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育類論文

  化學教育的改革,是為了化學教育的發展,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社會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師範生化學教育論文

  摘要:教育實習成績的評定可以以化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為依據,培養具有化學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化學教學、化學教學研究的教師。

  關鍵詞:化學;教育

  1教育實習現狀分析

  1.1教育實習時間

  教育實習的時間安排大部分是在大四上學期,這樣的目的是可以讓實習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好的應用於實踐中。但由於這個時間段剛好是畢業生的複習考研關鍵階段,對於這部分準備考研的同學來說很難保證實習的質量。另一方面,一般實習的總時間大概是6~8周,然而在這6~8周內,由於實習學校擔心實習生影響教學質量和升學率,實習生真正能夠走上講臺授課的時間可能只有1~2周,有的甚至只有兩節課。由於實習內容並不多,為了充分講好這兩節課,我們的實習生往往採取背教案的方式。儘管背的很熟練,但這很不利於實習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在“背”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的綜合運用,也不利於全面的把握教材和深層的理解教育實習的目的。

  1.2教育實習基地建設

  普通高等師範院校培養的是未來的中小學教師,然而我們與中小學平時的接觸並不多,只是在臨近實習時才會加強溝通和聯絡。近年來重點中學不太願意接受實習生去實習,主要是擔心實習生的到來會打亂原來的教學秩序,影響到教學質量和升學率。所以我們往往只能多選擇一些較偏遠硬體條件一般的中學。要改變這一現狀這就要求把我們實習生的整體綜合素質提升的基礎上,加強和師範高中的聯絡和溝通,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1.3實習生的專業技能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化學教育實習中除了要求我們的實習生有較好的教學技能,還要求我們實習生有較好的動手實驗操作能力。有部分同學平時不注重知識的積累,在教育實習過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不注重和學生的互動,教學方法單一,教學上也缺乏啟發性,對現代教育技術也不能熟練運用。由於部分同學不注重在平時實驗課上對自己實驗操作動手能力的培養,在課堂的演示實驗中,往往不夠規範,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

  2提高化學教育實習質量的幾點建議

  2.1改革教育實習模式,讓見習實習貫穿整個大學

  把學生的實習時間安排在大四的上學期,本來是希望學生去實習時能夠專業知識更紮實,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更高,能更好的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培養師範生獨立從教的能力。然而實際情況是,由於就業的壓力很多同學選擇了考研,考研複習準備的重要階段剛好和教育實習重合,很多同學也能夠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但是精力畢竟有限,很難處理好考研和實習的關係。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需要對人才培養方案重新修訂,比如把《化學教學論》等課程的時間要重新修訂。在英國,師範生一般至少要花15周時間在中小學的實際教學環境中進行觀摩和實習教學。實習期間,實習老師和正式老師一樣,每週在校工作五天,每天8h,完全參與學校生活,觀摩經驗豐富的教師上課,提高實踐教學技能。我們的教育實習時間的安排是不夠充分的,尤其是真正走上講臺授課的時間,我們應該增加實習的時間。關於教育實習的時間安排,也可以分割成幾部分,貫穿於整個大學四年。比如平時針對師範生的課,學院老師平時可以多創造些機會讓學生走上講臺。為了能讓未來從事中學教育的這些同學更好的把握中學教材,可以每個學期都組織這部分師範生去中學見習。改變過去那種一次集中式的見習和實習,採取連續分階段式的見習實習,使見習實習貫穿整個大學階段。

  2.2加強實習基地的建設

  近年來我們的實習生到中學***尤其是師範中學***實習時,由於實習學校擔心影響到教學質量並不是很歡迎,或者即使實習生去了也不能走上講臺,得不到鍛鍊。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們可以採取以上提到的改革實習時間,可以讓師範生進校從大一開始就聯絡一個師範中學作為固定的實習基地,剛開始在實習基地可以採取為中學化學老師當“助教”的形式,多和中學教育、中學老師、中學生聯絡。比如每週要固定的去一次以上實習基地,為中學老師批閱作業、輔導作業、輔導實驗等形式。這一過程要對師範生要有考核,考核合格才能拿到學分。這樣中學老師也比較歡迎我們的實習生去,因為不會對他們的正常教學和他們的學生成績有影響,又減輕了中學老師的平時工作強度。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同學提前接觸了中學教學的過程,瞭解了中學老師,瞭解了中學生,又能對教材有一定的把握。同時和中學老師又建立了比較好的感情基礎,等到真正實習走上講臺時,中學的老師也不會有過多的擔心。這個過程中無形的加強了我們的師範中學的實習基地建設。

