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教育論文範文

  幼兒師範學生是一群特殊的受教群體,在其教學過程中營造活力課堂,對提升幼師學生素質,實現幼師學生知識學習能力提高和性格塑造具有深遠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師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新時期幼師音樂教育思考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化教育方針的全面覆蓋落實,音樂教育的核心支撐地位得到全面認可,目前最緊要的任務,便是快速組建起一類專業化音樂教師團隊,督促內部成員將一切精力投放在幼兒群體音樂教育事務之中。想要順利貫徹此類任務指標,就必須快速遏制以往單一的鴨架式灌輸模式,及時制定與執行切實有效的教育輔助策略,確保當前從事音樂教育事業的幼師和已有的規範引導體系,都能主動迎合現代化社會改革發展訴求。因此,筆者決定針對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幼師音樂教育過程中的諸多細節,加以客觀驗證和有機完善,避免其日後工作中衍生任何不必要的衝突隱患。

  [關鍵詞]新時期;幼師;音樂教育;規範舉措

  音樂教育長期以來被視為素質教育的核心組成單元,當中一切改造任務都將要透過幼兒園中的孩童著手。但是目前大部分幼師因為專業院校提供的模式影響,過分關注技巧訓練成果,相應地自身教學能力卻尚未發生本質性變化。透過客觀角度觀察驗證,尤其是作為幼師類專業院校,更應該突出音樂教育的專業性,唯獨將以往陳舊的教育觀念剋制完全過後,才能真正培養出一批能夠快速適應現代化發展步伐的音樂教師。筆者結合以往實踐調查經驗,針對幼師院校既有音樂教學方案加以科學檢驗和有機改良,希望得到相關工作人員的廣泛認可。

  一、現階段我國幼師音樂教育狀況的客觀論述

  ***一***學生本身對於幼師音樂教育工作認知度不高

  事實上,大部分高校學生本身對於幼師工作缺乏挑戰激情,認為不過是白白耗費不必要的精力,且獲取不到合理的工資待遇,至此學習環節中的牴觸情感極為強烈。面對此類狀況,相關院校在系統化佈置音樂教學事務期間,需要集中一切技術手段強化師德教育,在合理時間範圍內啟用個體使命感官效應,輔助其在幼兒音樂教育服務事業中,灑下更多辛勤且有價值的汗水,這便是開展如今幼師音樂教育的核心動機。

  ***二***音樂教學課程設定機理嚴重紊亂

  在素質化教育方針覆蓋落實基礎上,作為專業化幼兒音樂指導教師,理當自覺吸納相關教育理論,畢竟這直接決定其今後成長髮展結果。所以,作為師範類高校,必須想方設法穩固音樂課程在素質化教育背景下的支撐地位,揭示有機提升不同幼師學生的音樂表演技能。但是,我國應試教育文化過於深厚,已有音樂課程弊端逐一呈現,包括技能課程數量過於複雜繁多,理論研究時間有限等,長此以往,學生不但難以精準地識別和閱讀樂譜,並且難以辨別和跟進不同音律節拍,日後教學實踐中想要發揮高超的思維創新能效,不斷迎合新時期幼兒音樂學習訴求,則更加是遙遙無期了。

  ***三***我國培養幼兒教師的方法比較落後,沒能凸顯幼師特色

  截至如今,我國進行了多次的改革,但總體框架尚未發生本質性改變,主要是不能重視幼兒教師的實踐能力,音樂綜合素質還有音樂創造力等。例如:有個學生聲樂考試唱了《黃河怨》得到高分,在見習中,用聲樂課所學的方法去唱《小燕子》嚇得小朋友直哭。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只是反覆練習發聲,識譜,機械記憶等,課堂氛圍單調,死氣沉沉。畢業出來的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滿口專業術語,除了這些就不知道如何去表達,教學缺乏個性。其實出現這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對幼兒教師的培養不合理,脫離實際。

  二、新時期我國幼師音樂科學化教育引導策略的細緻化驗證解析

  音樂教育是兒童美育的內容之一,音樂藝術的美以它的直接性,鮮明性和富於表現力使兒童更加容易去接受,對於培養有美有善的兒童有很大的意義。而兒童音樂教育水平的高低取決取決於教師的音樂素質,因此教師的音樂素質提高是當代教育的重點。有關幼師音樂教學實力改善的舉措內容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幼師專業學生道德觀念的進一步強化

  在素質化教育方針覆蓋落實背景下,作為專業化幼師,有必要時刻保留超前的教育規範理念,可以熟練地沿用已學專業知識和音樂表演技能,以及多媒體裝置等,在課堂之上營造和諧有趣的人文感知氛圍;當然,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和奉獻精神,更加是不可或缺。所以,相關院校在針對幼師專業學生,提供一系列課程內容前提下,更應關注個體道德素養,必要情況下多開展一些幼兒音樂教育實習類活動,令學生充分體會自身使命的艱鉅意義,願意在今後任職道路上奮勇向前,無私奉獻。

