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史記小故事有哪些

  《史記》中記載秦朝和漢代歷史人物的本紀、世家、列傳部分作為主要考察物件。那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有關史記小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史記小故事:慄姬一宗

  漢景帝的兒子中共有十三人被封為王。這些王出自五個母親,而同母所生的則稱為宗親。慄姬的兒子有劉榮、劉德、劉閼於。程姬的兒子有劉餘、劉非、劉端。賈夫人的兒子有劉彭祖、劉勝。唐姬的兒子有劉發。王夫人的兒子有劉越、劉寄、劉乘、劉舜。

  劉德,懷亞在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被封為河間王。他喜好儒學,整天研究孔孟之道。從披掛服飾到言行舉止都必定效仿儒生。所以,山東的儒生大多都歸附他,與他交往十分密切。劉德在位二十六年去世,他的兒子劉不害繼位,此後,父子代代相傳,一直過著平安穩定的生活。

  劉閼,於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被封為臨江王。他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因為沒有後代,所以封國被廢除,改為中央直轄的郡。

  劉榮,在景帝前元四年被立為皇太子,四年以後被廢黜,以原太子的身份被封為臨江王。四年以後,他因為侵佔宗廟外面的空地而擴建宮室,被皇上徵召詢問。劉榮起程的時候,在江陵城的北門祭祀路神。他剛剛上車,車軸便斷廢,非常不吉利。所以,江陵的父老鄉親流著眼淚私下裡說:“看樣子我們的國王回不來了!”劉榮到達京城以後,到府接受審訊。郅都責問他,態度蠻橫。劉榮心裡害怕,整天提心吊膽,最後導致精神崩潰,自殺身亡,被葬在了藍田。據說有數萬只燕子銜來泥土,放在他的墳上。百姓都十分的憐憫他。劉榮是漢景帝的長子,他死後沒有後代,所以封國被廢除,改為由中央直轄的南郡。

  有關史記小故事:功虧一簣

  張儀遊說燕昭王說:“大王最親近的國家莫過於趙國。當初趙襄子想吞併代國,就和代王約定在句注***戰國時屬於趙國,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之雁門關***會晤。趙襄子趁會晤之機,命人刺殺了代王,天下人都知道這件事。趙王凶暴乖張,六親不認,大王認為這樣的人值得親近嗎?趙國出動軍隊攻打燕國,兩次圍困燕國的首都來威脅大王,大王還要割讓十座城池向他道歉。如今,趙王已經到澠池朝拜秦王,獻出土地表示跟隨秦國。如今,假如大王不順從秦國,秦國將驅使趙國出動部隊來進攻燕國,那麼燕國的土地就不為大王所有了。假如大王跟隨秦國,秦王一定高興,趙國也不敢輕舉妄動了,這就等於西邊有強大秦國的支援,而南邊解除了齊國、趙國對您的威脅,希望大王仔細地考慮一下。”

  有關史記小故事:卞莊刺虎,一舉兩得

  韓國和魏國交戰了整整一年。秦惠王打算讓他們和解,就詢問左右親信的意見。左右親信有的說讓他們和解有利,有的說不和解有利,惠王遲遲不決。陳軫正好回到秦國,惠王問:“先生離開我到楚國,想念我嗎?”陳軫回答說:“大王聽說過越國人莊舃嗎?”惠王說:“沒聽說。”陳軫說:“越人莊舃在楚國做了高官,不久就生病了。楚王說:‘莊舃原本是越國一個地位低微的人,如今做了高官,也不知想不想越國?’大臣中謝回答說:‘大凡人們生病的時候都會思念自己的故鄉。假如他思念越國,就會操越國的腔調,要是不思念越國就會操楚國的腔調。’楚王派人前去偷聽,結果莊舃操著越國的腔調。如今我即使被遺棄跑到楚國,難道能沒有了秦國的腔調嗎?”惠王滿意的點點頭,又詢問他對韓魏戰事的看法。陳軫說:“有人把卞莊子刺虎的事講給大王聽嗎?”惠王搖了搖頭表示沒有。陳軫接著說:“莊子想要刺殺猛虎,卻有人阻止他說:‘兩隻虎正在吃牛,等它們到不夠吃的時候一定會爭奪,一爭奪就一定會打起來,一打起來,那麼大的就會受傷,小的就會死亡。到時把受傷的老虎刺殺,必然獲得剌殺雙虎的名聲。’卞莊認為他說的對,站在旁邊等待。兩隻老虎果然打了起來,結果大的受了傷,小的死了,卞莊將受傷的老虎殺死,果然獲得了殺死雙虎的名聲。韓魏交戰,勢必大國損傷,小國危亡,到時攻打受傷的大國,必然會一舉兩得。這就如同卞莊刺殺猛虎一樣。”惠王聽從了他的建議,果然從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