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講關於禱告的講章

  禱告,向神祈求保佑,是主動和超自然的力量溝通來讚美、祈求、懺悔或者僅僅是表達自己的思想或願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都有禱告的儀式。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禱告講章:禱告生活的重要

  經文:路11:1-13

  “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路11:1***。

  門徒提出一十分重要的問題,不但要知道如何禱告,更是要明白禱告的真諦。

  讀經禱告是我們靈性生活的雙翼,讀經如飲食,禱告則如呼吸。作為基督徒,禱告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禱告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在禱告中,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是什麼?上帝究竟怎樣來應允我們的禱告?

  常見到弟兄姊妹,某些禱告得到應允就高興,沒有得到應允,就信心動搖,就灰心。他們沒有明白禱告的真義。

  禱告中我們自然可將一切祈求、希望、志願放在神的面前,但是歸根結底來說,禱告不是要上帝來聽從我們的旨意,而是我們聽從上帝的旨意。不是我們來推動上帝去做什麼,而是上帝加力量給我們去做什麼。不是我們來改變上帝的性情,而是上帝來改變我們的性情。

  首先,不是我們要上帝聽從我們,乃是我們應聽從上帝。這就是主禱文的精神。

  主禱文中的三“願”:“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路11:2***。

  今年教會月曆三、四月的圖畫是主在客西馬尼園懇切禱告,他內心有極大的掙扎,“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22:42***

  表面看來上帝沒有應允主的禱告,沒有撤去那苦杯,但實際上帝有更高的旨意。如果不是主順從上帝旨意,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流血捨身,我們還能得到上帝的救恩嗎?

  其次,不是我們要推動上帝,而是上帝藉禱告加力量給我們,使我們更能擔起責任。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我們禱告以前,他全都知道。“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太6:8***我們所祈求的,他也都能做到,“在神凡事都能。”***太19:26***

  所以不是上帝智慧、力量不夠,要我們用禱告推動他,而是在禱告中我們得到上帝的力量來推動我們。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睏倦,行走卻不疲乏。”***賽40:31***

  等候不是為了偷懶,推卸責任,卻是為了從新得力,奔跑前程。

  駱駝需要跪下來承受重負,基督徒也需要跪下來承受責任。

  第三,不是我們要改變上帝的性情,而是上帝要改變我們的性情與生命。難道上帝的愛心還不夠嗎?他關心不夠嗎?他對我們的事無動於衷嗎?不是的。

  神就是愛,他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是何等數算不盡。

  問題是我們如何在禱告,求神改變我們自己。

  我們也許是祈求餅,祈求魚,祈求雞蛋,可是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嗎?”***路11:11—13***

  我們也許沒有得到餅、魚、雞蛋,但是上帝會將最大的恩賜給我們,就是將聖靈給我們,使我們成為屬聖靈的人,得到聖靈的光照、智慧、聖潔、恩慈,這就是上帝最大的祝福,是上帝應允我們的禱告。

  神學家Kierkegaard說:“祈禱不是改變上帝,乃是改變祈禱的人。”

  另一位聖徒George Meredith說:“一個人從禱告中起來,成為更好的人,他的禱告就得到了應允。”

  德國畫家Dürer曾畫有一幅名畫,叫《祈禱的手》,畫面上只有一雙合攏的禱告的手。這雙手十分粗糙,手指關節也十分粗大,但是它們表現了一個十分虔誠的心靈,在那裡祈禱。

  這雙手乃是Dürer的好友的手,他們二人年輕時都愛好繪畫,可是因為貧窮,學不起,二人乃商量,由一人先去工作,賺錢供另一人學畫,待另一人學成能賺錢時,這人再去學畫。可是當Dürer學成後這朋友再學畫時,因雙手過分勞動而粗糙不堪,手指也成畸形,不能再握畫筆,他仍忠實幫助自己友人。一天他在祈禱之中,Dürer偷偷將他的一雙手畫下,終成世界名作。

  Dürer的這個朋友為學畫的祈禱未得上帝的應允,可是他成為一個滿有愛心、慷慨與虔誠心靈的人,這是上帝給他的最大的應允。因為在禱告中,上帝改變了他的心靈,造就了他的心靈。