  ***二***高校整體教學文化的積極整改

  結合以往單純的應試文化背景觀察驗證,大多數幼師在校期間深陷理論被動式吸納境遇之中,不免在日後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重蹈鴨架填充式教學覆轍,如若長期迴圈過渡,不論對於幼師和幼兒群體的身心健康,都是一類衝擊。所以,從事幼師專業教學的院校,要主動調整傳統教學文化,考量和系統化認證音樂教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輔助價值地位,重視幼師音樂技能和職業道德素質的同步訓練改造結果,為今後幼師職業前景合理化綻放,做足充分的過渡準備工作。

  ***三***幼師專業學生音樂學習興致的不斷啟用

  興趣始終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所以,高校在開展音樂教學事務期間,需要藉助多媒體裝置播放各國優質化音樂作品,鼓勵有興趣的學生表達自己觀賞後的心得,時刻加深個體對音樂美感的認知水準,最終積極投入到不同型別音樂技能和理論知識學習任務之中,大幅度提升特定院校音樂教學實效。歸根結底,只有幼師學生本身對於音樂欣賞理解能力提升,其才會在教學實踐中主動關注幼兒身心發展特徵,選取合理的參考作品,竭盡全力地推動幼兒音樂教學程序。

  ***四***學生伴奏控制技能的科學訓練

  高校開展的音樂教學活動,主要是輔助將來欲從事幼師教育職業的學生,快速熟練地掌握一部分適合幼兒學習的音樂作品,方便在日後崗位上即時性演奏,穩定幼兒音樂教學進度。也就是說,幼師學生事先會針對幼兒歌曲風格和演奏方式,進行細緻化的梳理掌握,之後通過已有實踐經驗來適應歌曲靈活變動要求,促使幼兒音樂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更應關注幼師學生音樂彈奏一體化習慣的養成結果,保證其在彈奏不同型別音樂期間,都能夠維持口和手的一致協調性,令幼兒從中體會到不同趣味性元素,從此對於音樂課程則更加百般青睞。

  ***五***學生音樂實力表現競賽平臺的全面開創供應

  學校有必要定期開展各類實踐交流活動,為渴望展現自身高超音樂技能的人才,提供一類公平的競賽機遇,同時可藉此考察學生個體對於音樂理論知識和演奏技能的控制熟練程度,為日後富有針對性的音樂教學方案整改落實,奠定和諧的適應基礎。如在合理期限範圍內,佈置彈唱、獨奏,或是合唱類音樂交流專案,督促學生儘量呈現已學技能,得到觀眾的認可並提升今後更多艱鉅挑戰的自信應對心理。相信長此以往,幼師學生音樂知識面會得到深入地拓展,即便是在今後幼兒音樂教學崗位上困難重重,也不會因此意志消沉。

  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幼兒群體進行音樂基礎知識教育,可以說是現階段我國幼師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一旦當中任何細節處理不當,都會直接對孩童今後健康成長結果,產生較為沉重的打擊。所以,相關院校有必要及時更改傳統教學理念,針對幼師專業學生制定和實施更為詳細的音樂教學指導方案,為其今後綜合化素質拓展奠定基礎。唯有如此,才能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合格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張紅娟.幼教生音樂能力的培養初探[J].音樂天地,2010***05***:133-144.

  [2]李明.幼師音樂教學改革探索[J].遼寧師專學報,2010***01***:89-96.

  [3]韓姼姼.對新時期幼師音樂教育的幾點思考[J].美與時代,2011***08***:166-170.

  [4]盧瓊.幼師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分析[J].時代教育,2011***08***:143-162.

  [5]紀麗民.新時期幼師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及改革創新路徑探索[J].北方音樂,2012***04***:89-95.

  二:幼師高專英語教育講故事技能訓練

  摘要:學生講完故事,都充滿期待,期待同學的肯定,期待老師的稱讚,尤其是後者。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可以滿足學生付出勞動而得到肯定的喜悅,又可以明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同時也讓其他學生取長補短。

  關鍵詞:英語教育;文學形式

  故事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在幼兒園的語言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關於語言領域的目標之一就是“喜歡聽故事、看圖書”。英語故事內容有趣、語言活潑且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意義,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英語故事講述與表演能夠使學生的才智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有利於提高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是培養幼教師資的專業院校,講故事訓練在學生的英語口語技能訓練方面佔有很重要的位置。下面就簡要談談我們在講故事訓練方法上所做的嘗試。

  一、指導學生掌握幼師講故事的技巧

  1.要選好故事

  這裡的好包括兩方面的內容:

  ***1***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選取不同的故事。一般來說,3~4歲的幼兒愛聽動物的故事,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5歲以上的幼兒愛聽童話故事,故事的情節有一定的曲折性。否則孩子不會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

  ***2***要考慮到教育要求特別是思想教育的要求來選擇故事。

  2.認真閱讀熟悉故事

  給幼兒講故事前,幼師要認真閱讀故事,熟悉並充分理解故事的整體內容,要具體分析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特別要仔細研究故事的高潮部分。這是在整個故事中最吸引幼兒的部分。還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傾注在故事主角身上的感情,通過情節和角色的分析明確故事的主題思想。只有講故事的人透徹正確地理解整個故事,使自己的感情和故事的角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在講故事時把這種真摯而強烈的情感傳遞給幼兒並感染幼兒,使幼兒產生感情上的共鳴,才能達到講故事的效果。

