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腳後跟疼的原因有什麼

  很多女性在坐月子的時候因為沒有養好會出現腳後跟疼的這種情況,很多人認為這是因為坐月子的期間受風所導致的,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產後腳後跟疼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產後腳後跟疼的原因

  1、氣滯血瘀型:各種原因導致區域性血行緩慢、瘀血阻滯,脈絡被阻,則氣血執行不暢而痛,且痛有定處,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2、寒凝血瘀型:氣血執行緩慢,復感寒邪,寒主凝滯、主收引,致使經絡被阻、氣血凝滯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熱怕涼。

  3、肝腎虧虛型:肝腎及其分支別絡繞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腎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體,肝腎不足,精血虧虛,經脈失充,則筋失所養,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時跟部痠痛、隱痛、乏力,疼痛喜按,觸之痛減。

  產後腳後跟疼的治療

  ***1***瘦豬肉1片,置燒酒中煮熱,貼痛處。

  ***2***高粱根數個,鴨蛋2個煮湯,濾去渣,加白糖調服。***摘自:求醫問藥網

  ***3***川紅花30克,用水酒1碗煎湯,1日服2次。

  ***4***鮮生薑500克,紅糖250克。生薑爛成姜泥,紅糖用水溶化,與生薑泥調勻,用小火熬成羹,每天早、中、晚各服一湯匙,連服數天。

  在我們的腳底有一條韌帶,從腳掌的前端一直連到跟骨,一走路就會前後拉伸,時間一長,韌帶和骨骼結合的地方就容易發炎,也就是常說的跟骨骨刺。疼起來會覺得有一根刺紮在裡面。其實,它就是一種韌帶發炎,不需要手術,按摩就能治。另外,體重也和後跟疼有一定關係,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鞋子也是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一旦鞋子偷工減料,不能有效支撐足弓,力量集中在腳掌某一部分,就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病。

  緩解腳後跟疼痛有三個方法,一是每天睡前洗腳後以點揉整個足跟底部10分鐘。二是腳趾後扳,腳底出現一條筋,從下往上按壓這根筋,一隻手用力按壓隆起的腳筋,一隻手同時向後扳腳趾,骨刺部位如果感覺疼痛是正常的。三是平日選擇厚底、鞋墊軟一些的鞋子,最好後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