  讓我們在禱告的生活中不斷長進。

  二

  禱告講章:我所禱告的

  經文:腓1:9-11

  引言:保羅屢次於卷首感恩之後,隨即向收信人保證他常為他們禱告,並說明他祈求的內容***羅1:9-10;弗1:16-23;西1:3、9-14;帖後1:11-12;門4、6;帖前1:2;提後1:3──最後兩處沒有提及禱告的內容***。本段是另一個例子;他在第四節已提到為他們祈求時總是懷著喜樂的心,在這裡他進一步表明他祈求的內容和目的。他在神面前的心願就是:

  一、愛心增多

  1、愛心的重要

  愛是認識上帝的途徑 約壹3:8

  愛是基督門徒的標記 約13:34-35

  愛是聯絡全德的樞紐 西3:14

  愛是一切恩賜的基礎 林前13:1-3,13

  愛是互相寬容的祕訣 弗4:2

  愛是為主勞苦的動力 帖前1:3

  2、愛心的平衡:在知識與見識上多而又多。

  「知識」,是指從經歷而得對神的真認識。一個人認識神越多愛心運用也越發適當,如此愛心就越易受激發而增多。

  「各樣見識」,是指對各樣事物的分辨、判斷的能力,是一種屬靈的敏覺。是如何運用愛,可不可愛,該不該愛,有分辨的愛。約叄書強調愛的接待當有見識。

  黃迦勒:光有知識而無愛心,人就冷酷有如月光下的一座冰山;光有愛心而無知識,人就會像在旱季中焚燒山林的大火般可怕。

  信徒的愛不只是感情作用,而且是紮根於知識和各樣見識上的。

  愛心必須受知識和見識的平衡;愛心加上知識和各樣見識,才能符合神的旨意,也才能給人有真實的益處。

  沒有知識和各樣見識的愛心,乃是教會一切問題的根源;它往往領人離開正道,走向偏激。

  信徒對神的認識愈多,屬靈的鑑察力也愈敏銳,愛心的運用也就愈適當。

  記得《小孩不笨》中有一句話:你的爸爸太愛你了,你的爸爸太不會愛你了。這恰是有愛心卻無知識最好的說明。

  3、愛心的多多:多而又多

  就是不斷長進,十分豐富,綽綽有餘。***帖前3:12***

  神不但要我們有愛心,而且要我們的愛心多而又多。換句話說,神要我們在愛心中有成長。

  我們須有豐盛、滿溢的愛,才能應付在我們生命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

  神要我們的愛豐富到一個地步,不但是滿溢位來,並且整個人標誌著愛,而成為一個『愛』的人。

  腓立比人是很有愛心的;從他們對待保羅方面,可見他們比別的教會更有愛心,因他們在保羅離開他們之後還是常供給他的需用***腓4:15-16***。保羅在馬其頓工作時,照聖經所明記的,只有腓立比教會在生活需用上供給他。可見他們的愛心必然十分真誠,而且相當長進;所以保羅很放心地接受他們的饋贈。

  他們既然特別有愛心,所以保羅就為他們禱告,求神使他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的見識上,多而又多”;不論對神的認識,和在經歷中對事物的判別能力,都大有長進,使他們有智慧,能夠照著神的旨意和人的益處,適當地運用愛心。

  保羅的禱告顯示,信徒的愛心必須加上認識神的知識,和各樣判別事物的見識,因為真愛心是與真知識一同長進的。哥林多人的毛病就是他們的知識與愛心脫節,結果便生出驕傲自大***林前8:1***,或是愚昧和受欺。愛心運用得不適當的結果,會受挫折而灰心冷淡。信徒若要在愛心上增長,不但要熱心待人,也要有屬靈的智慧去運用它。

  認識神愈多,認識神的知識便愈增加,屬靈的判別力也跟著長進,而愛心之運用也愈加適當,如此我們的愛心就愈易於受激發而增多了。信徒愈不憑感情和肉體的衝動行事,愈能在愛中認識神。這幾方面的長進是互為因果的。如此循序漸長,信徒的靈性生命,就會日漸豐富了。

