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範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臨床醫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充分運用PBL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問題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臨床醫學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臨床醫學教學模式思考

  摘要: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多年運用,說明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理的應當保留,不足的應該改進,在機能實驗教學中針對學習物件,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的較好的模式。

  關鍵詞:臨床醫學;教學

  一、在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中引入開放式實驗教學思想

  八年制學生總體自身素質高、思想活躍、自學能力強,針對這些特點,在八年制學生的機能實驗教學中引入開放性實驗教學的思想,可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效率。在思考八年制機能實驗教學模式時,基本理念是以能力、素質、創新為核心,因材施教,倡導自主學習、研究性學習,促進團隊精神和創新意識培養;基本思路是改變傳統的實驗教學教師全程參與指導的教學模式,引入開放性實驗教學的思想。

  學生在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在規定的實驗專案內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實驗,自主完成;基本內容是將整合後的機能實驗教學內容分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為經典的、基本實驗:由教師指導下,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佔整個教學計劃學時的40%,由10-12個實驗組成。以訓練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學習生理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經典實驗方法為主。第二部分為自選實驗: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興趣在規定的18個實驗專案中選擇8-10個實驗,自主完成,並提交實驗報告。佔整個計劃學時的30%。這部分主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第三部分為探索性實驗: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設計實驗、自主完成設計方案、自主整理實驗資料,撰寫實驗研究報告,並在年級彙報自己的研究成果,這部分約佔計劃學時的30%***其中:醫學實驗研究基本知識講座佔6-8學時;實驗方案討論佔8學時;實驗答辯佔4學時;實驗方案的實施主要以課外為主***。這部分主要為研究性學習,通過這部分教學激發學生探索未知事物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創新意識與能力的目的。

  二、開放式實驗教學的優點

  開放式實驗教學與實驗室開放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開放式實驗教學不僅有實驗室開放,同時學生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具有更大的獨立性、自主性,是學習的主體。開放式實驗教學最主要形式有學生自選實驗和設計性實驗***探索性實驗***。實踐證明,開放式實驗教學具有以下優點:

  1.有利於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興趣是探索未知事物和主動攝取知識的原動力,傳統的實驗教學從實驗內容的選擇、材料的準備、試劑的配製,大都由教師或實驗技術人員完成。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上是按教師講解、示範來完成。學生在整個實驗教學過程中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開放性實驗教學則把學生推到了實驗教學的主體位置。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時間,自選實驗專案,自行制定實驗步驟,分析和處理實驗資料和實驗結果,撰寫實驗報告,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做解惑、答疑工作。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求知興趣和主動性,學生減少了對教師的依賴,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養。

  2.有利於創新能力的培養設計性實驗

  中學生根據文獻,或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設計實驗,自主完成,並對實驗研究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寫出實驗研究報告,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激發學生探索未知事物的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可使學生文獻查閱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探討分析問題的能力;論文寫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訓練。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

  3.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組織能力

  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學生自選實驗,或自主設計實驗***,教學內容甚至涉及到跨學科問題,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本專業的知識,而且要熟悉相關專業的內容,不僅自身要有紮實的科研功底,而且要熟練掌握一定數量的、複雜的實驗技術。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斷的充實自己知識,不斷的學習。因此,這一教學方式的引入,有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除此之外,在這種模式的教學中,任課教師要當好導師,主導好整個教學過程,對其教學組織能力也是一種考驗。所以,開放性實驗教學有利於教師教學組織能力的提高。思想活躍的學生在開放性實驗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設想,也可能對教師的科研工作起到一些啟示。從而使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實現了教學相長。

  三、機能實驗教學引入開放式實驗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開放式實驗教學是非常好的自主學習、研究型學習方式,但由於其對學生素質、實驗教學資源、教師的教學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故開放性實驗教學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因此,在引入開放性實驗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問題:學生要想獨立、自主的進行一些實驗,必須經過系統的專業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且能夠熟練掌握。因此,系統的、基本訓練是必須的,開放性實驗教學只是八年制機能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或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的補充。機能實驗需要大量的動物、藥物、試劑以及實驗空間,故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後盾,對於人數眾多的大面積醫學本科生的實驗教學若採用這種模式可能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諸多的困難,所以,這種模式僅對人數較少的長學制、小專業醫學生實驗教學具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開放式實驗教學要求學生自身素質高、自學能力強、思想活躍,故開放性實驗教學僅適合綜合素質較高的學生群體,如:八年制學生和學有餘力的拔尖學生。開放性實驗教學必須具備完善的軟硬體條件。如:充足的資金、充足的裝置、充足實驗空間和完備的實驗預約、門禁管理、監控管理等。開放性實驗由於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所帶來的教學物件、內容、時間等因素不確定的問題,完善的網路化實驗教學平臺是開放式實驗教學的重要輔助手段。網路資源能夠給學生提供實驗方法及實驗技術指導和實驗裝置的圖文說明等,以方便學生隨時查詢。

  四、結語

  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模式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多年運用,說明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合理的應當保留,不足的應該改進,在機能實驗教學中針對學習物件,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的較好的模式。

