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文化知識有哪些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同時也養育了其相應的文化!所以,下面小編整理了藏族文化知識以供大家閱讀。

  藏族文化知識

  1、 水磨糌粑:產於甘孜縣,遠近馳名,製作程式與糌粑不同。先將青稞“淘洗淨”,用沸水燙之,趁熱納入氈袋中封閉,四周煨以毛氈,使其發酵,至翌日隨炒隨取,熱氣騰騰、芳香撲鼻,炒畢裝入皮袋,放入卵石,挫去面之皮。“成品白色,極細,***極香,回味帶甜”***《巴蜀民族風情》***。

  2、安多面片:“安多”是藏語,這種麵食具有民族特色,是用普通麵粉加溫水揉成麵糰,將面切成13 cm長的厚塊,擺整齊。表面塗上少許油,再用淨溼布蓋上待用。煮麵片的湯很講究,用羊肉切成2 cm小方塊,加蔥粒倒入鍋中爆炒,加鹽和水澱粉成肉湯,將準備好的面取一條在案板上壓成扁長形,然後慢慢的抻,抻得長長地繞在左手腕上,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掐一端,用右手一小塊一小塊地拉斷往肉湯裡丟……一碗熱騰騰,香噴噴又辣又酸的面片就起鍋了。

  人蔘果

  3、人蔘果:《彝藥志》雲:“人蔘果”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氣壯陽之功。人蔘果又叫“錯瑪”,是一種塊根草木植物,其根肥大,是將晒乾磨粉與川米煮粥食,或加入面中做成點心蒸吃,藏語稱之為“麻姑”,每逢客人來臨,將“人蔘果粉”放上白糖,衝入新鮮裂變化了的酥油,敬獻給客人。

  藏族文化常識

  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後磨製而成的炒麵,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磚茶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長筒內,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衝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釀製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歡,食物多用肉食和奶製品,不少人愛吃風乾的牛羊肉。

  藏族的飲食文化習俗

  最常見的是從牛、羊奶中提煉的酥油,除飯菜都用酥油外,還大量用於製作酥油茶。酸奶、乳酪、奶疙瘩和奶渣等也是經常製作的奶製品,作為小吃或其他食品搭配食用。

  在藏族民間,無論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當作必須的飲料,此外也飲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製。茯茶巾含有維生素和茶鹼,可以補充由於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維生素不足,幫助消化。藏族普遍喜歡飲用青稞製成的青稞酒。在節日或喜慶的日子尤甚。

  藏族的炊餐灶具自成一體。在藏族地區,家家都備有酥油茶筒、奶茶壺。大部分地區的藏族都以幹牛糞為燃料,以鐵三角架為灶。雲南藏族茶具、酒具、餐具喜用銅製。其他地區的藏族喜用木碗並漆上紅、黃、橙色的油漆。比較講究的還要在碗上包銀。牧區的藏族都要隨身配帶一把精製的藏刀,主要用來切割食物,還用於宰羊、剝皮、削帳房厥子等勞動,藏刀的製作歷史悠久,工藝精湛。

  典型食品: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血腸,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血為主要原料製成。乳酪,藏族傳統菜餚,用牛、羊奶發酵後製成。

的人

1.安徽的飲食文化特點 安徽的特色美食

2.蚌埠飲食文化 有關蚌埠的飲食文化

3.川菜飲食文化風俗有哪些

4.中國飲食文化禮儀常識有哪些

5.安徽有哪些春節習俗 安徽過新年的風俗活動

6.中國飲食禮儀文化常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