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育學論文

  資訊化是化學學科發展的方向,化學研究離不開資訊化手段。化學教育在傳承經典化學知識的同時,需要運用新技術促進化學教育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中化學教育內自主管理能力的培育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各級教育工作人員都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堅持創新和完善原有的化學課程教學手段。在新課改的目的要求下,高中化學老師應運用科學的辦法建立學生的自主管理結構,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對於高中學生自主管理結構的培養提出了具體辦法。

  關鍵詞:高中化學;自主管理;能力;教學方法

  目前,許多高中化學老師無法找到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使化學教學成為家長以及學校的一大困擾。近年來,我國對於教育教學體制進行了相關的改革調整,對於教學目標要求提升,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基礎上更要提高學生能力培養,讓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建立自主的管理能力,使我國化學教學由知識性人才教育向創造性人才教育改變。

  一、引導學生自主地吸收化學知識

  高中化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學習熱情比較低,學習很被動,基本都是老師佈置任務,經過監督管理,學生才能完成任務,化學知識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每到考試的時候,學生才迫不得已進行知識點記憶。這種錯誤的心態和學習方式對於學生日後的發展進步十分不利,老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願地進行化學知識學習。比如,化學課本“合金”這節課程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向學生展示張小泉剪刀和日常普通剪刀,讓學生親自試用剪刀,經過試驗之後就會發現兩種剪刀之間的區別。張小泉的剪刀應用效果非常好,刀面非常鋒利,用這種剪刀去剪罐頭的話,可以非常輕鬆地實現,然而,學生應用普通的剪刀就不能切開罐頭,極其費力,勉強切開以後剪刀也有了缺口,學生一定會考慮,兩把剪刀都是金屬的材質,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差距呢?這樣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就會想知道這種現象的原因。在這種狀態前提下,老師進一步告訴學生因為張小泉剪刀在製作過程中融入了很多的碳元素材料,讓這種金屬剪刀即擁有了柔韌性,又含有了碳元素獨有的堅硬性,如此學生就會記憶深刻,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下進一步的合作,會大幅度提高教學效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地解決化學問題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發現了問題,這種情況下老師直接給出問題的答案,學生的記憶就不深刻,理解不透徹,就無法養成自主學習思維的能力,因此,老師應該改變做法,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自主地解決問題,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在學習“氫氧化鋁製備”這節課時,老師先引導學生髮現問題,弱鹼和硫酸鋁反應的結果與強鹼和硫酸鋁反應的結果有什麼區別?讓學生思考這個問題,再進一步驗證這種實驗方法是否正確,如果正確,學生自己應該怎樣進行實驗;如果不正確,那失敗的原因是什麼。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髮現化學知識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更源於生活。學生帶著這些疑問進行化學實驗,用氨水和硫酸鋁二者反應,對比實驗是硫酸鋁和氫氧化鈉反應,仔細地記錄現象和結果,將具體資料彙總成反應圖表,深入研究,學生就會發現兩種反應的本質關係。這樣,學生不僅能學習氫氧化鋁製備這一節課程,還會進行延伸學習,找到學習化學知識的規律和方法。時間久了,學生在日後的學習中就會自主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養成良好習慣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引導學生自主地開展化學研究

  高中生課業比較多,時間比較緊迫,受到各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再加上書本知識內容有限,嚴重不利於學生對於知識的探究學習,老師應該在有限的條件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首先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劃分,老師適當地將主要工作交給學生自己來完成,讓學生之間進行分工合作,明確學生之間的工作責任。比如,化學課代表主要是幫助老師進行任務釋出,對於學生及時的監督指導,小組組長要對於小組內成員適當地督促管理,讓學生之間形成全面的自主能力管理結構,部分化學老師還擔任著班主任的職務,老師不能一味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教學活動,更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關注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及時聽取學生的意見,適當地和同學溝通,滿足學生實際需求。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同學之間共同探討,讓高中生自身構成完整的化學知識體系,培養正確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垃圾資源化”這節課程的時候,老師可以推薦學生進行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社會現狀,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會了垃圾的多種處理方式,明白相關環節的具體操作流程,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在社會實踐後學生了解堆肥處理的化學原理和操作過程,明白了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息息相關,這樣學生就會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靈活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自己的能力不斷地發現創造,為社會發展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總而言之,高中化學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應運用現代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地吸收化學知識讓學生髮現問題,進一步自主地解決化學問題,適當地開展化學研究,重視培養學生能力,幫助學生構建自主管理能力,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為學生日後的學習進步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娜.高中化學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機制[D].高考,2013.

