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人教版泥人張教案

  《泥人張》是一篇自讀課文。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小學人教版《泥人張》教案以供大家學習。

  小學人教版《泥人張》教案: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掌握幾個字詞:闊綽 撂 怵 摳 戳 ***蠻***橫。

  2、賞析幾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的語言。

  3、學習曲折有致安排情節的結構方法。

  4、通過朗讀,體會人物的情感與形象。

  ***二*** 過程與方法:

  1、學會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抓住文章的關鍵。

  2、讓學生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愛護無形的民間文化遺產的責任,為文化大廈添磚加瓦,為文化巨輪保駕護航。

  2、瞭解我國民間藝人--泥人張的高超技藝及過人的智慧,激發創作慾望。

  教學重點

  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對文章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1、理解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幽默傳神、極富表現力的語言對文章的表現力。

  2、學習曲折有致安排情節的結構方法。

  教學準備

  1、查詢一些民間奇人的故事。

  2、預習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3、幻燈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大家也許不會忘記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遠的故事吧。他能把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現了蘇軾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絕!妙絕!請同學展示蒐集到的民間奇人的故事說一說。***學生活動,師適時點評***

  今天,我們來見識一位俗世奇人,他就是馮驥才筆下的泥人張。***板書課題***

  馮驥才,當代優秀作家、畫家、文化活動家。我們曾學過他的散文《珍珠鳥》。他長於天津,近年來,他為儲存中華民族地域文化而奔走呼號,他對天津的歷史文化遺產進行過搶救性考察,他寫的《泥人張》也是其中的一種行動。

  ***二***自由朗讀,

  1、 畫出不認識或讀不準的字,查字典注音。放聲朗讀。

  2、 出示投影,檢查字詞。

  給幾個字注音:闊綽 撂 怵 摳 戳 ***蠻***橫

  3、指名朗讀,師糾正。

  ***三***再讀課文,複述故事情節

  問題設計:

  1、本文讀來充滿風趣,有些單口相聲的味道。相信同學們都預習過了,文章主要寫了那兩個人之間的故事。***泥人張和海張五之間的交鋒***

  2、那麼,下面我們帶著一個問題“請以泥人張和海張五之間的交鋒為中心”自由朗讀文章。簡要的複述故事的情節。***板書:海張五 泥人張***

  ***海張五挑釁泥人張----泥人張捏泥像還擊----海張五出口譏諷----泥人張賤賣海張五***

  ***四***巧妙的情節安排

  問題設計:

  1、 首先是面對“海張五”的侮辱,“泥人張”漠不作聲,他會怎麼樣呢?一般人會怎樣呢?

  2、只見他從鞋底摳出一塊泥巴,飛快的捏出“滿臉狂氣”的海張五,但海張五並不服,道一句“賤賣都沒人要”。故事並沒有結束,“泥人張”又會怎樣呢?沒想到第二天街市上一排排地擺著泥人“海張五”,還旁批“賤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時,不得不佩服“泥人張”的智慧。

  提問:你對故事的情節安排有什麼看法?***故事的情節安排有什麼特點?***

  [生動、吸引人,懸念迭出,一波三折,待看到結尾時,不得不使人眼前一亮,脫口稱絕]

  ***五***分析“泥人張”奇人之“奇”,把握人物形象

  1、把握了文章的情節結構後,對文章的內容有了初步的認識,那麼,你認為奇人“泥人張”“奇”在什麼地方?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技藝高超、有智慧、有個性]

  ***1***找出文中描寫泥人張技藝高超的句子讀一讀。並分析這些句子在描述方式上有什麼不同?

  ***正面描寫、側面烘托,兩者的有機結合,突出了泥人張技藝的高超,也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2***文中除了描寫泥人張的高超的技藝外,他的“奇特”還表現在什麼地方?

  ***他的智慧,從他與海張五的較量上,他的“奇特”還表現在他的沉穩,幹練,鎮定自若,面對無端侮辱,他後發制人,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予以還擊,一招致勝。***個性內斂、不畏強權,敢於鬥爭***讓人們在佩服他手藝的同時,更佩服他的智慧。***

  ***3***文中對海張五的描寫也十分精彩,用了什麼描寫方法?***外貌、語言***從文中找出描寫海張五的句子,分析一下他的形象?

  ***愛擺臭架子,且蠻橫無理,故意挑釁,粗俗,完全一個活脫脫的地痞形象。***

  ***六***品味文章的語言

  1、本文的語言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A、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天津風味***,幽默傳神。

  ***架式挺牛、撂高的、怵、賽、砍過去等汲取了方言中的精華。***

  B、品味文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1、作者說泥人張的手藝“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能否改成“泥人張技藝高超,眾人不能相比”。

  ***原句用了誇張的手法,突出泥人張的技藝超凡絕倫,遠遠超出同仁中人,如果換成“泥人張技藝高超,眾人不能相比”就過於平淡,缺乏表現力,運用強烈的誇張後,就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較好的表達效果。***

  2、 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的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這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土上全找回來了。你怎樣理解這句中“不停的找樂子”中的“找”?試著將它換成“尋”字,看看錶達效果有什麼不同?