  二、誠實無過

  1、誠實無過的意義

  “誠實”:含純潔、信實、誠懇之意,即靠著主運用他所賜的智慧知識,判別是非,作個真誠的人。

  “無過”:即沒有欠、過犯、錯誤,就是不使自己過失,同時也不使別人因我有過失

  2、誠實無過的前提

  “分別是非”:作喜愛那美好的事,信徒在屬靈的追求上,不只是全分別是與非,還要揀選更美婦的事,追求上好福分的生活。

  我們作一個誠實無過的人,就是靠著主,運用祂所賜的各樣智慧和知識,判別各樣是非,作個真誠的人。換言之,誠實並不是無知,易受人愚弄欺騙。因為一個易於受欺的人,雖或可算為誠實,卻不算為無過。誠實而無過,表示我們應當在誠實之中有智慧,知道如何使自己不至跌落罪惡的陷阱之中,也不使別人落在罪惡的試探之中。主耶穌並非要我們作一個胡塗的老實人,而是作一個“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的人。這是末世基督徒應具備的品德。

  3、誠實無過的持續

  “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直到主的再來,因我們所行所言,並非只給也人觀看,更是為著將來可以向主交代。

  信徒在世行事為人,應以主再來時如何向主交代為前提,而不是考慮到世人怎麼想、怎麼說。

  三、結滿果子

  1、結何果子?

  “仁義的果子”:又作公義,就是成就律法之義***羅8:4***的行為。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成果,應當用合理、合法的手段並正當的途徑來獲致,切不可用詭詐、取巧或彎曲的方法來取得。

  2、如何結果?

  “靠著耶穌基督”:這是結果的祕訣***約15:5***我們能否結果子的關鍵,不在乎本身的完全,乃在乎有否與主連線,如枝子連於葡萄樹。枝子若不住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約15:4***;基督是信徒一切善行的根源。

  基督就是那義者***徒3:14***,祂就是義;「靠著耶穌基督」是我們能結滿「仁義的果子」的關鍵。

  “結滿了”:顯明我們結果應當有豐富的,充足的。信徒在地上的職責,不只是偶然結出一些義果而已,乃是要常時「結滿」了義果,因此我們不可為少數幾件善行而念念不忘。

  3、結果結果

  信徒的好行為,既是出自基督,而非出於自己,故其目的不是要榮耀自己,而是要歸榮耀給神。

  我們結果子的目的是甚麼,就是“叫榮耀稱讚歸與神”。正如一棵園中的果樹,所結的果子理當完全歸給他的主人,絕不是那些樹的誇耀或裝飾。樹本當為著增加主人的利益與享受而結果子,信徒結果子也應當以能使神得著完全的榮耀為最高目的。

  結語:上述是保羅為腓立比人所禱告的內容,你所禱告的又是什麼呢?

  三

  禱告講章:如何在禱告中說和聽

  經文:傳5:1-4

  一、什麼是禱告

  1、禱告是獻祭

  大衛說:“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詩141:2***舊約獻祭是把牛羊殺掉放在祭壇上,才能與上帝和好。新約時代耶穌基督作了我們的挽回祭,我們禱告靠著耶穌直通上帝。我們不再殺動物為祭物,這個祭是什麼呢?詩人說“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你,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詩116:17***。感恩比禱告還難,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無恩可感。感恩禱告不是憑自己心情好壞,不是憑環境順逆,也不是憑個人得失。使徒保羅自從蒙召之後沒有過一天太平日子,但他告訴教會“凡事謝恩”***帖前5:18***。

  2、禱告是願望

  每個人都有願望,如升學、就業、擇偶、經營、健康、平安等,都希望生活好一些、壽命長一些,這些都是人生最基本的願望。使徒保羅說“……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4:6-7***。在急難中不可盲目許願,許願要還願。

  3、禱告是呼吸

  人身體不呼吸活不下去,禱告就是屬靈的呼吸,靠著聖靈吸收來自上帝的屬靈氣息,把心裡的話傾心吐意地告訴神。既然是呼吸,就是有出有進、有來有往。呼吸就是與上帝交談,既不能自言自語式的禱告,也不能命令式的禱告,“他在天上,我們在地上”要尊他為大,要學會聆聽上帝的聲音。有人說:“我不會禱告。”不信主的人說這話情有可原,信主的人就不該說。

