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王府遺址

  六盤山東麓的開城,是成吉思汗、憲宗蒙哥、世祖忽必烈共同苦心經營的一塊黃土地,也是安西王府的所在地。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介紹的相關資訊,歡迎大家閱讀!

  介紹

  位於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南15公里的開城鄉境內,安西王府面積2.86平方公里***東自銀平公路西側,西至妥家山村,南自黑刺溝村,北至羅家山村***,安西王府是2001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7個部分組成,一是王相府,為王府行政區;二是王相官邸,為王相住宅區;三是安西王官邸、花園、養魚池;四是窯址;五是街道、平民區;六是王府官員住宅區;七是墓葬區。經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考古系考古專家的發掘與研究,對其重要的考古地位和歷史價值給予了肯定,認為“開城是一處儲存基本完好的元代文物寶藏”。

  安西王府的建築規模十分巨集大。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考察開城遺址時,地表層還有裸露的黃、綠、白三種琉璃建築碎片,尤以綠釉、黃釉琉璃瓦為數最多,還有黃釉龍紋圓瓦。在中國封建社會裡,龍是皇帝的象徵,只有皇帝的宮殿才能用黃釉琉璃瓦並飾以龍的圖形。

  這說明這裡曾經有行宮建築。西安王府的宮殿府庫豪華壯麗,又有花園、養魚池等供安西王及其王妃遊玩的場所。可惜這些建築都毀於一場地震。大德十年***1306年***八月壬寅,“開城地震,壞王宮及官民廬舍,壓死故秦王妃也裡完等五千餘人”。從壓死的人數看,當時的宮邸、房屋建築面積是很龐大。

  歷史

  據《元史》記載,1227年,成吉思汗滅夏時在六盤山避暑駐兵,閏5月病死六盤山。1253年,忽必烈徵雲南時屯兵六盤山。“至元九年十月,忽必烈‘封皇子忙哥刺為安西王,賜親兆為封地,駐兵六盤山’,‘以鎮守秦、蜀’”。元軍1279年攻佔四川,完成統一後,開城府統治河西、吐蕃、四川、陝西,節制西部,成為西部地區的軍政重鎮。1280年,安西王忙哥刺病死後,忽必烈封阿難答繼承安西王王位。1287年,阿難答因皇權鬥爭失利被罷免王位、收取秦王印,安西王府輝煌的歷史由此結束。1306年,開城路地震,安西王府在地震中被夷為平地,安西王府5000餘人遇難,王宮全面毀滅。

  考古發現

  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國家文物局立項的元代考古勘探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經初步推測發現,原宮殿建築等級規格具有皇家氣派,輝煌不凡。

  元代位於寧夏固原市區南18公里的黃土山塬地帶。安西王府是元世祖忽必烈三子安西王忙哥剌在“六盤者”的避暑府邸,毀於成宗大德十年***1306***開成路大地震。元初固原六盤山開城的政治、軍事地位異常重要。2001年,開城“六盤”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遺址範圍南北長約3500米,東西寬約500至1000米。

  負責此次考古勘探工作的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餘軍介紹說,安西王府宮城內夯土基址的佈局及其周圍的建築遺物,符合元代宮殿的建築形式,即講究對稱和裝飾。尤其是夯土基址範圍地面上散落著色彩絢麗的琉璃飾件及石刻品,這一方面反映了原建築的輝煌壯觀,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原建築不凡的等級規格和皇家氣派。此次考古勘探對元代城池規制等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投資保護

  作為絲綢之路寧夏段的世界文化遺產專案申報點之一,元代已得到政府投資保護。

  出寧夏固原城向開城鎮方向行駛,在20公里左右處有一界碑,上書“安西王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字樣。荒山、零星的農戶、大片的農田,眼前的一切如此寂寥。

  元初這一地區的政治、軍事地位異常重要。安西王府是元世祖忽必烈三子安西王忙哥剌的避暑府邸,毀於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開成路大地震。

  2001年,開城安西王府 遺址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整個遺址範圍南北長約3500米,東西寬約500至1000米。

  2003年和2005年,經寧夏回族自治區考古所同意,被初次鑽探,探明瞭整個宮殿的佈局。2009年10月,作為絲綢之路寧夏段的4個申報點之一,有關部門將安西王府周邊圍欄保護,並修建了道路。聘請了文物保護員日夜守護。

  固原市原州區文管所胡永祥說,安西王府的精彩全在地下,有朝一日,它的精華將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