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關係

  茶文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早已超出了文化的範疇,融入到了普通百姓人家的日常生活。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在這個浮躁喧鬧的時代裡,現代人有著太多的誘惑。人們的心裡總是裝滿了慾望和追求,急功近利,騷動不安,難以停下腳步反觀一下自己的內心,喝茶能夠清洗人的內心,而享有清靜的生活方是內心深處幸福和安寧的真正源泉。當今的時代,是一個形形色色的誘惑增多和我執的思想浪潮甚亂的時代。能在誘惑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寧靜,能在平淡的生活中陶冶自己,是需要一種良好的清淨的心態的。因此,一個人能夠長期享用清淨,靜下心來喝杯茶,品賞甘味茶香,其樂無窮,滋潤心田的禪茶就必須有很高的品格修養,也是難得的福分。沒有清淨的人格,決沒有享用清淨的福分,更體會不到清淨的妙處。因為對於缺乏修為的人來說,過清淨的日子不是享福,而是“苦忍”,苦忍不住必定要生出很多煩惱來,佛教講“苦、集、滅、道”四諦以苦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茶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然而,人生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佛教講:“放下”,並不是枯木死灰,並不是逃避責任,缺乏承擔。而是枯木逢春,枯木生花。消除幻想以後,更要讓自己智慧的心,大愛的心活過來,去幫助大家服務大眾。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內心的牽掛。

  自古以來禪與茶便結下了不解之緣。佛教認為:茶有三德,即“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且不發。”有助提神醒腦、清心養性、參禪入定,這也許是佛教倡茶的原因之一。事實上在魏晉甚至更早的時候,茶葉就已成為我國僧道修行修煉時常用的飲料了。唐代《封氏聞見錄》記載 :“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伽,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

  飲茶與佛教的結合,極大的推動和促進了茶文化的發展,而有種種利生功用的茶葉漸漸成為僧人修行不可或缺的助道之物。唐代百丈禪師創《清規》,設叢林規矩,其中多處提到“茶”,如“茶鼓”***擊此鼓召集大眾飲茶說法***、“打茶”***參禪一炷香後供僧人飲茶稍事休息***、“奠茶”***供養佛菩薩***、“普茶”***請全寺僧眾飲茶***等,又有“茶頭”、“茶堂”、“施茶僧”等名目。所以說:佛教寺院中茶道與禪道確實是密不可分的事例。可見茶意可通禪的緣故,這就是茶禪的形成。

  禪,梵語禪那,譯為靜慮。靜,就是指內心的清淨安寧,是禪的本質內容。佛教在茶中溶進“清靜”思想,通過“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坐忘,滌除玄鑑。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佛教強調“常樂我靜”。人生有靜的修養就能明白一切事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自古以來僧人多愛茶、嗜茶,並以茶為修身靜慮之侶。我國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說法。鄭板橋有一副對聯寫得很妙:“從來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愛飲茶。”而“茶道”二字也首先由禪僧提出,他們把飲茶從技藝提高到精神的高度。

  在寺院崇尚飲茶、種茶的同時,將飲茶與佛學哲理、人生觀念融為一體,“茶佛不分家”、“茶禪一體”、“茶禪一味”由此產生。茶與佛有相通之道,均在主體感受,非深味而不可。飲茶需心平氣靜,講究井然有序地啜飲,以求環境與心境的寧靜、清淨、安逸。品茶是參禪的前奏,參禪是品茶的目的,茶中有禪,禪借茶悟,二位一體,水乳交融。茶禪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純和昇華。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茶聖陸羽就是用自己對五味人生的感悟,以茶入道,終於禪機感應,覺悟成聖。一部《茶經》將茶事上升為茶學茶道完成了物質與精神的和諧統一。可見入道處絕非只在空門,平常心是道,有了“自然”的心境便是得了禪之真諦。

  古德雲:“茶道的根本在於清心,這也是禪道的中心。”總之,自唐宋以來,禪提升了飲茶的品位與境界,茶滌除了人心靈的闇昧,有助於禪心的體悟,禪茶一味,才是茶道的精髓之所在。

  “禪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全靠自己去體會。因此:禪茶合一,能磨練自己的心性提升內心的涵養,達到更高的境界。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的品位去參悟。“禪茶一味”的意境對體悟人生有一定幫助。七碗受之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茶”您能從“禪”中聞到“茶”香,能從“茶”中品出“禪”味麼?

  在學佛中首先要有包容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包容“酸、甜、苦、辣”香味。喝茶品茶猶如禪茶一樣,能體悟人生的,酸甜苦辣香味,一切都能包容。“包容”則如彌勒佛一樣“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飲茶猶如品味人生一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參禪打坐就是在靜濾思考人生,通過品茶參禪,體悟人生、淨化心靈、啟迪智慧。

  好茶,不論遇到什麼人,都能釋放生命的滋味;不論處貴處賤、順遇或橫逆,都不改自己的香、自己的本色。朋友們,浮生若茶,喝一杯禪茶,但願您能體悟人生的真諦。

  茶文化對現代生活的意義

  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期,機遇與危機都是前所未見的,人類生存狀態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方面,新科技革命使人類擁有徵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積累了超過以往世紀總和的物質財富,展現出十分誘人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人的異化程度有增無減,現代文明創造的物質力量已達到可於瞬間毀滅人類的水平,這是“外在危機”;同時.現代文明形成的種種異己力量也在摧毀人的心靈,導致人的異化,“使人背離了他的真正目的”,“阻礙人的成長”,這是“內在危機”。於是,追求經濟增長、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三者協調共進的“可持續發展”,日漸成為世人的共識。人類的使命並不只是謀求在物質上掌握世界,從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意義上說,物質增長不是進步的目的,而只是未來進步的一個前提條件,通過這一手段的運用,使人類能夠在精神上掌握自身,達到精神與物質的和諧統一。

  茶道所蘊涵的超越、和諧、儉省等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力弘揚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就是“和諧”,就是謀求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維持新的平衡,協調發展,即指從那種根深蒂固的動物性的、重佔有的、片面的生存觀念提升到注重生存意義與生命質量,強調人、社會、自然全面協調發展因而具有自我反思、約束及調節機制與效應的屬人的生存觀念,求得各方面的和諧發展,步調一致,做到當前發展與未來發展相結合,當代人利益與後代人利益相結合,發展經濟與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相結合,使我們的子孫後代能持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同為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相輔相成。人既需激烈、昂奮、粗獷、豪放的陽剛之秉賦,也需平和、寂靜、清悠、素儉、精進的陰柔之素質,陰陽共濟,剛韌並存,乃有助健全人格之養成。酒性為陽,飲酒助豪情,茶性為陰,品茶添清雅。一俠一隱,一個熱烈,一個冷靜,故茶對人性的完善,有獨特價值。

  人們在功利生活中,難免產生浮躁庸惰、焦慮、內心衝突等消極心理,心靈復歸清靜、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目前,我國正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躍遷,又值經濟體制轉軌,人們對競爭的激烈、生活節奏的緊張和人際疏離已有深刻體驗,故人性復歸的衝動尤顯迫切。茶的儉淡、精清、恬靜、沖和的特質,與此種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故“茶道”內容,應反映現實社會處境下人們的心靈渴求,引導人們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為人生旅途的“綠色棲所”:茶香飄處,收斂奢欲,洗心滌煩,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倫和諧,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