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的茶祖的介紹

  日本與中國的茶道的交流在十二世紀時候已經很流行了,日本的茶祖在雙方的茶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日本茶祖是誰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村田珠光***1423-1502***,被後世稱為茶道的“開山之祖”。生於奈良,幼年在淨土宗寺院出家,因為違反寺規被轟了出來,此時,日本禪宗的重要人物,大名鼎鼎的“聰明的一休”—“瘋僧”一休宗純,正在京都的大德寺掛單,珠光聞名前去拜師參禪,這是茶道形成史上一個重要事件。

  室町末期,相對於上面各種由皇室、貴族、武士、僧侶、富人壟斷的主流的茶活動,由平民百姓組織的飲茶會“雲腳茶會”也開始出現,在這些初期的平民茶會中,奈良的“淋汗茶會”是非常聞名的,它採取的草廬式建築後來成為茶道建築的典範。

  珠光身為奈良流的代表人物,又是柰良茶會的名人,從一休那裡吸取了禪宗的精華後,馬上開始用禪來改造自己的茶事活動,他將圓悟克勤的墨跡必恭必敬的掛在茶室壁龕中,那是茶室最為顯著的位置,每個來參加茶事的客人都要先向圓悟的手跡行禮。從此這副墨跡不僅是禪門重寶,而且也成為茶道至高的聖物。***它是珠光將禪宗與茶道相結合的見證。茶與禪的結合,是茶道形成的一大要害,從此,茶事活動有了深邃的思想內涵。珠光以後的歷代茶人,幾乎都參禪,而茶道也被認為是“在家禪”的一種,有“茶禪一味”***或“茶禪一如”***之說。

  珠光開創的“草菴茶”乃是後世茶道的出發點。在他的晚年,經將軍義政的文化侍從能阿彌的介紹,成為將軍義政的茶道師範,在充分了解了東山“書院茶”並有機會接觸到義政蒐集的大量藝術文物珍品***“東山御物”***後,他的茶道思想有了進一步的飛躍,平民奈良流“草菴茶”與貴族“書院茶”的結合,完成了由茶文化到茶道昇華的最為重要的一步。

  茶的民間化、茶與禪的結合、貴族茶與民間茶的結合,是茶道形成的三大要害性工作,通過村田珠光的一生實踐,機緣巧合的得以完成,這不能不說是茶道的幸運。

  日本茶道的歷史介紹

  十二世紀時,中日雖未有正式邦交,但民間已經貿易頻繁,商人、僧侶的往來甚為活躍,日僧赴中國學禪返國弘揚者為數甚多。榮西禪師初學顯密二教於比叡山,尤擅長於臺密,為葉上流的創祖。榮西為研究禪法,兩度入宋,參謁天台山萬年寺虛庵懷敞禪師,承襲臨濟宗黃龍派的法脈,而後發展成日本禪宗的主流

  日本禪宗雖早於奈良時代即開始流傳,但並不興盛,真正獨立成宗,造成廣大影響者,首推榮西禪師所開創的臨濟宗。榮西禪師自宋歸國後即全力倡弘禪法,在他不斷推展下,禪宗呈現朝氣蓬勃的景象,其後又陸續有宋、元高僧來到日本,使臨濟宗愈見興隆,故榮西禪師被尊為日本臨濟禪門祖師。

  雖早在奈良朝時期日本已將茶引入,但並不盛行。由於榮西由宋攜回茶種,種植於筑前背振山及博多聖福寺,又贈送高辨三粒種子栽植於母尾,不久分植於宇治,為宇治茶園之始,漸漸地使茶更廣泛種植,榮西因此被尊為“日本的茶祖”。

  宋朝時期禪法已甚流行,而茶具有遣困、消食、快意等功效,故禪林逐漸有吃茶的風氣;吃茶的禮儀、行法更成為禪門中重要的一環,於是有「茶禪一味」的說法。榮西將宋朝禪院的茶風引進日本,歸國後首度於鎌倉壽福寺、博多聖福寺、京都建仁寺等寺院,設立每日修行中吃茶的風習。

  建曆元年***公元一二一一年***,榮西撰《吃茶養生記》一書,

  鎌倉時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處於歷史轉折點的劃時代人物榮西撰寫了日本第一部茶書——《吃茶養身記》。為其晚年最後的著作。建保二年***公元一二一五***,榮西獻上二月茶,治癒了源實朝將軍的熱病,自此,茶風更為盛行。

  榮西兩度入宋,第二次入宋,在宋四年零四個月,1191年回國。榮西得禪宗臨濟宗黃龍派單傳心印,他不僅潛心鑽研禪學,而且親身體驗了宋朝的飲茶文化及其功效。榮西回國時,在他登陸的第一站——九州平戶島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榮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種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出現了名為“石上苑”的茶園。他還在九州的聖福寺種了茶。榮西還送給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明惠將其種植在寺旁。那裡的自然條件十分有利於茶的生長,所產茶的味道純正,由此被後人珍重,人們將拇尾高山茶稱作“本茶”,將這之外的茶稱為“非茶”。

  榮西回國的第二年,日本第一個幕府政權——鎌倉幕府成立。掌握最高權力的不再是天皇,而是武士集團首領——源氏。政治的中心,也由京都轉移到鎌倉。建保二年***公元1214年***,幕府將軍源實朝醉酒,榮西為之獻茶一盞,並另獻一本譽茶德之書《吃茶養生記》。《吃茶養生記》分上下兩卷,用漢文寫成,開篇便寫道:“茶也,末代養生之仙藥,人倫延齡之妙術也”。榮西根據自己在中國的體驗和見聞,記敘了當時的末茶點飲法。由於此書的問世,日本的飲茶文化不斷普及擴大,導致三百年後日本茶道的成立。榮西既是日本的禪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自榮西渡宋回國再次輸入中國茶、茶具和點茶法,茶又風靡了僧界、貴族、武士階級而及於平民。茶園不斷擴充,名產地不斷增加。

  榮西之後,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分為兩大系統,一是禪宗系流,一是律宗系流。禪宗系統包括榮西及其後的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律宗系統則有西大寺的叡尊、極樂寺的忍性。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並且是由寺院普及到民間,這是鎌倉時代茶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