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探析論文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幼兒時期是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機,所需要的時間短,而且產生的效果比較好。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探析》

  [摘要]良好的行為習慣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幼兒時期是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機,所需要的時間短,而且產生的效果比較好。本文就幼兒時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進行簡單探討。

  [關鍵詞]幼兒 行為習慣 養成

  一、行為習慣的含義

  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國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教授認為,習慣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種動作的需要或傾向。例如,兒童養成在飯前、便後或遊戲後一定要洗手的習慣後,完成這種動作已成為他們的需要。他同時指出,習慣形成是指長期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方式。習慣形成是學習的結果,也是條件反射的建立、鞏固並臻至自動化的結果。

  二、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在知識快速更新的時代,幼兒教育的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斷地更新。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人們越來越重視幼兒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而不只是單純地開發兒童的智力和能力。這說明,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漸為人所知。

  首先,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幼兒身心健康、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幼兒階段是品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該時期,幼兒在園內的一日生活體現最多的就是各種習慣,如衛生習慣、生活習慣等。因此培養良好習慣就成為促進幼兒良好品格形成的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習慣是品格培養的重要途徑。

  其次,幼兒階段是好習慣養成與壞習慣改掉的關鍵時期。習慣具有永續性,對人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好習慣將使幼兒終身受益;壞習慣若養成,很難改掉。幸運的是,幼兒時期若形成了壞習慣,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改掉的可能性比較大,所花費的時間不是很多。有研究表明,若孩子超過12歲,所養成的壞習慣改掉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幼兒時期是養成好習慣和改掉壞習慣的關鍵時期。

  再次,習慣養成教育利於幼兒適宜社會生存和發展。社會是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的,縱觀國際國內各個歷史時期,凡是有重大社會貢獻的人,都具有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因此,從小培養幼兒園的良好生活習慣是十分必要的。

  三、 行為習慣養成的方法

  關於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不同時期的相關的工作者都進行過較多的討論。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一些教育方法也隨之進步,下面筆者將結合工作經驗,探討目前應用較多的培養幼兒園行為習慣的方法。

  ***一***良好習慣的規格建立或評價的主體由教師轉變為幼師或者幼兒

  以往,教師對班級幼兒統一的要求較多,個體服從於集體。現在則是教師和幼兒共同建立規則,這樣,幼兒遵守規則有了更多的主動性。

  比如,上廁所後,教師要求幼兒洗手,然後教師檢查督促。但是有些幼兒會忽視或應付。如班裡的劉磊小朋友每次洗手要麼就碰一下水,要麼就直接不洗手。在經過老師多次提醒之後仍然沒有形成自覺的意識。那麼被動的服從不能幫助幼兒解決講衛生的好習慣。於是,教師換了一種方式,老師故意把手弄得髒兮兮的,然後去洗手池洗手,讓幼兒觀察老師洗手的前後變化。如果不洗手,髒兮兮的黑乎乎的細菌,跑哪裡去了,是不是都吃到嘴巴里去了?這個問題要特意問不認真洗手的小朋友,讓幼兒意識到沒有認真洗手會產生多麼嚴重的後果。然後教師再強化認真洗手的習慣。

  這個小小的教育過程,使幼兒們養成了認真洗手的好習慣。可見,幼兒對於日常習慣養成有自己的想法,個別幼兒不瞭解好習慣養成的原因,或是不清楚好習慣養成的好處。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將自己置於規則之中,成為評價的主體,幼兒更容易產生同感,形成好習慣。

  ***二***良好的行為習慣內容由體現主觀性轉變為人文化

  一些好習慣的養成,不是簡單的說教就可以達到目的的。舉個例子,對於亂扔垃圾的問題,不管教師怎麼強調,可仍有些幼兒還是我行我素,不是把垃圾扔在座位下,就是把垃圾扔到桶外。考慮到孩子願意聽故事,於是教師將不亂丟垃圾的習慣編進故事《垃圾回家》裡。在教師極豐富的表情配合誇張動作的表演講述下,孩子們聽得非常認真,聽完後全都低下頭看自己的位置,隨後教室的每個角落都變得乾乾淨淨。將行為習慣融於生活,用幼兒易於接受的語言講述生動的故事,在愉快的心境下幫助幼兒養成好習慣。

  ***三***以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核心,構建家園共育的內容和方式

  家園共育是對家園雙方的共同要求。幼兒教育不是單一在幼兒園完成的,需要教師和家長共同配合,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實質是行為習慣的養成。比如,教師發現幼兒的壞習慣,在家長的配合下,就會把這個壞習慣改掉,以好習慣替代壞習慣。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家長不斷地學習和進步,提高個人素質。這方面建議成立家長學校。基本上每個行業入職前,都有職業培訓,而家長這個職業卻沒有。但是家長這個職業非常重要,培養的是一個合格優秀的人才。所以,幫助家長建立教育理念,提升家長的育兒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總之,幼兒階段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會使幼兒終身受益。在瞭解行為習慣的含義及重要性之後,教師可採取良好的方法,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參考文獻】

  [1]李俊麗,劉鵬飛.淺析幼兒行為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4***36***.

  [2]張琪.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方法[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01***.

  [3]劉志敏.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教育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J].考試周刊,2013***8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