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短篇文章讀後感

  我們看完一篇勵志文章或者一部勵志電影,都會有自己的一些感想,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須勤且艱

  ——讀《送東陽馬生序》有感

  明初的大文學家宋濂小時候酷愛讀書,但是由於家裡貧窮,只能向人家借書來用手抄錄,他對待老師畢恭畢敬,他毫不畏懼求學路上的辛酸,生活環境的惡劣。他一心求知,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艱苦卓絕,看到了堅持不懈,我也明白了:學習是一件長久且辛苦的事情,需要的是我們的勤奮!

  說道勤奮,我們就應該像宋濂一樣,將勤奮當成一種習慣,在生活中,處處落實,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俗話說: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勤奮就是將每一件事做好的基礎。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早早就古代,就已經有人意識到這樣的道理。這也不禁使我聯想到自己的生活,我對待學習是不是一絲不苟?對待老師是不是恭恭敬敬?我是不是已經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了?想想,自己還是有許許多多的不足,有時也會犯懶病,也會想偷工減料,對待林林總總的事,我也不能說我已經給進了我的極限。

  保爾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回憶往事,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也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我想,宋濂肯定是做到了這一點,做人不應該給自己留太多遺憾,也許我們自己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隻要努力去做就好。“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現在正值豆蔻年華的我們也應該好好反思,雖然學習十分的艱辛,可是我們是否已能問心無愧?答案當然是“沒有”所以,在以後的時光裡,我必定要培養自己堅韌,勤奮的性格。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未來的道路確實是漫長艱辛的,還有很多的風風雨雨,我們要的就是老老實實走好每一步,我們應該帶著一顆“”好之者不如樂者’的心和像宋濂一樣高貴的平直,去勇敢面對,勤奮,努力!讓我們在花季雨季,在似水流年的日子裡,譜寫出無悔的青春樂曲,飄揚無憾的生命之旗!

  :風中的鈴鐺

  一陣微風吹過,我靜靜地聆聽著風之語,讓那清甜的香味徘徊在我的鼻尖。漸漸地,我隨著那淡淡的風走進了雷抒雁的《與風擦肩而過》

  “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撫摸著我的臉龐,挽住我的手臂;有一些蘭麝的氣息,飄動在我的耳際。我閉著眼睛,張開手臂,感受這種愉悅……”風無處不在,風可以與你隨處相見,卻又找不到她的蹤跡。但是我的風卻一直陪伴著我的身邊。

  一個人坐在公園的鞦韆上,捧著雷抒雁的《與風擦肩而過》。感受著書中的風的勇敢和堅韌。風無論經歷了什麼磨難,總是為人們服務,永遠抬起頭向前走。我對著她喃喃自語,述說著我的心事。風好像聽見了我的心聲,輕輕地撫摸著這我的臉頰,我的心也就慢慢地被風用神奇的力量熨平了心褶。

  在《與風擦肩而過》中,文風迥異,有的深沉淵靜,有的矯健活潑,有的細膩輕靈,有的素淨淡雅,有的底蘊豐厚。《與風擦肩而過》雖然是散文,卻有詩的底色,我常常低吟那些文章,慢慢地,與那些文章融為一體,我在書的世界裡盡情翱翔。因此,我懂了更多的修辭手法,創造著一篇篇小詩。於是我更愛她了,在沁人心脾的風的芳香中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在生活中,我願成為雷抒雁筆下那富有人類感情的風,自由自在,樂觀豁達。我總是靜靜地聽著純音樂,感受書中的風,一陣微風拂面,一整天都有幹勁,都有好心情,遇到再難的事也能迎刃而解。於是,考試考砸了也好,做錯事了也好,我不會像以前那樣,消沉很長時間,笑一笑,跟風一樣笑笑,事情就過去了。

  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煩惱,我的面前滿是陽光!

  雖然我家的書櫃裡擺滿了書,但她依然是我的最愛。同學們,你們也去讀一讀《與風擦肩而過》這本書吧,相信它那優美的文字會如同那風中清脆的鈴鐺讓你為她迷戀!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曾經讀過這樣一則故事:在一個小山村裡,有一對殘疾夫婦,女人雙腿癱瘓,男人雙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種、管理、收穫……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觀察世界,男人用雙腿丈量生活。時光如水,卻始終未沖刷掉洋溢在他們臉上的幸福。

  當有人問他們為什麼幸福時,他們異口同聲地反問:“我們為什麼不幸福呢?”男人說:“我雖然雙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見啊!”女人說:“我雖然雙腿癱瘓,但他的雙腿能走路啊!”

  這就是幸福,一種樂觀豁達的胸懷,一種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擁有了這種胸懷,心靈猶如有了源頭活水,時時滋潤靈動的眼睛,去發現幸福,發現美,欣賞美:奼紫嫣紅、草長鶯飛是美;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是美。荷敗菊謝就大煞風景了嗎?為什麼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殘荷聽雨聲”,“菊殘猶有傲霜枝”的優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車水馬龍高樓大廈的繁華熱鬧;在鄉村,有小橋流水麥浪滾滾蛙聲一片的淳樸寧靜。這就是樂觀,這就是幸福。

  擁有了這種胸懷,心靈則空明澄澈,超然於名利紛爭之外,感到寧靜與滿足。身居高位,鐘鳴鼎食掌印管符,可謂榮華富貴。人在陋室,“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逗蟲魚養花鳥,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擁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驕傲;“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浸潤,更能使你出類拔萃卓而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窮處”,也要坦然地迎難而上,瀟灑地“坐看雲起雲湧”。這就是樂觀,這就是幸福。

  擁有樂觀的人生態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樂觀抵達的目的地,要想自己幸福,就要首先具備樂觀的精神。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關鍵是看你用什麼樣的眼光看待它:擁有一個正確的視角,你會發現生活原來如此的美好。讓我們像那對夫婦一樣,擁有這種生活態度,去發覺美,發覺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