻管,應及時用手擠壓幫助其向遠端流出。

  第四:併發症預防性護理。該手術最常見併發症為術後血尿。術後48h內的逐漸減少的血尿及造瘻口血性引流液視為正常病程。但如出現短時間內血性引流液增多則考慮為出血,應及時與醫師聯絡。

  第五:出院教育。患者術後1周,可正常行走無異常症狀即可出院。為確保患者出院期間的治療延續及安全。應對患者進行出院教育,包括在飲食上,多吃蔬菜水果預防便祕;在生活上避免重體力勞動,如各種突然下蹲彎腰動作,以免雙J管移動;患者一月後到醫院隨訪並拔除雙J管。此外,應教導患者學會識別正常尿液與血尿等區別,出現尿液性狀異常及時就診。

  3 小結

  經皮腎鏡鈥鐳射碎石技術,是通過經皮腎鏡下,使用大功率鈥鐳射光纖,將結石汽化消融並排出。該手術技術不僅創傷小,且操作更快捷,恢復更快。針對該新技術,其圍手術期護理,更應著重於完備的術前輔導與訓練,使得患者得以配合以相應的體外完成手術。而術後的觀察、預防與健康教育,則對於術後的引流,恢復與動態觀察有重要意義。總而言之,完善的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是確保鈥鐳射碎石治療效果的重要保障,在臨床工作中應予以重視及思考。

  參考文獻

  [1]肖亞飛, 韓小云, 潘霞. 微創經皮腎鏡鈥鐳射治療腎結石的手術配合及護理[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 8***12***: 145-146.

  [2]劉紅波, 劉雲玲. 經皮腎鏡鈥鐳射碎石病人的術後護理[J]. 全科護理, 2012, 10***24***: 2229-2229.

  [3]陳慶麗. 經皮腎鏡鈥鐳射治療腎結石的圍術期護理體會[J]. 實用臨床醫藥雜誌, 2012, 15***20***: 90-91.

  篇二

  臨床輸血護理

  摘要:臨床輸血護理,。

  關鍵詞:臨床輸血護理

  輸血治療是多部門和成員共同完成的一項治療任務,輸血護理工作的嚴密,操作的規範,護理人員掌握有關輸血知識及副作用、併發症、做好輸血前、中、後的觀察及護理,不僅有助於順利完成輸血治療,而且可以起到為患者安全輸血最後把關作用,所以輸血護理對於預防和消除不良反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輸血前的護理

  輸血前護士應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如疾病的診斷、輸血史、過敏史、妊娠史、傳染病史、有無休克和肝腎衰竭等***,輸血的目的、輸注的血液型別、劑量等資料,有助於護士在輸血前合理安排輸注的順序、速度和時間,預計輸血中可能發生的潛在危險。護士應當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針對患者及其家屬有關輸血的各種心理問題和心理需求,進行必要的輸血前心理護理,特別是要說明輸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消除患者對輸血的恐懼心理,增強對輸血治療的信心;也需說明輸血可能發生的輸血不良反應及併發症,讓患者及其家屬有一定的思想準備。

  2.採集患者血標本

  據文獻報道輸血失誤10%在於護士取樣,51%在於樣管的收集和管理[1]。因此,採血護士在抽取交叉配血標本前,必須事先將試管貼上條型碼或交叉配血通知單上的聯號***必須完整、規範填寫患者的住院號、病床號、姓名***;檢查患者在輸血前,是否已檢測輸血前五項,醫生是否已履行告之義務,並按要求籤定《輸血治療同意書》。準確、無誤的採集患者的交叉配血標本***如患者在輸液時必須應選另外部位,以保證交叉配血標本質量***。如果同時為2名以上的患者採集交叉配血標本,應加強核對,避免混淆,按一人一次一管的順序逐個完成。抽血完畢,應及時記錄採血時間,並將標本儘快送至輸血科或血庫。

  3.取血

  護士接到取血通知後,及時、準確記錄通知時間和通知者姓名,並儘快到輸血科或血庫取血,與輸血科或血庫工作人員共同核對血液的登記、交叉配血單、血袋標籤等內容,並仔細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確認無誤後應簽名並登記取血時間***準確到分***,以備查驗。

  4.輸血及輸血過程中的護理

  有文獻報道床邊核對環節失敗佔所有輸血操作程式錯誤的25%[2]。因此,護士在取回血液後應儘快輸注,不得自行儲血,護士在患者床前應嚴格、認真履行“三查八對”程式,即檢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質量和輸血裝置是否完好;對姓名、床號、住院號、血袋號、血型、交叉配血實驗結果、血液種類和劑量[3]。所以輸血前必須由2名醫護人員進一步仔細核對有關資訊,特別是對患者的資訊一定要認真核實***如果患者處於昏迷、意識障礙,必須反覆核對***,確認與配血單報告相符,並再次核對無誤後方可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並記錄核對和輸血護士的姓名及輸注時間。在輸血過程中必須經常詢問患者有無異常感覺,可以消除患者對輸血的恐懼和顧慮,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後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並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反應,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5.輸血後的護理

  輸血完畢將輸血記錄單貼在病歷中,將血袋送回輸血科或血庫至少儲存一天,對有輸血反應的應逐項填寫不良反應回報單,並返還輸血科***血庫***儲存。輸血後護士對患者進行特殊的關心和詢問,有助於及時發現因輸血引起的異常情況,也有益於患者提高對輸血的正確認識,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6.輸血不良反應和併發症的護理

  發熱反應、過敏反應、溶血反應、細菌汙染性輸血反應是常見的輸血不良反應,發熱、寒戰、頭痛、腰背痛、進針部位疼痛、氣促、面板瘙癢、呼吸困難等是常見的症狀。輸血時應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徵及一般情況,儘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處理,若發現患者有上述症狀,應立即報告,暫停輸血,保持靜脈通路,做好搶救前準備;儘快報告輸血科或血庫,查明輸血反應的原因。

  參考文獻

  [1]魏小斌,《輸血人為誤差和輸血安全》。中國輸血雜誌,2005,18***3***:251-253

  [2]李麗英,李琦。《在輸血方面醫務人員的誤差與輸血安全》。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誌,2006,1***3***:244-245。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臨床輸血技術規範》,衛醫發[2000]148號,2000-10-01。

  作者:四川,南充,何芬

  看了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