  2.3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一個合格的現代化教師應該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教學能力、實驗操作與指導能力、教研科研能力、革新能力、與學生同事交往能力等方面。我們的有些實習生由於平時學習不夠紮實,知識積累不足,細節注意不夠,經常導致一些簡單的錯誤發生,給中學老師和同學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影響了學校的聲譽。比如化學方程式書寫不規範,反應條件隨意寫;化學實驗演示不規範等。化學是一門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在中學教學中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同時又可以加深學生的理性認識。所以必須努力提高我們實習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2.4加強教育實習成績的考核與評定

  通過成績評定,可以客觀地反映實習生的實際水平和能力,為實習生畢業後走上教師崗位提供較為可靠的依據,有利於在以後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實習成績的評定可以以化學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為依據,培養具有化學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夠從事化學教學、化學教學研究的教師。以往的實習成績考核評定往往存在“人情分”,評定不夠客觀等問題,必須加強教育實習的考核評定。評定的內容可以從四個方面展開:見習階段***包括校內見習階段和實習基地的見習階段***,化學教學工作階段,班主任工作見習,教育調查報告或化學教育改革研究論文等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的分值比例分別是15%,55%,15%和15%,同時制定具體的評分細則表。而成績的評定者包括學院指導老師、實習小組同學、實習基地的指導老師以及原班主任,同時結合學校實習領導小組的檢查情況綜合打分,以使評定結果客觀真實準確無誤。

  參考文獻

  1、化學發展的新方向——綠色化學——中學化學應進行綠色化學教育黃尚毅,段巨龍江西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1999-06-21

  2、融人文教育於科學教材之中——兼評英國納菲爾德綜合理科教材——化學周青,楊文永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3-04-21

  範文二:高職創新能力化學教育論文

  摘要:總之,在高職化學教育實踐活動中,通過全面展開科學素質教育以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是迎合當今素質教育理念的結果。

  關鍵詞:高職;化學教育

  一、高職化學教學中科學素質教學的內涵

  及其與創新意識形成的關係科學素質作為普通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物理、化學以及生物學等的理科教學中需培育的公民素質。從事物發展角度來說,科學素質的內涵不僅突出對科學、社會與技術三者關係的重視,還突出強調人的個性化發展,如身心、智力、審美意識與個人責任感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因此,高職化學教育中科學素質教學作為素質教學中的一個構成部分,在包含素質教育的全部內容的同時,又需形成自身典型的特徵,即在化學教育中形成獨特的知識成分。此外,如今科學素質教育正逐漸成為高職教育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開始重點關注學生對科學的實質與意義的理解與掌握,並讓學生在全面認識並體驗科學過程與方法的基礎上培養自身的科學思維能力、創新意識、邏輯與創造性思維以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可以認為科學素質教育其實就是創新意識培養的基礎,在高職化學教學中要想逐步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就必須開展科學素質教學以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從而在整體上實現學生科學素質與創新意識的共同提高。

  二、高職化學教學中學生科學素質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與提高

  1.更新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科學素質教學中突出強調了對學生個性、能力與素質的培養,並重視對其展開科學方法與科學思維的訓練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內容方面教師需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重視引導學生全面掌握化學理論產生與發展的全部過程,進而對學生進行獲得科學思維與科學方法的訓練。並且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學生的實際出現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高職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與提高主要是學生在各種創新活動中逐漸形成並完善的。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逐步喚醒其主體意識,進而提高其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個體主體意識越強,其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也就越高,從而真正發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意識,進而不斷調整自身的心理狀態、知識結構以及行為方式。總之,在高職化學教學實踐中,為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與創新意識,教師需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性作用,全面喚醒並激發學生個體主體意識,並努力為學生營造出有利於創新意識培養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發現、提出、分析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

  2.改革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高職化學教學實踐中,要想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與創新意識,就必須以廣大高職生作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科學素質教育理念下逐步形成以探究式、啟發式與討論式為主的教學方式,並促使高職化學教育的教學目標逐步朝著更加合理化與科學化的方向發展。同時根據高職生的特殊性,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開展化學學科的研究,真正實現教學內容與科學素質教育的有機融合。此外,還可利用各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技術、CAI等,為高職生創造一個有利於其展開主動創新學習的氛圍,進而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三、小結

  總之,在高職化學教育實踐活動中,通過全面展開科學素質教育以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是迎合當今素質教育理念的結果。因此,教師就可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等手段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科學素質,最終培養成一大批高素質的科技人才,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研究性學習——化學教育改革的新視點楊靜,陸真化學教學2002-01-10

  2、試談化學教育中科學素質的培養李赤,連鳳羽化學教育199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