  ***“找”體現出無端挑釁,無賴的醜臺態;“尋”字沒有這種表達效果,“找”字還與後面的句子中的“找”字相得益彰,還體現泥人張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機智***

  歸納:賞析句子的方法一般從:修辭的角度、具有表現力的詞語,具有地方色彩……入手。

  3、學習賞析上面句子的方法自主賞析

  ***1***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櫃檯結帳。

  ***抓住“戳”字***

  ***2***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下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

  ***抓住“摳”、瞅“來分析***

  4、補充:

  A、胖女人發怒了,短短的脖子猛然伸長了,陷在肉裡的小眼睛居然瞪了出來,叉著腰,跺著腳,唾沫星子亂飛。

  ***抓住“短短“、”瞪“、“叉”、“跺”等詞語***

  B、何滿子是奶奶的心尖子,肺葉子,眼珠子,命根子。

  ***從修辭、地方色彩等角度***

  ***七***探究課文

  1、文中的“坐在那兒,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的人。”這句話給了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藝術、創作來源於對生活的觀察感悟***

  2、文中天慶館裡的夥計,對泥人張的到來無動於衷,對“海張五”則是巴結權貴,諂媚之極。可是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仔細揣摩這句話,討論作者對待手藝和手藝人的態度是怎樣的?他的觀點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中能行得通嗎?

  ***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主張”自食其力“求生存的人生態度,欽佩、讚賞之情溢於言表。手藝人不搞歪們邪道,靠勞動吃飯行道正,站得直。

  但是,在如今的商品經濟社會裡,這個觀點未必都行得通,“適者生存,不進則退”,就生存而言還是要講究技巧性,當然要在不喪失人格尊嚴的前提下,如今的社會,我們做事、做人除了靠真才實學外,還要講求與別人合作、溝通。***

  ***八***課堂小結

  《泥人張》奇絕!妙絕!奇在人物,妙在情節、語言。個性奇特的泥人張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津味十足、本色樸素而又幽默傳神的語言更是餘音繞樑,歷久不絕。讀這樣的作品,如夏日飲冰茶,爽口又爽心。

  《泥人張》課文閱讀推薦: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泥人張大名叫張明山。咸豐年間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東北城角的戲院大觀樓,一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兒,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的人。去大觀樓要看戲臺上的各種角色,去天慶館要看人世間的各種角色。這後一種的樣兒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個人坐在天慶館裡飲酒,一邊留神四下裡吃客們的模樣。這當兒,打外邊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得闊綽,大腦袋,中溜個子,挺著肚子,架式挺牛,橫衝直撞往裡走。站在迎門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趕緊吆喝著:“益照臨的張五爺可是稀客,貴客,張五爺這兒總共三位——裡邊請!”

  一聽這喊話,吃飯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這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當下,城裡城外氣最衝的要算這位靠著販鹽賺下金山的張錦文。他當年由於為盛京將軍海仁賣過命,被海大人收為義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張五”一稱。但人家當面叫他張五爺,背後叫他海張五。天津衛是做買賣的地界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

  可是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故此,泥人張只管飲酒,吃菜,西瞧東看,全然沒有把海張五當個人物。

  但是不會兒,就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他來。有個細嗓門的說:“人家臺下一邊看戲一邊手在袖子裡捏泥人。捏完拿出來一瞧,臺上的嘛樣,他捏的嘛樣。”跟著就是海張五的大粗嗓門說:“在哪兒捏?在袖子裡捏?在褲襠裡捏吧!”隨後一陣笑,拿泥人張找樂子。

  這些話天慶館裡的人全都聽見了。人們等著瞧藝高膽大的泥人張怎麼“回報”海張五。一個泥團兒砍過去?

  只見人家泥人張聽賽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截,起身去櫃檯結賬。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裡。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足有一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

  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塊樂。

  三天後,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兒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