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復活節主日講道講章

  對於復活節我們瞭解的並不多,復活節象徵著重生與希望,是紀念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後復活的節日。下面由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一

  慶祝復活節的到來

  一、耶路撒冷之路不是為榮華,而是為受難:

  復活節前一個主日被稱作“棕枝主日”,因為這一天主耶穌光榮地騎著驢進入耶路撒冷,有很多猶太 人手拿棕樹枝去迎接他***參約12:13***,高呼“和散那”稱頌主的名。然而,接下來的一週裡,主並沒有獲得像世人的君王一樣的尊貴和榮耀,相反卻甘願走上 十字架,為我們的罪被釘死。主耶穌榮入聖城,不是為了個人的榮耀,像今天很多人世間的領導為自己“樹碑立傳”、傳揚自己的名一樣,恨不得別人都對自己“個 人崇拜”;相反,主卻是為了受難。這與後世成千上萬的專制者大不相同。因而,後世基督徒把這一週稱作“受難周”,紀念主耶穌基督為我們受死。

  受 難週期間,每天主耶穌基督都有特別的工作。星期一,是主耶穌基督潔淨聖殿的日子,主把神的殿分別為聖,讓它成為禱告的殿。***太21:12-13;可 11:15-17;路19:45-46;約2:13-22***星期二,是主耶穌與猶太宗教領袖辯論的日子,並用比喻對門徒預言即將發生的事情。***太 21:23-24;可11:27-13:37;路20:1-21:36***星期三,主耶穌退居伯大尼,在這裡曾經發生了著名的“一件美事”。***太 26:6-13;可14:3-9;約12:1-8***星期四,主耶穌基督與門徒同享最後的晚餐,並在客西馬尼園做受難前的禱告。***太26:17-30;可 14:12-26;路22:7-23;約13:1-30***星期五,主被釘十字架,拆毀了人與神之間隔斷的牆。***太27:1-66;可15:1-47;路 22:66-23:56;約18:28-19:37***也正是在這一天,主耶穌基督講出了著名的“十架七言”。這是一個真正得勝的歷史時刻。

  二、耶路撒冷之路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他人:

  滿 清王朝的康熙皇帝,曾經受到感動寫下了頌讚基督的著名七律《基督死》,其中主要典故都取材於《聖經》。詩曰:“功成十架血半溪,百丈恩流分自西。身列四衙 半夜路,徒方三背兩番雞。五千鞭撻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慘慟八垓驚九品,七言一畢萬靈啼。”這裡所說的“七言一畢萬靈啼”,指的是《聖經》中有記載的 主耶穌基督在十架上說過的七句話,也就是“十架七言”。這七句話按照先後順序排列出來,分別是:“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 23:34***“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路23:43***“母親***原文作婦人***,看你的兒子。……***又對門徒說***看你的母親。”***約 19:26***“我渴了。”***約19:27-28*** “以利,以利,拉馬撒巴各大尼?***我的神,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太27:46***“成了。”***約19:30***“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 ***路23:46***這七句話之中,在十字架的耶穌仍然沒有為自己求什麼,而是念念不忘赦免自己的仇敵、強盜、窮人和母親。

  主耶穌在十架上的 臨終關切也體現出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特點:我們知道,有的民間信仰往往要求人們帶上某種物件,形成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以此希望保佑此人不受侵犯,“一生平 安”;但主卻不是為自己獲得什麼,而是為我們的罪受難,他的身體力行教導我們不求自己的益處,而是遠離傷害別人的事,讓我們與神、與人都重新和好。這是與 那種“獨善其身”的狹隘境界截然不同的。

  三、耶路撒冷之路不是為憂傷,而是為喜樂:

  整個星期五的晚上到星期六全天,主的 身體一直在墳墓中。***太27:57-61;可15:42-47;路23:50-56;約19:38-42***週日,主從墳墓中復活了,回到天父的右邊。***太 28:1-13;可16:1-20;路24:1-49;約20:1-31***2000多年前,主為我們每一個人受難。主耶穌復活,也與今天每一個人都息息相 關。基督受死體現了上帝的公義。這是因為儘管上帝完全可以無條件地赦免我們的一切過犯,但他不願意背乎自己與人所立的約,不願意廢掉自己的信實——人必須 為自己的悖逆犯罪付上代價。然而上帝顧念人類的軟弱,因此讓自己的獨生愛子替我們擔當了一切犯罪悖逆的咒詛。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同樣,若聖子不捨身 流血,我們今天每一個罪人都無法在聖潔的上帝面前坦然無懼地侍立。

  因此,我認為,復活節應該是一個喜樂的節日,而不是一個僅僅給我們帶來沉重的日子。我們在守難周和復活節當然要思想主耶穌為我們的罪而受難,但更重要的是明白主耶穌的復活帶給我們的喜樂和盼望。

  主 耶穌復活為我們成就了大事。保羅說,“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因嚮往真理 而被處死,但他死了,並沒有復活。但主基督復活,戰勝了死亡的權勢,讓我們有永生的指望,同時也成就了上帝的救世計劃。每個復活節,信徒們見面的第一句話 往往就是“主復活了!”彼此傳揚主耶穌復活為我們所成就的大事,並且因此為我們的罪所付上的贖價。

  二

  因他活著

  弟兄姊妹主內平安!耶穌基督復活了!在教會裡我們通常在復活節的早晨一見面的時候這樣問候:“耶穌基督復活了! ”然後對方回答說:“他真的復活了!”是的,耶穌基督真的復活了!

  今天是特殊的日子,因為耶穌基督復活了!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的臉上都帶著笑容,並且我們教會的裝飾有了新的改變。這一切都告訴我們一個真實而又振奮的資訊:耶穌基督復活了!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雖然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復活了。

  在過去的整整一週內,我們舉行了各種各樣的聚會來記念耶穌基督為了我們的罪所受的一切苦楚:他被釘十字架以及他的受難。如果我們中間有弟兄姊妹參加了我們的默想聚會,就一定能夠非常清楚地體會到,在默想的時候,我們的心情是那樣沉重,我們的心靈是那樣憂傷。但是今天一大早來聚會、敬拜並禱告的弟兄姊妹,又能真切地感受到基督復活的資訊所帶來的喜樂。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在神學院所度過的四年中每個受難周和復活節的經歷。從棕枝主日到復活節這一段時間被稱為受難周。在這一週內,我們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敬拜和記念的活動。神學院所有的學生每天早晨都會在五點左右起床,來到教堂,一起默唸基督為我們受難。那時候校園中沒有了笑聲,沒有了歡快的音樂,沒有了遊戲,甚至也沒有了色彩鮮豔的衣服,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基督為我們釘十字架、為我們受難的痛苦當中。我們這樣做,是用我們的心靈、用我們的身體一起來關注並感受耶穌基督為我們所受的一切。但是到了復活節的早晨,一切全都變了:我們會起得更早,甚至在三、四點的時候,就會聽見整個校園到處傳來耶穌復活的資訊。很多的弟兄姊妹興奮地從宿舍裡面奔了出來,高聲地呼喊著並且奔走相告:“耶穌復活了!”聽到的一方就會說:“耶穌真的復活了!”這時我們奔跑到校園的各個地方尋找復活節彩蛋,正如當年馬利亞她們一齊到墳墓裡去尋找耶穌基督一樣。我們興高采烈地手舉著馬蹄蓮,在晨曦中一起歌唱讚美復活的神、榮耀的主、永活的王。

  今天也是一樣,很多的弟兄姊妹一大早就來了。一起來記念那復活的基督,也願意將這復活的資訊告訴給大家。所以今天我願意藉著《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10節的經文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因他活著”。

