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戰蔣介石所動用的兵力有多少

  中原大戰發生在1930年5月到11月。這是一場蔣介石對抗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人發動的軍閥混戰。那麼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中原大戰蔣介石所動用的兵力

  中原大戰發生的地區包括河南、山東和湖南等地,戰爭地域範圍很大,交戰雙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物力,其中中原大戰蔣介石所動用的兵力達到了70多萬,反蔣軍達到了80多萬。蔣介石在1929年之後,想建立一個專制統治的政府,經過多重手段,他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嫡系部隊。這樣就嚴重影響了其他軍閥集團的利息,其中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人不滿最大。

  1930年2月,閻錫山通電要求蔣介石下野,後來也得到了許多軍閥的支援,到蔣介石不同意。在同年4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集結了80多萬兵力聚集在中原地區,最後決定通過鬥爭的形式與蔣介石決戰,推翻南京國民政府。蔣介石也做了充分的準備,他調集了70多萬的兵力來應對戰爭。

  中原大戰蔣介石所動用的兵力不如反蔣兵力多,但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場戰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雙方各有損失與所得,但總的局勢對蔣介石政府不利。第二階段,閻錫山等人建立了與南京國民政府對質的國民政府,但是內部矛盾不斷,被蔣介石政府不斷打敗。第三階段蔣介石政府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中原大戰中的馮玉祥

  中原大戰是一場規模巨大的軍閥混戰。中原大戰馮玉祥是反蔣聯盟的重要一員,他與閻錫山等人組成了反蔣聯盟,想要推翻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但是最終馮玉祥戰敗,他的西北軍被全部瓦解,馮玉祥也退出了軍閥紛爭。

  中原大戰發生在1930年的5月到11月。在這之前,馮玉祥與蔣介石在1929年10月發生了第二次馮蔣戰爭。中原大戰對馮玉祥來說是一件很倉促的戰事。在第二次馮蔣戰爭中,馮玉祥因為自己部將的背叛和閻錫山的出賣而最終失敗。但是中原大戰馮玉祥沒有吸取閻錫山出賣自己的教訓,又一次與閻錫山合作。

  中原大戰在5月爆發後,反蔣聯盟指揮不統一的問題暴露無遺,除了馮玉祥心繫天下之外,其他軍閥都儲存實力,消極作戰,心中都想著爭奪地盤。在5月31日,馮玉祥的部隊偷襲攻打了蔣介石的歸德飛機場,得手後立馬撤退,這一次計劃非常成功。唯一不足的是,馮玉祥不知道蔣介石就在機場附近,而且身邊的護衛不多,他錯失了一次活捉蔣介石的機會。

  中原大戰馮玉祥最終戰敗了。在中原大戰後期,馮玉祥對蔣介石的幾次進攻都失敗了,閻錫山又一次出賣了他,而且手下的幾個將領也被蔣介石和張學良所收買,軍隊內部混亂不堪。最終馮玉祥的西北軍被全部瓦解,馮玉祥也失去了與蔣介石對抗的實力。

  中原大戰為什麼爆發

  85年前的中國,在華中華北地區,上演了一場舉世矚目的內戰,這是一場軍閥之間的戰爭,參戰人數近一百五十萬,傷亡人數達數十萬,戰爭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5億元,範圍波及22個省,給近千萬的國民帶來的巨大的傷害,這場戰爭被稱為“中原戰爭”。戰況如此慘烈,那麼中原大戰為什麼爆發呢?

  要知道中原大戰為什麼爆發就不得不提到1927年的張作霖的安國軍政府了,安國軍政府為張作霖組建,正式稱呼叫中華民國軍政府,但這個政府的組建,遭到全國各地大小軍閥的反對,其中,蔣介石,李宗仁,閻錫山和馮玉祥的勢力最為龐大,由於反對的勢力太過龐大,這個政府組建一年後就垮臺了。

  但是,垮臺後的中國政權被異軍突起的蔣介石組建的南京國民政府所篡奪,蔣介石想要獨裁統治中國,但遭到了馮玉祥,李宗仁和馮玉祥的強烈反對,1929年,李宗仁、張發奎,俞作柏等部打著“護黨救國”的口號,先後發動了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中國的戰爭,但奈何蔣介石的勢力太過龐大,使他們被逐一擊敗,唯有閻錫山的軍隊並未受到波及。

  而馮玉祥本與蔣介石交好,但奈何兩人政見不同,導致其分歧也越來越大,最後成為了兵戈相向的程度。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馮玉祥想同閻錫山合作,一同討伐蔣介石,但萬萬沒想到閻錫山是一個典型的投機者,非但沒有與他合作,反把他軟禁了起來。但馮玉祥並沒有就此罷休,在軟禁期間,暗中交代部下如何採取行動來說服閻錫山,在多次行動下,閻錫山終於同意聯馮抗蔣。隨後中原大戰便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