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規律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探究論文

  艾賓浩斯是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是第一個從心理學上對記憶進行系統實驗的人。他對記憶研究的主要貢獻之一就是對記憶的保持規律作了重要研究,並繪製出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記憶力再好的人遺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從什麼時候開始遺忘的?怎樣減少遺忘?何時複習效果最佳?通過遺忘規律可以一目瞭然。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遺忘規律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探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遺忘規律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探究全文如下:

  現代資訊加工心理學認為,人的記憶是資訊加工的過程,人們將資訊進行不同程度的編碼和處理後輸入大腦,形成記憶系統。人類巨大的記憶潛力沒有被挖掘,這就牽扯到遺忘的問題。語言學習效果的好壞和個體記憶水平、遺忘程度息息相關。對英語學習者而言,語音、詞彙、語法的學習離不開牢固的記憶系統,要求學生和遺忘作鬥爭。

  1 遺忘規律綜述

  1.1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德國著名記憶學家艾賓浩斯曾運用無意義音節的組合探究遺忘規律。他發現記憶保持的數量和時間間隔有著一定的聯絡:接受新知識的第一天內,如不加以複習,記憶內容會遺失70%;第二天後還剩下20%;從第三天起,遺忘的速度逐漸減慢,逐漸趨向平緩。可見,遺忘的速度先快後慢,接受新知識的短時間內是鞏固記憶的黃金時間。

  1.2 痕跡衰退說

  痕跡衰退最早由亞里士多德提出。此後,桑代克通過試誤實驗,指出刺激與反應的聯結,從而發展了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桑代克強調個體的反應是不斷刺激的結果。如果某種刺激不斷強化,記憶痕跡更加清晰;反之,記憶痕跡逐漸衰退。可見,對新知識的不斷回述、再認、鞏固能防止記憶痕跡的淡化,“溫故知新”是鞏固記憶效果的良方。

  1.3 干擾說

  部分心理學家認為,隨著新知識輸入數量的不斷增大,知識之間容易產生干擾,相互抑制,內容上也會發生混淆。根據干擾產生的原因,人們將其分成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前攝抑制指先前所學知識之後所學內容的影響,而倒攝抑制則是最近學習的內容對開始所學知識的影響。進一步研究證明,記憶內容的干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材料的相似性、記憶時間的間隔、知識呈現的位置。

  1.4 壓抑說

  壓抑說由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佛洛依德提出。壓抑理論認為,能引起人們積極情緒的內容很容易被人們記住;遺忘產生的原因正是人們不願回憶令他們痛苦悲傷的經歷,而壓抑則把個體主觀排斥的內容隱藏,不讓它在意識中出現。心理學實驗表明,如果主體在記憶過程中處於自願狀態,記憶活動不存在外在壓力,則大腦活躍、興奮度高、記憶效果好。

  2 高職院校學生特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培養出“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階應用型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職業教育的發展也越發得到國家重視。接收專科層次教育的高職學生普遍入學分數較低,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在學習過程中也不同程度地暴露了一些問題:學習動機不明確,積極性主動性不高,學習過程被動,缺乏自律;學習自覺性不夠,容易分心;對自身學習缺乏信心,厭學情緒濃烈。

  關於英語學習,很多學生抱有錯誤的觀念:英語枯燥乏味,和所學專業不相關。這種“工具型動機”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究其原因,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隨著國際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英語逐步成為開啟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鑰匙,對英語掌握的熟練程度也成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標。因此,英語學習直接關乎高職學生的就業。

  3 對策

  3.1 科學安排材料

  對記憶材料的合理安排,可以體現在位置、內容、時間間隔三個方面。就材料出現的位置來看,分段記憶比集中記憶的效果更好,研究發現,長篇累牘的記憶往往以犧牲中間部分為代價,效率低下。學生應當避免過長時間連續學習,科學地根據記憶線索分階段學習,勞逸結合。

  排列相近的各材料內容越相近,干擾作用越大。這一點啟發教師教學內容安排上,儘量避免相近內容的高頻出現。而階段性學習中,教師應總結或啟發學生歸納新舊知識的共同性和差異性,避免干擾抑制。

  就學習時間間隔而言,如果學習材料之間有足夠的間隔,大腦就有充足的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處理;如果學習材料之間間隔不足,大腦無暇處理資訊,新舊知識間就容易相互干擾,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識的輸入頻率,以科學的節奏吸收新內容。

  3.2 過度學習和及時複習

  根據心理學家苛魯格的實驗,150%的學習程度被證明是最有效的記憶保持。

  及時複習也是加深印象的有效途徑。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速度先快後慢,呈負增長型。為了有效鞏固記憶資訊,複習頻率應當與遺忘速率相對應,先密後疏,確保將瞬間記憶轉變成永久記憶。

  3.3 精細加工記憶材料

  在記憶過程中,資訊的輸入至關重要。烏申斯基說過,教師要使學生牢固地記住知識,就應該調動學生的各處感官:眼、耳、肌肉,努力地參與感覺,加深印象。高職學生在記誦單詞的過程中,不僅需要眼看,還要口讀,手動,聯想,讓資訊通過眼、口、手、心等途徑精細加工,豐富資訊輸入的途徑,加深印象。

  3.4 提升學習動機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濃厚的學習興趣能夠激發大腦的思維,而思維是記憶和學習的關鍵動力。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瞭解英語學習重要性的基礎上,明確學習目的;此外,教師真誠的鼓勵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有效方式。

  4 結語

  通過對不同流派遺忘規律的分析,並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提升高職英語教學效果:***1***科學安排教學材料,把握知識傳輸的時間間隔;***2***引導學生及時複習,過度學習;***3***在知識輸入過程中精細加工記憶材料;***4***提高學生的內部學習動機。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科學靈活地選用教學方式,深入淺出,寓教於樂,提升高職英語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