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理脾胃除溼的中藥方

       脾胃虛弱不能亂用藥,脾胃虛弱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胃氣虛、胃陰虛。下面小編準備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藥方1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朮、蔥頭各15克,豬肚1個,食鹽適量。將豬肚洗淨,再把藥料拌適量鹽,填人豬胃中,放人砂鍋,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至豬肚爛熟,空腹吃豬肚,飲湯,每次1小碗,1日2--3次。

  本方溫中健脾,適用於虛寒所致的胃疼。

  藥方2

  雞內金,白糖各適量。將雞內金焙乾研末,與白糖調服,日3次,每次1--2克。

  本方消食健脾,適用於胃脘部脹滿疼痛。

  藥方3

  檳榔200克,陳皮,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鹽100克。諸味同置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煎熬至藥液乾涸,停火持冷將檳榔用刀剝成黃豆大小的碎塊,飯後口含少許。

  本方適用於食積胃疼。

  藥方4

  代赭石、橘紅、白茯苓、炒竹茹、旋夏花、瓜蔞、左金丸、金鈴於、法半夏、炒薤白、生薑、金石斛各50克。水煎服,1日1劑,分2次服。

  本方為杭州名醫王香巖方,適用於胃脘疼痛又嘔吐酸水。

  藥方5

  百合、丹蔘各30克,烏藥、高良薑、制香附各9克,檀香10克,砂仁3克。水煎服,每日1劑,1日1次。

  本方為著名中醫焦樹德方,功能理氣散寒,溫中和胃,適用於胃脘痛。

  藥方6

  鮮豌豆400克,泡青菜150克,豬瘦肉100克,胡椒麵1.5克,精鹽5克,味精1克,鮮湯1000克。將泡青菜切成細絲,豬瘦肉亦切成絲,再用清水150克浸泡在碗內,鮮嫩豌豆入沸水鍋內焊至軟熟,再將炒鍋置旺火上,放人鮮湯、泡青菜、豌豆、精鹽燒沸,撈於湯碗內,最後把肉絲連同清水—起倒人鍋內燒沸,摘淨浮沫後,加入醬油、胡椒麵、味精,倒在碗內即成。每於飯前後飲此湯1小碗。

  本方適用於胃陰不足所致的胃脘痛。

  藥方7

  胡椒15克,肉桂9克,白朮、蔥頭各15克,豬肚1個,食鹽適量。

  將豬肚洗淨,再把藥料拌適量鹽,填人豬胃中,放入砂鍋,加適量的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至豬肚爛熟,空腹時吃豬肚,飲湯。每次一小碗,1日2--3次。

  本方適用於虛寒性胃痛。

  調理身體祕訣

  月經不調調理法

  女性如果平常工作比較忙,壓力比較大,經常出現月經不調,腰痠乏力,精神疲憊的話可以使用以下藥方來調理身體。可以到藥店買一些黨蔘、茯苓、白朮、生地、白芍、當歸和川芎,每種藥材都準備10g,然後加入400g水煎服,建議可以連續服用1個月,效果更理想。

  茯苓具有健脾,安神利尿的功效,有利於女性的身體更好的吸收其他的藥物與營養。而當歸則可以起到補氣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川芎也可以調理月經不調導致的頭痛等現象。白朮和生地則是一個潤燥一個滋陰,結合起來剛好可以平衡女性的氣血津液。

  脾胃調理法

  如果大家想要調理脾胃的話,可以使用以下藥方。可以到藥店買30克的黃芪、黨蔘和雲苓,15克的白朮和黃精以及9克的川芎。加水600毫升的水煎服,每天早晚服用一次。可以起到清肝鎮靜的作用。

  上火調理

  如果想要調理因為肝陰不足導致的上火,心煩等現象的話,可以使用10克的決明子,15克的蓮子心以及20克的夏枯草,加入400毫升的水煎服。

  陰虛體質調理

  陰虛體質的人,可以使用15克的銀柴胡和20克得沙蔘進行調理。要早上起床後,刷完牙可以先咀嚼10g沙蔘,剩下的就可以用來泡水喝。銀柴胡具有歸肝、胃經的作用。

  寧心安神調理

  想要調理寧心安神的話,可以使用10克的柏子仁和30克的酸棗,直接用來泡水喝。柏子仁可以起到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作用。酸棗則可以補肝膽、寧心收汗。

  健康排毒祛溼的方法

  薏米紅豆粥

  薏米、紅豆是清除體內溼氣的好食材,來一碗薏米紅豆湯,能起到健脾、祛溼、養血的作用。

  做法:取等量的薏米和紅豆,將紅豆浸泡三四個小時,再與薏米一起下鍋煮,上層的湯當水喝,下層的顆粒當飯吃。

  山藥番薯糖水

  山藥番薯都有祛溼的功效,而且口感軟糯,將二者結合,煮出的糖水爽滑甜潤、不失為一款祛溼養顏良方~

  做法:將山藥丁、番薯丁和洗淨的紅棗一起放入湯盅,並加入適量水。將湯盅放入蒸鍋,冷水起鍋,中高火蒸18分鐘。加入冰糖,繼續中高火蒸18分鐘,至冰糖溶化,攪勻即可食用。

  燕麥蘋果粥

  燕麥能滑腸通便,配合果蔬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排毒祛溼的作用。

  做法:將蒸熟的燕麥和蘋果、葡萄乾一起打成汁當作飲料喝。

  香拌馬齒莧

  馬齒莧有“天然抗生素”之稱,清熱解毒、利水祛溼。

  做法:馬齒莧焯水後撈出,控幹水分,放入鹽、雞精、蒜泥攪拌,最後加入涼拌醋,淋上芝麻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