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美術教育教學論文

  小學美術教育是全民性的基礎教育,是每位小學生的必修課,它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農村小學美術教育 》

  摘要: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一次次教學課堂探索中我們總感到有許多的不足與遺憾!我覺得,美術教育是一門即遺憾的又很美的藝術,在一次次的遺憾中我找到美的不足。如果我們的。美育能夠實現平等對話、民主融洽、師生互動的心智對流。那麼,一顆顆跳動的活潑的火花瞬間就會被點燃。教師用愛心施教的同時,要給學生創設適宜的人際環境,給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給學生提供自我發展的舞臺,讓學生在實踐中求知,在實踐中創造。

  關鍵詞:美術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4-059-02

  “美術”,本身就是在不斷創新中成長的,學校的美術課堂裡就更離不開創新了。發揮學生的創造慾望就更能夠在美術課堂上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我相信教師有著創新慾望,學生們會更加熱衷於創新的。教師不斷鼓勵學生進行創造,給他們相應的自信心,學生的創新思維會更加地活躍。美術教學不只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還注重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並努力使學生對美術產生持久的興趣。而在農村小學的美術課堂中呈現出來的現象卻是:教師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仍然只重視單純的技能與技巧的訓練,而且輕視美術文化的學習,只重視教師的示範演習,輕視了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過程。我們今天培養的孩子們,就是明天的建設者和創造者。他們將面臨21世紀的高科技和快速的社會前進步伐。因此,他們既要腳踏實地,又要高瞻遠矚。既要有一技之長,又要多才多藝。美術,就是他們多才多藝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今天,孩子們在美術課堂上既要學習真、善、美,又要認識假、惡、醜。也可以說,美術教學是利用藝術對孩子們進行社會主義人生教育的大課堂。

  從課堂教學來說,不論教師將自己的教學過程設計得多麼豐富、生動,缺少了充足的資源供給,也只能是紙上談兵。與城裡的學校相比,農村小學在上美術課時往往受條件限制,學生的學具材料很難齊全,常常令教師犯難。其實教師只要肯動腦筋,充分利用好身邊的環境資源,就可以指導和帶領學生根據季節和地域特徵,就地取材來拓寬美術課的課程資源,培養農家孩子的審美意識。

  在農村,要讓學生配齊所有的美術用品不太可能的,但可以讓一部分學生先。富”起來。有些學生的家長對孩子的培養很重視,教育投資意義比較強,抓住家長這個心理,就可以向家長做思想工作,為孩子買好一點美術學習用品以此來帶動班裡其他同學的進步。當然,教學內容不能面面俱到,就該因地制宜作些調整,發揮農村自身的資源優勢。

  農村的田野春意盎然,一派生機。教師們可以利用好身邊的自然環境資源,組織孩子們開展“走進大自然”的課程活動,指導孩子把這美麗的春天帶回學校,裝扮教室,讓小朋友時刻感受到大自然帶來的美麗。比如,讓孩子們採摘些自己喜愛的鮮花雜草和青青的柳條,隨手編個花環、插只花籃,將它擺放在教室的特色欄裡;或者還可帶領孩子到附近的小池塘裡撈幾尾活潑可愛的小蝌蚪放在自然角的玻璃缸中,觀察它們如何自由自在地甩著尾巴追逐嬉戲,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又為學生表現春天,描繪春天打下了基礎。花草的芬芳伴孩子度過了美麗的春天,當迎來瓜果溢香的夏季,農家小院的窗戶上爬滿了各種藤條時,教師可讓孩子將自家栽種的各種瓜果和蔬菜帶到學校,指導孩子將它們佈置成一個個小小的“爪果超市。那色彩紛呈、形狀各異的爪果、蔬菜定能成為美術課程資源的新角色:紅紅的西紅柿把碧綠的菜葉當假髮戴在頭上,再貼上亮亮的眼睛和嘴巴就變成了漂亮的小娃娃。紫色的茄子也裝扮成了可愛的“藍精靈;長豆兒成了小精靈們爭著玩耍的“鞦韆架……在佈置過程中,孩子們想象豐富、創意疊出。一個個小故事就在一邊動手一邊敘述中誕生。置身於這樣的活動中,你不能不佩服孩子們的“創意”,也就不會再羨慕城裡孩子花錢購買材料了。樹葉也是農村到處可見的,用各種各樣的樹葉製作樹葉畫,學生特別有興趣。秋天,美術課上的材料可以由各種美麗的落葉和孩子們撿來的樹種、花籽、稻草來幫忙。你可別小這田間隨處可見的材料,將它收集起來,洗乾淨了,與孩子們一起動手,就能賦予這些材料以新的生命力:可以讓孩子將這些落葉貼在鉛化紙上,將稻草兒塗上顏色變成了樹杆,指導孩子們將一些形象的樹葉描繪、剪貼成小動物,再用菜籽、樹種當眼睛,在樹上為它們安個“家”。

