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高中生的抽象邏輯思維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之可貴之處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而創造性思維並不是某種單一的思維形式,它主要包括髮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直覺思維和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高中物理知識紛雜且難度較初中更大,要學好高中物理除了努力外還要注意方法,而所有方法的基礎就是思維能力的培養,沒有邏輯思維能力什麼方法都無從談起,因此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就成為高中物理教學的重中之重。

  在教學中,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維,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困難之一。然而,在物理教學中,模型佔有重要的地位。物理教師應引導學生步入模型思維的大門,適應並掌握這種思維形式,提高學生對物理模型的思維能力。物理學作為科學技術的基礎、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柱,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教學一線的物理教師,應該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呢?

  一、教學例項的具體化與現實化

  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抽象問題現實化,儘量用學生可以直觀觀察和想象的事例和圖示來說明問題,重視例項和圖象,教會學生簡化問題和畫圖。在理論上就思維發展來說,學生“在活動中產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維結構之間的矛盾,是思維活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也就是思維發展的動力”。 環境和教育只是學生思維發展的外因。教師的責任就是要以學習的難度為依據,安排適當教材,選好教法,以適合學生原有的心理水平,並能引起學生的學習需要,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和主動思維,從而創造條件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量變”和“質變”。

  二、改變實驗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傳統的物理教學實驗,往往是教師講授給學生實驗方法、實驗思路,甚至擺放好實驗器材,學生只需機械地操作,失去了獨立思考的空間,這嚴重抑制了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勇於實驗,在實驗中發展思維能力。教師應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思路、確定實驗方法、選用實驗器材,給學生留下自己的思考空間,學生的邏輯思維將會得到極大的發展。

  三、加強學生讀題的敏感度

  在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讀題斷句和分析題目,要有目的性,從每句話中提煉所能得到的資訊,從資訊聯絡知識點,並把讀題觀念滲透到學生的學習中,內化為習慣,從而引起質的變化。在理論上就思維結構來說,皮亞傑提出了“發生認識論”,強調“圖式”概念。他的心理學思想中有著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他認為“圖式”即心理或思維結構,“圖式”經過“同化”、“順應”和“平衡”,構成了新的“圖式”,不斷髮展變化,不僅有量變,也有質變。這樣思想是可取的,其中“同化”是圖式的量的變化,“順應”是圖式的質的變化。

  四、認知的建構主義

  生活即教育,要激發認知衝突,啟發積極思維,體現意義建構原則。學生的認知衝突往往產生於實際的物理問題與已有的生活經驗之間的矛盾,因此問題的提出要力求始於真實和接近學生所處的真實環境***自然、社會、生活環境***,貼近學生生活。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認知衝突,讓學生從多種探究問題的方案中尋找和優化組合成能體現事物本質的探究方案,進行進一步的探究,最後對探究過程中所呈現出的事物內在的本質的聯絡進行深入的分析、總結和歸納,從而建構起事物的概念和有關規律。

  總之,抽象思維能力是高中物理的必要內容,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物理教師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學中教師應強化和提高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