  參考文獻

  1、醫學模擬技術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蔡巧玲;胡大一;中華內科雜誌2006-05-01

  2、案例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組織與實施陳繼紅;孫潔;陸麗蓉;舒勝強;董衛國;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04-15

  二:臨床醫學教學模式方法

  摘要:總之,將PBL教學模式運用於高職臨床藥理學教學,可以促進學生了解臨床藥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臨床醫學;教學

  一、教學物件

  選擇我校2011級高職臨床專業65名學生。上述專業的班級人數比較少,益於PBL教學模式的應用。

  二、實施方法

  2.1教師課前準備:走上講臺授課時,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瞭解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選取案例,最好跟臨床案例密切結合。同時,也要對課堂討論內容與步驟進行梳理。

  2.2案例的選擇:隨機案例要遵循客觀、真實性;也要考慮代表性。要突出案例的典型性,但是不能讓案例太複雜。此外,還要跟高職學生生活實際有機結合,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案例,在生活中學習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比如,在介紹消化系統藥物知識點時,運用常見的臨床案例,比如與胃病與十二指腸潰瘍等相關的案例。在傳授抗病毒藥物知識時,在課堂上引入H1N1甲型流感相關案例,引導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2.3案例的匯入:一旦案例選擇確定,就要考慮使用什麼方式匯入課堂。常用三種方式:課前、課中與課後匯入的方法。課前匯入法。比如在介紹作用於人體呼吸系統藥物的時候,可列舉出1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病例,在課堂上介紹這個病例的主要症狀,比如咳嗽與咳痰等,並不斷引導學生思考這些藥物的分類及這些藥物治療疾病的機制,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明顯提高了。課中匯入法。這種方法是常用的案例匯入方法。常常是在介紹相關藥物作用機制與藥理功效後向學生匯入相關案例,比如藥物臨床不良反應的案例。課中匯入的特點是,讓學生先掌握一些知識,引導其學會使用所學知識進行案例分析與思考。學生通過分析在教師的點撥下,一般可以正確分析案例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具有較強的成就感,為接下來學習新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課後匯入法。這種方法主要是有助於階段性的總結與複習。比如,學生學習有機磷酸酯類藥物以後,老師列舉1例急診藥物中毒病例***屬於敵百蟲中毒***臨床症狀與生命體徵,引導學生使用學習過的知識點,分組討論學習,要求其對疾病做出診斷與說明,並提出解救方法。

  2.4優化問題情境設計:要讓案例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特有的作用,必須重視問題情境的設計。其實,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應該緊緊圍繞問題的處理積極展開。為此,教師可以依照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臨床案例,有步驟、有計劃地提出問題情境,從而使學生明白教師是希望通過案例提出什麼樣的問題,這個問題給自己帶來哪些啟示。可見,問題情境設定得當,很大程度上會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教學案例中提出什麼樣的問題,設定的問題的難度要多大?這一系列問題教師必須不斷思考,不斷斟酌,由淺入深地對學生進行發問。比如,在課堂上介紹抗心絞痛藥物以後,老師設定的問題情境是運用錄影形式在課堂上展現出1個在臨床上比較典型的心絞痛患者急性發作臨床表現與過程。然後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是:詢問相關病史的方法是什麼?患者需要進一步檢查哪些專案?相關的檢查結果如何確定診斷?治療患者要使用哪些藥物?在使用藥物時注意哪些方面?這些問題都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導向過程。

  2.5課堂討論與總結:實施PBL教學模式的最後一個環節是課堂討論與總結。通過討論與總結可以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一般是給予10min時間讓學生進行討論與總結,然後學生主動參與案例總結。討論這個環節是由教師主持,學生可以分組進行討論,然後提出自己的見解。教師發現學生有考慮問題不周到的地方給予補充與說明。這樣幾次PBL教學模式應用下來,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PBL教學模式在臨床藥理學教學中的優點

  將案例引入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概括地說,PBL教學模式的優點是:第一,有益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以及合作學習能力。進入臨床藥理學學習的學生大部分學習過生理學與病理學等基礎醫學知識,這就為PBL教學模式的運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PBL教學模式中可以預設一些討論的病例,把臨床上重點或難點不斷引入課堂,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方法解決這些臨床問題。在問題思考與解決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可以相互討論、表達自己的見解,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分析與判斷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精神。第二,有益於提高任課教師的綜合素質。教師在案例教學中,既是案例“篩選者”,又是案例“引導者”。這就要求教師努力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儘量全面接觸臨床案例,不斷擴大臨床知識面。同時,在案例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分析學生的發言,在發言中要發現學生存在的疑點與不足之處,從而巧妙地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創新思維。在PBL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比較深厚的藥理學的基礎知識,也要具備紮實的臨床知識。

  四、總結

  總之,將PBL教學模式運用於高職臨床藥理學教學,可以促進學生了解臨床藥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影響醫學生臨床教學質量的成因與對策陳培剛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2-07-25

  2、醫學模擬教育在臨床實踐教學中的應用賀豐傑;朱麗紅;高麥倉;中華醫學教育雜誌200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