  我們之所以能夠在這裡聚集,是因為基督真的復活了;我們之所以相信,也是因為基督他真的復活了;我們之所以願意用生命來見證並傳揚基督,同樣是因為他真的復活了。

  一、相信基督復活

  ***一***確知基督的死,並當知道,他是為我們的罪而死

  如果基督沒有釘死在十字架上,就談不上覆活。所以,在我們分享基督復活的資訊時,我願意和大家一起來回顧基督的受難、基督的釘十字架以及基督的死。說到這裡,就像上週五晚上我們默想記念耶穌的苦路、基督死在十字架上的經歷,可能很多弟兄姊妹和我當時的心情是一樣的。當我分享那一段時,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禁不住流下了眼淚,因為我覺得基督的死給我們帶來的是極其複雜的心情。首先,我們不願意基督死,也不願意接受他的死。但是,事實上我們又確知,基督真的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了。正如聖經上說,基督也曾一次為罪而死,他是以無罪的代替有罪的、以義的代替不義的,使我們這些有罪的人、這些不得不面臨罪的懲罰所帶來死亡的人,有了希望和盼望***參:彼前三18***。

  弟兄姊妹,當我們不願意接受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正如不願意接受、甚至不願意承認我們是罪人,並且不願意接受罪的工價所帶來的就是死亡***參:羅六23***。所以,當我們分享基督復活的資訊時,要確知基督的確曾經一次為我們釘死在十字架上,他是為了我們的罪而死,以致於我們可以活,以致於我們在基督裡能夠在神面前稱義,而不再面臨那永恆死亡的懲罰。

  ***二***相信基督的復活

  “安息日將盡,七日的頭一日,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那個馬利亞來看墳墓。”***太二十八1***從這一節經文中我們知道,在第一個復活節的早晨,馬利亞她們要去膏抹在墳墓中的耶穌。她們在路上行走的時候,心情極其悲痛、複雜,並且恐懼。四福音書中有一段記載,馬利亞她們彼此說,我們到那裡的時候,誰給我們挪開墳墓的石頭呢***參:可十六3***因為她們的確看見耶穌被安放在墳墓裡,而墓門被石頭封住了。

  當她們滿懷憂傷、痛悔、難過、擔憂,甚至恐懼、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墳墓裡膏抹耶穌的身體時,事情卻有了意外變化。因為她們去的時候,最大的盼望也只不過是有人能幫助她們把墓門口的石頭挪開,也不被兵丁發現,這樣她們就可以膏抹被埋葬的基督。但是經文告訴我們,當她們到那裡的時候,“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坐在上面。”***太二十八2***這件事告訴我們,使者不但幫助馬利亞她們解決了所掛慮的事情——把大石頭挪開,而且接下來告訴她們的資訊,超過了她們的所求所想,令她們幾乎不敢相信、也令她們振奮:“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太二十八5-6***這一切都告訴了我們,那些悲痛、憂傷、擔憂、恐懼,全都隨著基督耶穌的復活而消失了,馬利亞她們也確信耶穌復活了。

  弟兄姊妹,我們每一年都願意把這樣的資訊告訴大家,就是要讓在座的每一位弟兄姊妹知道並相信,基督已經復活了。教堂四周的這些字以及復活節彩蛋,都告訴我們耶穌復活的資訊。耶穌真的復活了,你能相信嗎?耶穌真的復活了,我們的相信應該是在我們的心裡,更是在我們的生命之中。天使知道馬利亞她們心裡的憂慮,所以藉著兩個途徑告訴她們耶穌復活的資訊。第一,主的話語,天使對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他不在這裡,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太廿八5-6***“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對於此事,主到底說過什麼?原來主曾經不止一次預言過自己將被殺但三日後復活:“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覆活”***可八31***;“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裡,他們要殺害他,被殺以後,過三天他要復活”***可九31***;“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可十34***。馬利亞她們肯定也知道這些,但是當她們看見耶穌被釘,被埋在墳墓裡,而又沒有看到耶穌復活之前,心情仍舊是沉痛、難過和傷心的。所以主的使者提醒她們:耶穌曾經告訴你們的話,現在已經應驗了,已經實現了,他復活了!

