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創新教育論文

  小學音樂教育是學生學習的一個起始階段,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關鍵的作用。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師責無旁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小學音樂創新教育》

  【摘要】小學音樂教育是學生學習的一個起始階段,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關鍵的作用。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教師責無旁貸。我們應在音樂教學中努力探索,尋求多種方法來鼓勵學生放開思維求新救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依此發掘學生的潛能。

  【關鍵詞】小學音樂創新教育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音樂教學不僅給學生的學習觀與學習方式提出一個全新的要求,而且對教師的教育觀念,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期盼。

  一、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人的創新能力決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需要從小逐漸培養的。而今的音樂課堂就給學生能力培養創造了機會。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實踐的過程,不同的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想象力都會有一定的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不同的生活環境和閱歷,創設民主、平等的和諧關係,在教學中靈活實際地採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生的信心和勇氣,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激發學習熱情,有效地達到教學目標。新的課程觀認為“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為了培養專門人才,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而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則是以班級為單位,按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施教,學生的主體地位和獨立性受到限制,學生學習的探作性和創造性受到限制,同學問缺乏交流,合作、動手機會少,而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我們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便會喪失自主的學習心理,對音樂失去興趣。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示學生的個性,擺正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把教師從“教書匠”的角色轉變成音樂實踐的主體。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

  二、創新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學生的音樂基礎是參差不齊的。其中更有“五音不全”者。對於這類學生的教學,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的傳授必不可少,但若過分強調訓練這方面的技能。將會使他們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獲得創新發展,我決定用遊戲的手段,為他們營造一種、自由、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使他們不僅掌握知識又發揮他們的創新主動性。如在學習節奏排列的課上,首先,我先出示五張節奏卡片,以比賽的形式讓學生隨琴聲學會節奏,接著我讓學生五人圍成一組進行討論:節奏卡片如何討論更通順流暢?當話音剛落,全班同學便紛紛討論起來,這回他們可忙了,有的用手拍節奏,有的安排順序,有的眉開眼笑,有的雙眉緊鎖,有的拍手叫好,看著他們一個個認真的樣子,我也不斷地在一旁給予鼓勵,最後還讓全班同學評價他們的遊戲,學習他們的優點,同時也指出他們的缺點,大家在遊戲或觀察的過程中都很投入,發言也很積極。學生在歡快的遊戲活動中掌握了節奏的排列要領和方法,從而有效地調動了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三、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是學生學習的基礎。“問”是兒童好奇心和認識需要的表現形式,“問”反映了兒童對新鮮事物的注意和探索奧祕的興趣。“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懷疑”是創造性思維的始發環節,是知識之母,也是創造之母。沒有提問也就沒有回答,一個好的提問比一個好的回答更有價值,如果一個人對某一個問題毫無興趣,那他就不會有什麼創新,所以,教師的責任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和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

  四、創新意識應貫穿音樂教學始終

  我們過去教學注重知識傳授,採用灌輸式教學,不允許學生有不同觀點,禁錮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阻礙了探索與創新。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中要捨得花費時間開啟學生勇於發現和探索的閘門,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並允許標新立異。

  例如,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我們常見的唱歌課就是教師唱一句,學生學一句。一節課下來,教師累,學生更累,而且學生覺得枯煤無味。欣賞課是教師怎麼分析,學生就怎麼理解。舞蹈課則是老師怎麼跳,學生就怎麼跳。沒有自己思考的空間,更談不上發表不同的意見。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有思考的空間。

  教學中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會有獨立感受與見解,並讓學生模仿,給學生開闊了想象的空間,體現了自主、開放、創新這一教學新理念。

  五、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音樂是一種非語義的資訊,音樂是抽象的藝術。它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正是這種特性,可以給人在廣闊的想象天地中感受,表現和創造音樂之美,創造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於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六、培養創新的意識。創新是發展之魂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因此,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條件、促供機會,發揮音樂教學在聽覺、感受、聯想、表現、創造等方面的學科優勢。充分利用音樂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安全”的氛圍中創新。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本人喜歡和學生坐在一起,鼓勵學生上臺表演、指揮、領唱、用口琴或豎笛伴奏。有些同學很有音樂天賦,表演得確實不錯,我便鼓勵他們說:如果你願意,將來會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會比老師更出色。有些同學擔心會出醜,不敢上臺表演,我便鼓勵他們說:教室本來就是出錯的地方,上臺表演哪怕是出錯出醜又有何妨呢?比坐在下面不敢上去的要強百倍。這些膽小的同學在老師的鼓勵下也開始上臺表演了,等他們表演完了,我為他們鼓掌,並稱贊他們是好樣的。就是這樣讓學生在安全的課堂氛圍中,自由自在地學習、無拘無束地表演、盡情地去想象、去探索、去創新。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音樂教師要敢於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對學生能力提高的束縛,挖掘和開發蘊藏在學生身上的最寶貴的資源,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力,培養學生的參與、全作、探究能力,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努力為學生設條件,充分利用音樂教學這一主渠道,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