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音樂審美教育分析論文

  世界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教育過程的素養,在許多方面決定於學校生活由於音樂的精神而充實到什麼程度.他還說過:藉助於音樂,喚醒了人身上關於周圍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偉的、美好的東西的觀念。可見,培養學生音樂審美素質至關重要。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關於小學音樂審美教育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關於小學音樂審美教育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本文首先對審美教育的作用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小學音樂審美教育的方法,以此來為日後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音樂 審美 教育方法

  音樂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一部分,對於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伴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小學音樂教學也被給予了高度重視,教學目標也逐漸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方向邁進。因此,為了能夠將該目標順利實現,小學音樂教師必須注重審美教育的有效開展。

  一、審美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的培養是學生全面發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教育教學開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離不開音樂審美教育。在音樂審美教學過程中,通過音樂的旋律和氛圍,能夠讓學生感受現實的美好,使其人格得到美化,心靈得到淨化,從而使其對善惡形成正確的認識,形成完善的人格,擁有高尚的情操。比如說,在教唱國歌的時候,為學生創設一個嚴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仔細聆聽整首歌的旋律,使其在激情高亢的旋律中,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

  ***二***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說,音樂學習可以帶給學生一種美的感受,無論是旋律、意境,還是歌詞,都蘊含著音樂的獨特魅力,不同音樂帶給學生的感受也不相同,有催人奮進的,有令人陶醉的,也有令人遐想的。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欣賞美、感悟美、體驗美的過程,久而久之,可以為學生塑造一個高尚的道德人格,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小學音樂的審美教育對於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三***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小學音樂的教學需求,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設定教學情境,教學情境的設定除了要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之外,還要儘可能生動、有趣,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比如說,在對《玩具兵進行曲》進行教學的時候,由於這首歌曲旋律輕快,內容豐富有趣。因此,在教學之前,可以讓學生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一邊聽音樂,一邊走進事先佈置好的玩具王國,再將玩具兵的故事匯入。讓學生扮演成自己喜歡的玩具兵的角色來進行創造性表演。這樣一來,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會得以充分發揮。

  二、小學音樂的審美教育

  小學音樂的審美教育對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有效開展審美教育也是諸多音樂工作者所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結合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特點來看,教師在開展審美教育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所在

  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一個優美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教學活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在對歌曲《大風車》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如下情境:教師在優美音樂的伴奏下,笑容可掬地走上講臺。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們會感到放鬆、有趣,精神集中。然後教師通過一些引導性的話語,將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向學生介紹,學生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之後,後續的教學活動就會順利開展,提高教學質量,實現最初的教學目標。

  ***二***巧設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參與審美

  處於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在對教學活動進行開展的時候,必須充分意識到這一點,並將其充分利用起來,對教學過程進行科學設定,更好的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在對教學過程進行設定的時候,教師應該儘可能讓課堂的氣氛輕鬆、活躍,讓學生有參與到課堂活動的慾望。同時,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使其能夠隨著教師播放的音樂一起參與到活動中,從而更好的強化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優化教學方法,培養審美能力

  傳統的音樂教學方法,幾乎都是教師唱――學生學――學生唱――教師指導的模式,整個教學課堂枯燥乏味,教學方法也顯得過於單一,這不僅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無法實現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目標。隨著我國素質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想要從根本上將小學音樂審美教育的目標順利實現,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適當調整,儘量不要將機械的識譜和練唱分開進行,避免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對於小學音樂教學而言,如果想要從根本上使審美教育目標順利實現,先教學生唱歌再進行識譜和節奏的練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歌唱技巧進行掌握,而且換一種教學方法,還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唱出的便不再是乾巴巴、毫無生命的音符,而是富於美感的音樂了。

  三、結語

  從本文的分析能夠看出,小學音樂本身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和審美性,對兒童藝術審美能力的培養和全面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合理選擇教學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該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目標出發,從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和創新,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將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激發出來,而且還能夠從根本上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