  弟兄姊妹,我敢肯定,在今天覆活節的清晨,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弟兄姊妹都會從心裡說:我真的相信他復活了。但是,如果我們離開了這個復活節的清晨,如果我們離開了這個教堂,如果我們離開了所在的美好環境,正處在艱難之中,我們是否還能像今天一樣,堅定地回答說“基督真的復活了”?弟兄姊妹,即使是在艱難的環境中,神的話語可以提醒我們,神的話語可以加給我們力量,神的話語就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和生命的靈糧,他的應許從不落空。所以使者在這裡提醒那些婦女們說:“照他所說的,已經復活了。”

  其二,空墳墓。主的使者用空墳墓進一步向這些婦女證實基督復活的資訊。他說,你們來看安放主的地方,主已經不在這裡了。她們就相信了使者的話,心裡又害怕、又大大地歡喜,跑去將這些資訊告訴耶穌的門徒。

  弟兄姊妹,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神的話語和空墳墓向我們證實,基督已經復活了。但是,此時這些婦女們並沒有看見覆活的基督,她們又是憑著什麼來相信的呢?她們是憑著信來相信基督的復活。這信正是《希伯來書》十一章1節所說的:“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幾個門徒的身上,但是他們卻沒有很快地相信。我們都不會忘記兩個門徒在去往以馬忤斯路上的經歷:在去往以馬忤斯的路上,復活的主耶穌和兩個門徒一起行走,並與他們談論。但是他們仍舊悲傷,即使耶穌與他們同行他們仍舊不明白、不相信。因為他們的眼睛模糊,他們的心信得太遲鈍了***參:路廿四13-17***。

  弟兄姊妹,這兩個例子非常明顯地告訴我們,信是看見並經歷耶穌復活這個真實資訊的唯一辦法。如果我們不信,既便復活的基督與我們同行,我們也看不見。所以,我們分享的第一點,就是相信基督復活的事實。首先,基督的復活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不以我們的主觀意志而轉移,不以我們的感知而轉移,因為基督的確已經復活了。其次,這個真實的事件也告訴我們,復活的基督已經戰勝了死亡、戰勝了罪惡的權勢。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靠著復活的基督,也必能夠戰勝死亡、戰勝罪惡的權勢。但是,唯一的辦法,就是我們需要相信基督的復活。

  二、經歷基督復活大能

  如果我們能夠相信基督的復活,就必能經歷基督復活的大能。在耶穌復活的那一天早晨,馬利亞她們懷著忐忑不安的、憂傷的心情來到墳墓。但是,當她們得知基督復活的資訊並且遇到復活的基督之後,一切全都變了:她們的擔憂、憂傷、恐懼全都消失了;擁有的,是平安、是喜樂、是新的盼望、新的人生目標和方向。她們本來是要去膏抹耶穌的,但現在因為經歷了復活基督的大能,就掉頭回去,要去傳揚基督復活的資訊。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們遇見了復活的主,經歷了復活的大能給她們帶來的改變。

  弟兄姊妹,復活的主同樣也在尋找著我們,希望我們能夠經歷復活的大能,也希望復活的大能能夠給我們帶來生命的改變。我們復活的主,尤其願意將平安、喜樂、盼望、以及新生帶給那些在絕望和痛苦中的人們。如果你相信耶穌復活了,那你必定能夠經歷基督復活的大能在你生命中帶來的震撼性的改變。弟兄姊妹,在1900多年前,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因著他對天父的順服,因著他對我們的愛,將自己傾覆,上帝的大能,使主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今天也照樣,因著我們的相信,因著我們的順服,上帝會將那復活的大能,加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

  從聖經當中能夠看到很多這樣的人物和例子。如使徒彼得,曾經是憑著血氣許諾跟隨基督的人。當基督被抓之前,他曾經信誓旦旦地在耶穌面前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耶穌說:“彼得,我告訴你,今日雞還沒有叫,你要三次說不認得我。” ***路廿二33-34***但是,當耶穌真的被抓、被審的時候,他卻三次不認主。那時彼得為什麼不認主?因為他恐懼,害怕如果認同基督,就也要被釘十字架。但是,當彼得知道基督復活,並遇見了復活的主、被聖靈充滿之後,這個軟弱者變成了剛強者,這個懦弱者變成了勇敢者,他為基督傳揚福音,一次就有三千人、五千人悔改。他為耶穌傳揚福音,雖被下監卻沒有懼怕,因為經歷了復活主的大能,他的生命發生了改變。