  3.語言的要求

  ***1***輕重音的變化

  幼師在給幼兒講故事時,必須把握故事的層次,這種層次是用語調的輕重緩急、高低抑揚等變化表現出來的,我們都知道,人們在日常生活的語言交流中,為表情達意的需要,會自然地加重某些字或詞,這就是所謂的強調重音。在一句話中被重讀的字可以引起人們的重視。在講故事時,語氣和語調也要有輕有重,這樣才能突顯故事內容的生動活潑,並能顯示出故事的重點。否則就不可能把整個故事內容表達得清楚,故事中的趣味性也沒法傳達給幼兒。

  ***2***停頓的適當

  講故事時我們都會在一些地方停頓,這除了原文的標點決定之外,還可以控制語速,更能夠很好地向幼兒傳達句子和段落的整體意義,使語氣自然順暢。但有些幼師在講故事時有隨便停連的習慣。如,我的,名字,叫,狐狸。這樣的停頓讓講故事的人感覺累,聽故事的人也會累。怎樣停,在什麼地方停,都是由內容決定的。並不是有標點的地方就停。如,“不要吃,不要吃,那是不能吃的”。情形比較緊迫,說的時候不用按照標點停頓。

  ***3***態勢語的使用

  態勢語的運用在講故事時顯得尤為重要,語言與表情、手勢等非語言因素結合得好,會增加幼兒對故事的興趣,也能將有聲語言更好地表情達意。認真分析故事中各個角色的特徵,包括語言、動作、表情。幼師不能只是做簡單的摹擬動作,比劃幾下。應把動作與表情、語調融為一體。講故事是以語言為主,是通過語言塑造形象,態勢語只是起到一種輔助作用,動作幅度不宜過大,動作不宜過多,更不能又跑又跳。那樣會破壞故事原有的氛圍,也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示範與模仿

  1.播放視訊或教師示範

  利用光碟、網路等資源,選取一些簡單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故事資料給學生播放,先讓學生進行觀摩。例如《ThreeLittleButterflies》、《TheVeryHungryCaterpillar》、《ThreeLittlePigs》、《TheGoodBoyWhoStoleanApple》等。教師示範其中一則故事,並讓學生注意講述人是如何處理故事的語調、停頓和態勢語的。

  2.模仿講故事

  對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在組內進行模仿講故事。模仿是學習語言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要求學生模仿《TheMonkeyandtheMoon》***《猴子撈月亮》***,要求學生惟妙惟肖地講述故事。大約模仿3~5個故事。讓學生仔細揣摩講故事的技巧。

  3.練習鞏固

  教師選取10篇優秀的幼兒英語故事印發給學生。要求每人選取一篇,自己設計語音與動作。準備時間為一個星期。教師根據班容量選取幾個學生代表到講臺上講故事並給予必要的指導。講完後要求學生討論優缺點及改進辦法。進行自評和互評。

  三、用活動來促進講故事的教學效果

  1.講故事表演

  要求各組學生選取一個故事分角色表演出來。根據自身的英語水平及身材、相貌、聲音特點等選擇適合演繹的角色。在角色確定後,學生要利用一定的時間來記憶故事臺詞,並能夠達到熟練背誦的程度。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對錶演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約準備一個星期後,分組進行講故事表演。通過表演故事,讓同學們對故事的內容加深理解,以便能夠更好地講述故事。

  2.個人講故事比賽

  在平行班進行完講故事教學活動後舉辦一次大型的講故事比賽。講故事內容自選,選手講故事時間為2~3分鐘。比賽要精心組織。例如選好比賽地點,制定評分標準,選好評委等。對獲獎選手要進行獎勵。開展英語講故事比賽就是讓學生為準備比賽,主動地學習、探究地學習、合作地學習,從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杜威說:“做中學”。IhearandIforget.IseeandIremember.IparticipateandIun-derstand.通過講故事比賽既鍛鍊了膽量,也糾正了他們的語音語調,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考核與評價

  學生講完故事,都充滿期待,期待同學的肯定,期待老師的稱讚,尤其是後者。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可以滿足學生付出勞動而得到肯定的喜悅,又可以明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同時也讓其他學生取長補短。無論是個人講故事還是小組表演故事,教師都要進行評價與考核。否則,沒有考核就沒有動力,就不會盡全力去準備故事,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這項技能。教師應將學生講故事的表現作為一次平時成績計入學生的期末考試分數。而此項分數可分為兩部分計算,例如學生個人講故事佔50%的分數,小組表演故事佔50%的分數。通過考核可以提高學生講故事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安奈特•西蒙斯,故事的結構和講故事的技巧[M],海南出版社,2003。

  [2]魯兵,中國幼兒文學整合[M],重慶出版社,1992。

  [3]張美妮,幼兒文學概論[M],重慶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