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優秀讀後感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完整展示偉大中華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教科書。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人們常說:“一個人只有口才好了,才能做大事。”我也是這麼認為的。而在我讀了《中華上下五千年》中的故事之後,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讓我懂得了許多在語文書中學不到的知識,正如魯迅的名言所說: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我們必須博覽群書,《中華上下五千年》真的讓我明白許多。

  從“紙上談兵”這個典故中更讓我受益匪淺,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趙國有位軍事空談家,名叫趙括,他是名將趙奢的兒子,趙奢機智善勇,為趙國立下了大功,而趙括從少年時代起,就熟讀兵書,善談兵法,連父親也辯不過他,自認天下無敵,而他的父親卻覺得趙括把戰爭看得太輕,一定要壞事!果然不出趙奢所料,等他死後,趙國派遣氣聞名於諸侯的廉頗,駐守長平,面對強大的秦軍,廉頗採取防禦政策,兩軍在長平相持兩年,不分上下。但趙王聽信流言,讓趙括做,一到長平,就把廉頗的政策全部改變,結果趙國死傷無數。

  趙括只知道背誦軍書上的教條,空談軍事理論,而毫無實踐經驗,不懂隨機應變,結果長平一役就斷送了趙國45萬大軍,是趙國元氣大傷。這是一個多麼深刻的歷史教訓啊!從此,人們把那些只會空談理論的惡劣作風訴為“紙上談兵”。是啊,陸游的詩寫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確如此,書中學到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要深入透徹的理解必須親自實踐。

  《中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弘揚了傳統、振興了華夏之宗旨,它既能使廣大讀者瞭解中國古代各名著的全貌,又使讀者能夠直面古代文化精華,無疑這是一本易讀易懂的好書,它也成了我終生的良師益友,它也將成為你們的朋友。所謂是:欲之天下事,須讀古今書。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

   篇【2】

  正所謂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這個小書蟲前不久剛剛閱讀了《中國上下五千年》這本書。

  我國已經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這本書追隨歷史發展軌跡,觸控五千年文明脈搏,講述了我國五千年的巨大變化……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一脈相承,從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到封建文明極度繁榮的明清時代,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程序中,中華名族創造了無數的輝煌與成就,也經歷了無數的苦難與挫折,數不清的英雄豪傑、文人志士在歷史的長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在《上下五千年》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千百多個生動的小故事,和一張張精美的小插圖。

  全書用嚴謹、簡潔的文字勾勒時代背景,介紹歷史常識,使我們更瞭解那歷史。不僅如此,書中的小插圖也惟妙惟肖。那些精彩的彩色插圖和文物圖片,全面而直觀地展現社會風俗和歷史面貌,讓我們又進一步地瞭解了那源遠流長的中國文明史了!

  在暑假中,書不僅是我的好夥伴,還是我的好老師,它陪我開心、傷心、動腦筋、做遊戲……又使我在學習方面更上一層樓!

   篇【3】

  林漢達等人編著的《上下五千年》是一套優秀的歷史讀物,講述了從炎帝、黃帝到辛亥革命之間的歷史,它普及了我們的中國歷史知識,讓我們瞭解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同時裡面的許多事件也讓我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漢朝時,漢武帝去逝,漢昭帝即位,臣子上官桀想謀害霍光,寫了封信給漢昭帝誣告霍光,年僅十四歲的漢昭帝細看信件,辯認真偽,面對文武百官他絲毫不畏懼,有條不紊地分析,挽救了一位忠臣。漢昭帝能救下霍光就是源於他勤于思考,善於動腦,這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不懂裝懂,要像漢昭帝一樣認真思考,仔細分析,把問題弄懂弄透,這樣才能有長進有作為。

  而另兩個君主李後主和宋徽宗,他們雖貴為一國之君,卻不理朝政,直到成了亡國奴之後才後悔,“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事已至此再怎麼悔恨也於事無補,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我們現在是學生,正是學習知識,掌握本領的好時候,我們就要認真地學習,不能虛度光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我們長大了謀工作到處碰壁時才明白就為時已。

  讀史使人明智,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用知識來武裝自已,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