  將福音傳向外邦的使徒保羅也是如此,在沒有遇見覆活的主之前,他是逼迫教會的、他捉拿基督徒。在他的自我批判中,他說:“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腓三5-6***當他正在往大馬士革去捉拿基督徒的路上,遇見了復活的基督,發生了改變:他由悖逆、不信、逼迫變為了相信、傳揚並且為耶穌基督下監,以至於最後因基督的緣故被澆奠。所以他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並且得以在他裡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腓三7-11***

  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人都是因為經歷了基督復活的大能,他們的生命才發生了改變。不單是馬利亞她們、保羅和彼得才可以有這樣的經歷。今天所有的弟兄姊妹,如果相信基督復活,也必能經歷基督復活的大能,

  記得有一次,我去探訪一個老大伯,他年事已高,並且病得很重,幾乎不能自由地呼吸,不能正常地飲食,要靠輸氧和打點滴來維持生命。當我們走到他病床前的時候,我在想:看到這個老大伯,我應該用什麼樣的話語來安慰他?但是,當我看到他時,卻發現:這個老大伯雖然重病得已經不能清楚地說話了,但他卻極力嘗試著給我們唱讚美詩。他的聲音非常微弱,沒有辦法聽清,但是他的這一舉動卻安慰了我,因為他使我看到了,他並不懼怕死亡。我雖然不知道他在唱什麼,但是卻知道他心裡正在經歷著什麼——他心裡正在經歷著復活的基督所帶給他的大能的充滿,他心裡正在經歷著復活的基督所帶給他的永生的盼望,所以他沒有懼怕,即便面臨死亡,仍舊有平安喜樂,仍舊要讚美我們的神。

  所以今天我願意和大家分享這些,希望我們在座的弟兄姊妹無論現在處在什麼樣的境況之下,都要相信基督復活了。如果你相信,我堅信復活的基督必能在你的生命中施行他的大能。

  三、傳揚基督復活的資訊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之所以向這些婦女們顯現,之所以讓她們看見他的復活,原因在於他要告訴她們:“你們去告訴我的弟兄,叫他們到加利利去,在那裡必見我。”***太二十八10***復活的基督使她們經歷復活的大能、向她們顯現,目的是要她們去傳揚復活的資訊。同時也告訴給他的門徒。復活的主遇見他的門徒之後就告訴他們:“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二十八18-20***這樣的命令和託付,主不單單告訴了這些婦女、他的門徒,也告訴了今天的我們。告訴所有知道耶穌基督復活的資訊的人,也要告訴所有經歷基督復活大能的人,使我們能夠真正遵循基督的教導,也能將這樣美好的復活的資訊,告訴給我們周圍的人。傳揚基督復活的大好資訊不單單是用言語,更是要用我們復活的新生命,將復活基督的資訊表明出來。“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鬥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3-16***

  今天,教會給在座的所有弟兄姊妹?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け噶艘桓齜淺>?碌母椿罱誆實啊F涫擔?飧霾實氨舊聿⒉灰饢蹲攀裁矗??撬?梢宰魑?澆槔錘嫠叩苄宙⒚茫??揭丫?椿盍恕H綣?閽敢獾幕埃?肽惆顏飧霾實白魑?裎錚?透?桓瞿閎銜?鈽枰?R艫娜耍?⑶腋嫠咚???揭丫?椿盍恕OM??芄幌嘈嘔?礁椿睿????礁椿畹拇竽埽?⑶液湍鬩謊????礁椿畹男畔⒋?鋦?鶉恕?/p>

  弟兄姊妹,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因他活著”。因為基督活著,所以我們在這裡聚集;因為基督活著,所以我們可以經歷他復活的大能;因為基督活著,所以我們可以傳揚基督復活的資訊。正如使徒保羅所說:“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十五14***。“但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成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20***馬丁·路德也說,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走出去,看到萬物復甦的春天,看到每一片綠葉,它們都在告訴我們,基督他已經復活了。所以今天我願基督復活的資訊帶給我們新生的盼望,能使我們的生命經歷震撼性的改變,同樣也能激勵我們傳揚基督復活的資訊。阿們!

