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賞識教育的有關論文

  賞識教育是一種生命的教育,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不竭動力,具有突出的教育價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賞識教育》

  摘 要:賞識教育是一種生命的教育,是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不竭動力,具有突出的教育價值。但是如果對賞識教育把握不到位,也可能產生教育的副作用。所以,瞭解賞識教育的內涵,賞識教育的價值,賞識教育現狀,有利於客觀公正地看待賞識教育,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賞識教育運用策略。

  關鍵詞:賞識教育;價值;策略

  一、賞識教育內涵

  賞識教育是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人格特點,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不斷暗示、激勵和評價學生,肯定、發現、讚揚學生的發展優勢的人性化和愛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理念。賞識教育的本質特徵體現在:賞識教育是創設教育環境,指明學生的發展目標和方向;賞識教育著重於賞識學生的行為過程,不斷地激發與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的發展;賞識教育在於賞識學生的行為後果,推動學生素質的發展。

  二、賞識教育價值

  ***一***正效應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強調,“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並把賞識教育看成是實現生活教育的有效途徑;周弘認為,賞識教育的本質就是愛,就是承認差異,允許失敗,表揚、激勵學生,不排斥批評,讓學生在挫折中實現發展;楊瑞清也承認周弘的教育思想,並且進一步提出讓學生學會賞識;蘇霍姆林斯基從情感和諧的師生觀、道德教育、充滿愛心的成功教育出發深入闡釋了賞識教育的內涵;威廉・詹姆斯的激勵理論指出,賞識教育就是充分肯定學生,暗示學生,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推動學生的學習動機和發展動力;羅伯・羅森塔爾從期待出發,認為學生的進步主要取決於教師的期待,即教師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並對學生提出更高的人際期待的結果。由此看來,賞識教育總是以積極的形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穩定師生關係,鞏固愛的教育,推動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與發展。另外,賞識教育是針對懲罰教育的諸多弊端提出來的教育模式,很好地解決了忽視學生身心發展講教育、不尊重學生人格、對抗的師生關係、學生髮展緩慢等問題。所以,總的來說,賞識教育具有相當的正效應。

  ***二***負效應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其目的在於促進人的發展,培養具有實踐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而正確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能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反之,則不然。賞識教育是針對懲罰教育提出來的,主要是為了治療懲罰教育的病症,還教育一個碧水青天。但是,實際教育教學中,因對賞識教育內涵的理解出現偏差,影響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一味地鼓吹“賞識”,對學生的不良行為視而不見,嚴重曲解了賞識教育;過分單一的評價方式,即表揚高分,批評低分,僅以分數來評價學生,導致賞識教育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發展緩慢;部分教師缺乏賞識意識,不重視對學生的賞識,看不到學生的閃光點,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另外,提倡賞識教育以來,許多教師不敢批評學生,不敢“懲罰”學生,甚至把賞識教育奉若神丹妙藥,並將其理解為表揚加鼓勵,對學生的優缺點皆採用這種教育形式,而不問產生原因,導致賞識教育的過度化、絕對化和普遍化。因此,賞識教育的理念及其實行對我國實行素質教育產生了一定的負效應、副作用。

  三、賞識教育的運用策略

  ***一***全面理解賞識教育的內涵,制定賞識教育的目標

  第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肯定賞識教育的作用。雖然賞識教育具有一定的負效應,但我們應該看到賞識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態,具有懲罰教育無法比擬的優越性,能充分發揮教育的主導作用,實現好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目標。

  第二,鼓勵、表揚與批評並進,多管齊下。在進行賞識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既要看到學生的優點、閃光點,又要看到學生的缺點,鼓勵、表揚具有良性行為的學生,適當批評和矯治具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全方位實行賞識教育。

  第三,賞識教育應該貫穿於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中。賞識教育既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又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方法,還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賞識教育必須體現在創設教育環境、完善教育教學過程、學生的行為後果等方面,不斷實現好素質教育的各項指標,發展好學生的各項素質。

  ***二***尊重、愛護學生,建立良性的師生關係

  賞識教育的核心是愛,即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承認差異,允許失敗,建立良性的師生關係。

  其一,尊重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發展特點,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時,應該充分尊重學生髮展的階段性、順序性、差異性等規律,促進學生的生理髮展、心理髮展和社會發展。

  其二,愛護學生。愛國守法、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關愛學生、終身學習是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關心愛護學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其三,理解學生。把學生看成是有個性、有思想、有感情的個體,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學生的愛好看成是一種需求,強化德育,嚴慈相濟,既尊重學生,又寬容學生。

  ***三***轉變單一的教育評價,促進賞識教育與素質教育接軌

  首先,轉變評價觀念。轉變之前的單一評價觀念,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納入評價中來,豐富評價內容,真正實現評價方式和手段多樣化,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其次,促進形成性評價。學生的知識積累,情感、態度、價值觀與人格的形成也需要一個過程,教師應該把學生的發展過程也納入到評價中來,促進形成性評價。

  最後,加強終結性評價。在重視學生的發展過程之時,還應該重視學生的發展結果,既看重結果,又看重過程,把過程與結果結合起來,加強終結性評價。

  ***四***培養教師的責任意識和專業能力,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一方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教師應該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理想,做到愛國守法、愛崗敬業。

  另一方面,發展精湛的業務素質。第一,教師應該具備紮實的業務知識,把本體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結合起來。第二,教師應該具備專業的業務技能,發展與他人交際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教育機智、完成教育任務的能力,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同時,完善個性心理品質。尊重、理解、寬容學生,穩定自身情緒,保持樂觀的心境,全方面地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理工學院人文學院***

  參考文獻

  [1] 薛超.賞識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文學教育.2010***8***:88-89.

  [2] 戴麗曼.教育的“第三隻眼”――賞識教育的重要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5***:66-67.

  [3] 袁宜.賞識教育及其運用初探[J].高等教育.2013***1***:26-27.

  [4] 陳曉利,劉麗娟.論賞識教育的副作用[J].師範學院學報.2011***2***:134-136.

  [5] 張婕.賞識教育的內涵、功能及實施路徑[J].創新教育.2012***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