  [2]廖勇建.探究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D].遼寧師範大學,2014.

  範文二:人文精神滲透高中化學教育論文

  摘要:教育並不僅僅是進行知識的傳授,更要對學生的人文精神進行培養。高中化學中蘊含有豐富的人文價值,教育者應該將人文精神的傳承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覺地、有意識地在自己的教學中展示化學教育的人文價值。

  關鍵詞:人文精神;高中化學

  一、高中化學中所蘊含的人文價值

  化學在科學教育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化學教育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一種有機的融合。化學教育不僅僅需要向學生們傳授科學知識、科學方法以及科學精神,更應該注重發揮其人文價值的作用,更好的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服務。在化學教育中有著豐富的人文價值。

  ***一***化學中體現出了豐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在化學中有著豐富蘊含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內容,它們體現出了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辯證唯物主義運動觀、唯物主義辯證法聯絡觀點和發展觀點、質量互變的規律、對立統一規律等等。在化學教育中可以利用豐富的化學內容來從構成物質微觀粒子的物質性、物質形態和種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物質結構的層次性方面對學生進行編制唯物主義物質關進行教育。通過對化學反應以及各種反應型別知識的教育能讓學生認識到運動的多樣性,而通過原子觀點、化學鍵觀點和能量變化觀點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運動的統一性,最終讓學生明白運動的多樣性和統一性。量變質變規律在化學運動中有著極為明顯的體現。在化學中,對立與統一的法則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氧化還原反應、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沉澱溶解平衡等一系列的平衡。

  ***二***化學能夠培養人嚴謹、細心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將會改變一個人的一身,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而性格則會直接決定著做事的成敗。良好的習慣將能夠使得我們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通過化學的學習能夠培養學生們嚴謹、細心的習慣,化學本就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它要求的是要用事實說話,所有的化學結論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實驗的驗證基礎上的,而實驗過程、實驗資料記錄、實驗資料的處理都容不得半點馬虎,都要求要細心、嚴謹,因為往往一個細微的錯誤就能夠導致整個實驗結論的錯誤,一個很不起眼的疏忽就能夠導致最終的推論出現巨大的偏差,正所謂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應該利用化學中要求的嚴謹、細心來培養學生的耐心、毅力和責任心,讓他們養成嚴謹做事的習慣。例如在《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資料處理,而且其中所講的氣體的體積受溫度、壓強的影響很大,因此,如果計算錯誤,那麼學生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而如果在講氣體的體積時沒有指明外界的條件,那麼這個氣體的體積就沒有意義,而這些都是細心與嚴謹的要求。

  ***三***化學中的理性思維體現

  化學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其本身就蘊含有一種理性精神。在化學之中,有很多的問題、結論都是通過各種實驗來進行驗證的,而所有的結論的正確與否都需要通過實驗所獲取的結果來進行科學推論,而這些推論的過程都必須是理性的。同時化學實驗多少有一定的危險性,特別是一些創新性的實驗,雖然有理論作為支撐,但是各種未知因素可能引起的危險卻不能夠忽視,危險性的存在要求實驗者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需要時刻保持理性。化學本身所蘊含的理性、確定性和規律性都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例如課本中傳統的Cu與濃硝酸反應實驗存在著這樣的幾個缺點:

  ***1***試劑的加入過程中伴有氣體逸出;

  ***2***銅與濃硝酸反應時,導氣管直接插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可能會發生倒吸;

  ***3***作為有汙染物產生的課堂演示實驗,應儘量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教材中氫氧化鈉溶液對NO2的吸收有限,有排入大氣的可能。那麼就應該考慮對這個實驗進行改進,而將此實驗交給學生們進行改進,對培養學生的能力十分有用,但是卻必須要讓學生們明白為何要進行改進,以及自己進行改進的理由。這樣對於學生的理性思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化學知識中蘊含有多姿多彩的美

  在高中化學知識中蘊含有多姿多彩的美,例如那微觀的五光十色,微小元素構成了我們眼中所能夠看到的絢麗多彩的世界,讓我們能夠見識到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元素之間的有機結合,讓我們能夠看到微觀世界的和諧,元素之間的有序排列,能夠讓我們認識到微觀世界的有序。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們去深入的體會化學這種祕、和諧的美,提高化學素養的同時逐步提高學生的美學修養。

  二、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

  既然在高中化學中滲透了如此豐富的具有人文價值的素材,那麼我們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們來體會到其中的人文價值,並提高自身的人文價值素養呢?

