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瓷器收藏拍賣方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古瓷器收藏隊伍迅速壯大。那麼您知道古代瓷器的收藏拍賣方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瓷器的紋飾及瓷器的款識,古瓷器畫法和刻法都是自然而流暢,新的瓷器那怕筆法再熟練,也難免呆板生硬,仿字也很難仿得神似,古瓷器青花款都是深沉於釉的下面,新瓷器青花款則似浮在釉上面。

  瓷器的釉由於長時間受空氣和塵垢的侵蝕,再加上氣溫變化,釉面分子的走失,釉的表面開片會比較緊密,而新瓷器開片會有崩裂狀。古瓷器因為年代久了,瓷器釉面光澤會深厚而且溫潤,光是由內而發出來的,比較自然,新瓷器光就會很浮了。

  古瓷器的彩繪,顏色沉著含蓄,彩與瓷器的胎的接得非常自然,新瓷器會過於鮮豔。

  古瓷器因為原料的特殊性而顯出不一樣的顏色,就是仿品也不能及的。像龍泉瓷器胎體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再加上製作工藝的不一樣,使古瓷器的足部邊緣呈現鐵紅色,我們叫“二次氧化”。

  古瓷器的金色,時間久了會因磨損變色,或者只留下痕跡,假瓷器的金色鮮豔、沒有那麼容易剝落。古瓷上後添金色,認真觀察會有原來剝落的金色的痕跡。1840年以前的瓷器,金色一般用金粉描畫會比較深沉,1840年以後,仿造的古瓷器金色是用金水描畫,光澤度會比較鮮豔。

  古代燒的精品瓷器是給皇上用的東西,做得差是要砍頭的,所以工匠都會用心製作,因為柴窯的溫度很難控制,成品率非常低,在這種低成品的前提下,而且差品都是要廢掉的。

  古代瓷器收藏拍賣技巧

  第一要“古”

  古瓷、古董貴在一個“古”字。古瓷器屬於傳統收藏,或稱古玩***現代收藏稱現玩***、古董。遠古的器物是歷史文物,加之瓷器的儲存不如金玉、銅石等物容易,越古老越少,越古老越貴。改革開放以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和荒山野嶺的開發利用,使不少古瓷器出土重見天日,這便為古瓷寶庫增添了不少瑰寶,也為收藏者提供了機會。

  第二要“稀”

  物以稀為貴。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貴,尤其是御用汝瓷。據有關資料統計,從北宋晚期至今傳世的御用汝瓷總數不超過百件,且分別珍藏於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其他地區、國家博物館和少數收藏家

  第三要“俏”

  要注重收藏市場需求量大、行情看漲的古瓷。這種“俏”貨價格攀升潛力大。約10年前,清三代官窯瓷器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才幾千、幾萬元。由於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大,現在的官窯瓷器成交價已達幾十萬、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了。另外,國內古瓷的拍賣價近年來雖然不斷升高,但與國際拍賣價相比還是較低的,後者往往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因此,古瓷的市場前景被看好,升值潛力仍較大。如北京中嘉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6年秋季北京拍賣會上,一件元代青花五龍罐估價為300萬元至500萬

  第四要“美”

  在宋代五大名窯中,只有定窯燒製白瓷,而汝、官、哥、鈞都是以青釉取勝。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貴,倒不僅僅在於其如雪似銀的胎釉,而在於它精美的劃花、刻花和印花的紋飾。而汝瓷的精美,可謂宋代瓷藝百花苑中一朵奇葩。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聞名,雖然在民間有一定的藏量,但價格也都不菲。如北京中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7年迎春大型拍賣會上,一個元代青花“雲龍紋玉壺春瓶”以88萬元人民幣成交。

  瓷器收藏一定要心態好,如果把收藏作為一項投資或投機的生意,那還不如將錢投入股市和金市。收藏是個累積的過程,而樂趣就在這真真假假當中體現出來。加上對文化的認知,才能由心感悟到收藏所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