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老子哲學思想的認識

  老子是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是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那麼你對這位歷史人物的哲學思想有哪些瞭解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萬別錯過了這篇文章哦!

  哲學思想

  老子試圖建立一個囊括宇宙萬物的理論。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遵循這樣的規律***道***:

  事物本身的內部不是單一的、靜止的,而是相對複雜和變化的。事物本身即是陰陽的統一體。

  相互對立的事物會互相轉化,即是陰陽轉化。

  方法***德***來源於事物的規律***道***。

  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以“無為”為目的,而是以“有為”為目的。因為根據之前提到的“道”,“無為”會轉化為“有為”。

  這種思想的高明之處在於,雖然主觀上不以取得利益為目的,客觀上卻可以更好地實現利益。

  從“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見於下文老子故事孔子問禮第4段***可見:

  老子所說的“自然”不是類似於神的概念,萬物的規律***道***由自然來指定,即是“道法自然”。有人誤解了此處自然的意思。

  應當注意到:

  事實上,人活著猶如宇宙之存在,沒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

  因此,非理性地選擇某個***些***目標成為唯一的選擇。

  老子是站在道這個無窮高的位置來看問題。

  因此,老子只說了“方法”,但沒有指出“目的”。

  這給我們一個啟示:人何必為刻意達到目的而痛苦不堪。無為,逍遙亦是一種為人處世之道。

  關於老子的宇宙觀,根據之前的道,“無”與“有”***萬物存在即是“有”***會相互轉化。因此老子認為宇宙萬物來自虛無,也走向虛無。

  人物介紹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讀:dān***,一字或曰諡伯陽。華夏族,出生於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逝世於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

  20世紀80年代,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譯成外國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是《聖經》,其次就是《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後世的莊子並稱老莊。

  老子譽有東方三大聖人之首,美國《紐約時報》評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數次向老子問禮、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稱。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稱為“太上老君”。

  經典名言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4***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6***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7***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8***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10***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11***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3***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4***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5***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