  ***一***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教育並不僅僅是有教書這一層含義,它包含有育人的含義。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同時還需要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古人有云“不正己何以正人”,要教育學生就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對於高中的化學教師來說,要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就需要先從自己做起,在課堂和平時的生活中要做到合理用語、端莊儀表、做事嚴謹、工作一絲不苟,與此同時還需要不斷的對自身的業務素質進行強化,並針對學生們的具體情況與自身的教學效果來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要不斷的對自身的化學邏輯思維進行強化,樹立起能夠被學生認同的教學風格。

  ***二***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基礎

  良好的師生關係,讓能夠讓學生更加認同教師,進而對於教師的觀點也能夠更好的接受,進而更加的有利於在高中化學教育中實現人文價值。因此,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在各種教學活動中勇於擔當起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的多重角色,為學生們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輕鬆的課堂氣氛。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要尊重與信任學生,幫助學生們逐漸的樹立起自信心。例如在解答開放性習題時,可以組織學生共同討論,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互為補充。如習題“銅鹽有毒,但在生命體中,銅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請你上網查一查金屬與人體健康的關係,並與同學交流。”這個習題是一個開放性的習題,在組織教學時,需要讓學生們掌握查閱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去進行引導。然後學生們需要掌握如何整理已經查閱到的資料,並且將自己的成功與他人進行交流。這些都是建立在教師的良好引導的基礎上的,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參與了進去,進而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瞭解教師,拉近雙方之間的關係。從而為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利用各種化學史料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化學知識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是人類寶貴的財富精神,它並不是枯燥、機械的實驗或資料所堆砌起來的。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收集一些化學史料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對人文精神進行滲透。通過對化學家們的故事的講訴來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認識與記憶,通過化學家的成長經歷與優秀的科學素養和思想品質來教育學生。從這些化學史故事中學生們能夠學會堅強、勇敢、不畏艱辛、勇於挑戰。例如居里夫人發現放射元素釙的經歷、凱庫勒研究苯的分子結構的過程。例如在教學“碳、硫元素的性質”時,我們可以引入我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發展史,這樣不僅僅緊扣了教材內容,而且還能夠夠培養學生們的愛國之情。通過化學史能夠讓學生明白,化學研究不是一帆風順的,化學家們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最終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的堅持。例如可以圍繞“拉瓦錫和燃燒學說”組織大量的化學史料,如斯塔爾將“油土”的燃燒說演進為“燃素說”,並且大批的支援“燃素說”的學者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卡文迪許的氫氣,布拉克的二氧化碳,盧瑟福的氮氣,舍勒和普里斯特裡的氧氣等讓人們認識到了空氣的組成。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燃素說”無法自圓其說,從而為化學革命提供了土壤。從這些化學史料中學生們能夠了解到拉瓦錫嚴謹求實的實驗研究,知道他不迷信權威的科學態度;能夠清楚的感受到舍勒、普利斯特里固守燃素說所留下的遺憾;也能夠傾聽到俄國化學家羅蒙諾索夫的不為人知的落寞。

  三、結語

  教育並不僅僅是進行知識的傳授,更要對學生的人文精神進行培養。高中化學中蘊含有豐富的人文價值,教育者應該將人文精神的傳承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覺地、有意識地在自己的教學中展示化學教育的人文價值。在今後的工作中,教育者要不斷增強自身的整體素質,力爭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方法上尋求創新,加強人文精神培養的深度與廣度,真正做到人文精神在高中化學教育中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滲透。

  參考文獻

  1、美國化學教育近況陳學民,石嵐化學教育2001-02-28

  2、美國環境教育理念與中學化學教材編寫陸真,楊靜課程.教材.教法200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