  或者,在你的指導下,讓孩子將撿來的大些的樹種或草杆子用線穿起來,就成了一件件作品:可以大到門簾、窗簾,小到工藝品項鍊、手鍊等裝飾品。這樣不僅能完成美術課程目標,還可以利用學到的美術知識,美化我們的生活,使新課程產生無窮的動力和生命力,使新課程更豐富、更完善。冬天的農村看似單調,但只要開動腦筋,也能與小朋友們一起找到豐富美術課程資源的材料:臘月,正是農家宰殺生畜的時候,我們可以發動小朋友回家找來家禽家畜的羽或毛,再帶領小朋友到附近小山坡上找來一些幹樹皮、小松果、松針等,用這些材料啟發孩子大膽想象,將美術書上的秋景換成有趣的畫面:厚厚的樹皮成了小房屋的屋頂,金黃的稻草編織成帆船、小橋,松果瓣成了米老鼠的大門牙,松針則變成了小動物的尖鬍鬚,各種羽毛就成了一群群小動物的“外衣”……室外寒氣襲人,教室裡孩子們熱情高漲,小手不停地剪貼,不停地爬上爬下,忙個不停,他們正精心地營造一個個暖暖的童話……物換星移,四季交替。

  農村廣闊的田野、豐富的自然環境為農村的美術教育提供了生動的課程資源。為美化和豐富學校的活動環境提供了材料。不僅使身處農村的孩子們感受到了美術課的生動有趣,還更有效地促進了低年級學生的創新意識,堅定了農村孩子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從而培養了農家孩子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為其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美術教育對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提高審美能力,促進智力發展,有著獨特的教育功效。是提高學生素質、改變校風、校貌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的農村美術教育淺見。學校應對美術教學引起重視,購置一些教學用具,創設好的美術教學環境。與此同時,適時開展美術展覽、競賽、課外活動等,給學生以展現自我、發揮自我的空間。

  教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一次次教學課堂探索中我們總感到有許多的不足與遺憾!我覺得,美術教育是一門即遺憾的又很美的藝術,在一次次的遺憾中我找到美的不足。如果我們的。美育能夠實現平等對話、民主融洽、師生互動的心智對流。那麼,一顆顆跳動的活潑的火花瞬間就會被點燃。教師用愛心施教的同時,要給學生創設適宜的人際環境,給學生主動學習的空間,給學生提供自我發展的舞臺,讓學生在實踐中求知,在實踐中創造。

  篇二

  《 小學美術教育心得 》

  摘要:在小學階段,做好美術教學工作,對於教師來說是很重要的。如何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小學生進行良好的美術教育是值得我們教師深思的問題。在本文中,筆者就簡要談談實施小學美術教育的心得體會,希望能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育;心得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2-0126

  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悅性,它這一特性是其他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美術學科能讓學生學到繪畫與製作的本領;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發揮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才華;能使學生感受美;能使學生熱愛學習。如今的美術課不再是以前那樣,教師在上面畫,學生在下面畫;素質教育已進入美術教學,在課堂中以發展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作業過程中,更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究,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快樂。美術課堂就好像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有其他學科的教師羨慕地對筆者說:“你們美術課最好上了,不用從頭講到尾,學生興趣自然有,上課輕鬆又愉快。”筆者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讓每一節美術課輕鬆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這個美術教師的造詣可不一般了。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教師下工夫來思考、推敲。

  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學習美術技能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質的內涵,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而這與筆者對美術課美術教師的期望正好吻合。

  筆者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筆者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筆者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術課前的準備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節日的裝飾》這一課裡,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筆者試著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等一些有節日氣憤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教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得靠教師長期的積累。

  二、美術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這裡筆者想談談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兒童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兒童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教師在上美術課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說,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筆者認為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地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

  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說:“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

  《美術課程標準》是新的,兒童是新的,在教學中肯定會有更多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思路值得我們去思考,這確實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所以筆者認為:在評價作業時,可以採用開放的評價標準。例如:“教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予激勵和支援。

  以上所述,為筆者的一些心得體會。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筆者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會不斷地提高美術素質以外,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篇三

  《 淺談中外小學美術教育 》

  內容摘要:自我國頒佈《中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之日起,我國小學美術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與國外對比後我覺得大體可分為五部分。在現今素質教育的改革浪潮中,美術教育將發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創新精神。望大家重視起來!下面談一下我的看法。