  二、禱告中學會說

  禱告是信徒與天父談話,好像兒女和生他們的父親說話一樣,既是自然、又很親密,除非不是親生的父子關係,否則兒女不應該不懂得和父親說話。如果我們是從神生的,必有神兒子的生命,就可以呼叫阿爸、父,坦然無懼地來到他的施恩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與父母談話無話不說,因為你認識他們、瞭解他們;與知心朋友相處無話不說,因為彼此理解。禱告時沒有話說,是缺乏對神的認識。

  從主教導我們的禱告***主禱文***中我們可以有所認識:

  1、擺正位置:

  “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的神偉大,我們是他的兒女。

  2、國度為先:

  “三願”:一願尊主為聖,神的名讓外邦人懼怕、讓撒但顫抖、讓信徒滿足;二願神國降臨,神的國是以神為中心,世上的國是以物質為中心;三願尊主旨意,神的旨意就是與人同在。

  3、每日需用:

  “三禱”:一禱日用飲食,神造種子、大地、水果、日光、雨水就是為了人,“日日供應”讓人學會依靠;二禱赦免債務,赦免是饒恕別人對我們的冒犯與傷害,債務包括:虧欠、責任、罪。約瑟饒恕了哥哥***創50:5-21***,大衛饒恕了押沙龍***撒下18:***,耶穌饒恕了釘他的人***路23:34***;三禱不遇試探,世界充滿陷阱:魔鬼、世界、自己的情慾等,不要進入。

  4、禱告不忘:

  “三頌”:國度、權柄、榮耀。

  三、禱告中學會聽

  耳朵是首要器官。孩子學會說話是先聽後說,先用耳朵再用舌頭。大衛說“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因我依靠你……”***詩143:8***;摩西是神聲音的“傾聽者”,他人生的第一個階段四十年是在曠野沙漠度過的,面對的只有沙漠、羊群和天空,他的耳朵經過“安靜”訓練,才聽出神的聲音***出3章***,撒母耳也是神聲音的“傾聽者”***撒上3章***。

  啟示錄七次提到“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2:7、11、17、29,3:6、13、22***,人人都有耳朵,為什麼聽不到呢?是因為耳朵被噪音塞滿、雜音塞滿,有句話叫做“洗耳恭聽”,“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弗5:26***。

  1、除去貪心增添愛心

  心是一個人的情感和意圖,心也是無底洞永遠填不滿,物質越發達,人的需要量也越大,這是事實。人要關注生活,更要定睛上帝;“需要”和“貪心”是兩個概念,“貪”字是今和貝組成的,貝是古代的錢幣,一個人不講生命、不講修養、不講奉獻、不講良心,天天視錢如命,就是貪。人在金錢面前最容易失態、也最容易在侍奉瑪門上疏遠上帝。約翰說“人若愛世界***世俗***,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約一2:15***,上帝最看重人的內心世界,我們的心是否愛世界勝過愛上帝?

  2、除去野心增添靜心

  這裡所說的野心不是要跟誰奪權,而是心野了、無法收回。以色列人何時親近上帝,上帝也何時親近他們,他們何時放蕩不羈,上帝何時就默然不語。聖經記載主前一千多年,“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沒有王的日子,無拘無束,靈性低落、道德敗壞、社會混亂。思想亂、行為亂、言語亂,信仰亂,很少有人在神面前安靜;“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撒上3:1***。除去野心就是把心收回,常常安靜在神的面前。

  以利亞看到“烈風、地震、火”這三樣神都不在其中,神在火後才有微小聲音***王上19:11-12***。經上說“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詩46:10***,“休息”二字原文就是“放鬆、安靜”的意思。在靜心和專心中才能和主相遇。

  3、除去石心增添肉心

  舊約比喻以色列人是硬著頸項不悔改的人,神告訴以西結讓以色列人除去石心換上肉心***結36:26-27***。石心代表冰冷、堅硬、死板,肉心代表火熱、柔軟、說服。如果不除掉這“三心”,洗耳、洗心,就是神天天說話、天天默示,我們也聽不到;耶穌在禱告時,神給他說話“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而眾人聽見的不是神的聲音,是雷聲***約12:28-29***。

  禱告中的“聽”就是不要耳朵發沉,禱告中神會藉聖經、藉環境、藉聖靈等給我們迴音;另外,在禱告中暫時得不到迴應,也要等待上帝向我們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