  【中圖分類號】G623.7

  一、從美術教育的目的任務來看。

  日本文部省***1980年實施***新訂的小學美術學習指導精神***目的任務***:①培養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②培養兒童熱愛自然和社會的審美情操;③努力發掘每一個兒童獨立思考的創造性智慧和技能;④造就輕鬆、活潑、充實的校園生活氣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則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合其個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選教學內容,調整授課時間;⑦各校謀求更加具有彈性的教育,即根據各地區兒童的不同情況,制定貼切可行、各具創意的教育方式。英國德育教育尤其看重生活感染和薰陶,他們的中小學道德教育主要有四點:尊重生命、公平、誠實、守信。讓孩子懂得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懂得如何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分子。"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導的",英國中小學並不要求孩子死記硬背道德準則,而是創造各種機會,使孩子們能夠從心靈深處,從日常學習、遊戲和生活中去領悟。能鼓勵學生自己就音樂的綜合理解和知識作出判斷,並積極參與音樂創造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獲得音樂分析與創作的能力及經驗。綜合音樂感教學法已成為美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為培養和提高美國國民的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自1988年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提出美術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學美國家教委頒發的術課應使學生掌握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品德、意志的培養;③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從各國的教學大綱上來看德國、日本的美術教育注重素質的培養,重視人的創造能力與評價能力,強調個性形成。我國美術教育除了講究智力和才能的發展外,主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別考慮政治前提下的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美育。

  這說明中國在小學美術教育正在逐步向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方向轉換。

  二、從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

  德國、日本普遍重視美術,小學美術課時安排每週2-4小時,多於我國小學美術每週2課時***不能保證***的安排,從時間上保證了孩子們的學習。

  美國的教育為社會上每一個人而辦,不是專為少數人而設。用稅款興辦的免費教育,除了設立一般學校的科目如數學、歷史、語文外,還有縫紉、打字、無線電與汽車修理等科目。學生可依自己的興趣、個人未來的計劃和才能,從許多科目中自行選修。

  美國、日本、英國注重學習自己去發現,去體驗,去嘗試。我國有基本形狀和色彩的認識;畫出生活中與此形相似的某些事物。我國的基礎美術教育還需從教學的條件上來保證貫徹落實。

  三、從教學的條件上來看

  美國、、英國、日本屬於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的國家,有能力多途徑支援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上充分體現出來。我國的經濟起步遲,教育的投入很少,相比美、日、英的教學條件就顯得寒酸。

  四、從課程教學形式來看

  美、英、日學校課堂授課完全是開放式的。教師只是提出任務,稍加啟示,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各取所需,各得其樂,讓學生在成功裡進步,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我國小學課堂授課絕大部分採取的嚴謹的準備,一環一環進行教學程式,追求課堂的主動性,以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主要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大多隻是被動地吸收。

  五、從教學效果來看

  德、日美術教育以全國的重視和有利的條件,保證了美術教育以至藝術教育的普及與實施。我國的美術教育效果和現狀極不平衡,大中城市比鄉村要好,沿海地區比內地、比邊遠地區要好。德、日學生整體藝術素質要比我國的高,以至於所有國民對工作、對生活的藝術品位都顯得高雅、文明,對工作對事業也就求新、求異、講究創造性。

  綜上的五點來看,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前景是較為可觀的,在教育的目的、教學的內容、條件、效果上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也再此上做了諸多的努力,並取得了比較好的回報,使之成為一段時間後的發展空間。還有我認為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其中較為明顯的是;一般未考慮到合作學習的需要,隨機組合就導致了有同組不異質的可能,不能保證分組的合理性。現在的小學生自我表現慾望強烈,浮躁、自我,沒有合作精神。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的組織與引導不到位,評價方式單一,缺少激勵機制,課堂管理缺乏成效。對此,我有一些自己的建議。在組建學習小組前,我先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做一些基本調查防止分組不合理,要使學生有效的進行合作學習,就必須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讓他們懂得合作的樂趣。在收集資料階段,教師應合理引導,做足合作前的準備工作,積極參與,為有效調控教學做好充分準備。製作過程中教師還要充當協調者的角色。適當開展一些合作小組間的競賽活動,以激發合作熱情。採用鼓勵教學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用激勵性語言。

  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注意採用鼓勵教學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學生的每一幅習作,注重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意識,力求達到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協調統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還應鼓勵審美個性,培養審美意識。鼓勵自我體驗,激發參與意識鼓勵藝術表現,激發藝術創造。

  隨著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進步出現了一種新課程理念下美術課堂教學的轉型作為美術教師我們都曾有過成功與收穫的喜悅,也曾有過耕耘過程中不盡如人意的失落,學生一代接一代的在接替變化,教師也應有所變化,以適應時代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廣大美術教師必須更新課堂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給我們美術教師提供這個機會,通過新課標的學習和教學實踐。再這說一些我對新的美術課堂教學有必要重新認識;1、教學民主,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2、強調審美,激發興趣。3、師生互動,讓課"活"起來。4、學科整合要適度。5、促進學生髮展。

  美術教育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育過程巾有著它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正如美術教育家阿恩海妙所言,"美術在更大強度上,應該是滿足人們的精神、智慧、身心等方面和諧發展的需要",他把美術視為"整個文化的一部分",是每個受教育的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在現今素質教育的改革浪潮中,美術教育將發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創新精神。望大家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袁愛玲.中美幼兒科學教育課程的差異性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1***1***

  [2]建君.美國中小學生的品質教育活動[J].比較教育研究,2000***6***

  [3]夏曉紅.輕鬆自由的英國小學教育[J].少年兒童研究,2001***6***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