  三

  復活之主的顯現

  經文:約21:1-14

  聖經說:“他***耶穌***受害之後,用許多的憑據將自己活活的顯給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們顯現,講說神國的事。”***徒1:3***主耶穌受死的時候,門徒感到絕望、四散逃離現場***這是主早已預言過的事實***。甚至當他們初次見到復活的基督後,靈性生命仍是軟弱,對前面的道路還是感到迷茫。直到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門徒這才一無所懼,失落的信心重新獲得了,並且大膽地四處傳揚基督復活的喜訊,信的人就增多了,神的榮耀也以此得著彰顯。

  主耶穌多次向門徒顯現,是要表明主復活的真實性。復活之主,在向門徒顯現時指導他們打魚,燃點炭火,為他們燒魚充飢,這些都不可能是一種幻覺。基督復活,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裡聖經記載了“耶穌從死裡復活以後,向***七位***門徒顯現,這是第三次。”***約21:14***

  一、顯現的地點

  此時此刻,主耶穌向門徒顯現的地點是在提比哩亞海邊,也稱革尼撒勒湖。當時這個地方的意義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提比哩亞城是希律所造,他以羅馬帝國該撒提比留之名將這城命名,又以此名稱呼加利利海。這表明他們是活在一個要討好當代政權的地方。人往往是活在一個要討好權勢的社會中,這有時是十分痛苦的。主耶穌在那裡向門徒顯現,或許正要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不能給人帶來真正完美的盼望。

  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也是如此,需要我們去重新認識主為我們所預備的生命道路。

  2、提比哩亞海是門徒謀生的地方。加利利海是漁民工作的地方***主的門徒中有好幾位都是魚夫***,就是為生活所迫,汗流滿面才得餬口之處。“打魚”:就是重操故業***參見太4:18-22***。

  今天在我們工作謀生的地方,主耶穌也會向我們顯現,表明他關心我們的生活,他要在我們的生活中給予支援和幫助。

  3、提比哩亞海又是門徒此時此刻勞而不獲的地方。他們整夜勞苦,卻一無所獲。正如聖經所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127:1***

  當我們感到徒勞虛空時,主耶穌正要向我們顯現,他能補償我們生活上的缺乏,他要成為我們生命中惟一的滿足。

  二、顯現的物件

  復活之主的顯現,有其明確的目標。他要繼續完成父神交給他的使命,在地上建立基督的教會;他必須要復興門徒的靈性生命。因此,他特向那些軟弱失敗的門徒顯明他的作為。顯現的物件:

  1、信心不堅定的門徒。他們雖然聽到主復活的資訊和見證,也見過復活的主,但信心仍然不堅定。

  2、盼望不熱切的門徒。主耶穌在過去的顯現中,吩咐他們要等候得聖靈,要去傳福音,但他們似乎對前面的道路沒有指望,所以對傳道的工作沒有任何熱忱。

  3、愛心又冷淡的門徒。他們對主耶穌的愛心已不如從前了,所以也不如從前那麼愛主的工作,不再等候親近主。

  4、膽怯又飢餓的門徒。他們膽怯,怕猶太人的逼 -/迫,現在又在飢餓中。他們不但肉體飢餓,靈性也飢餓。主耶穌正在向這樣的人靠近,向他顯現。

  當年在提比哩亞海邊的七位門徒,他們的靈性生命正處於這樣的光景。復活之主向他們顯現,是表明主耶穌對他們那完全的愛與憐憫。今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何嘗不是象這幾位門徒一樣的軟弱嗎?求主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使我們早日得著靈性的復興。

  曾經有一位基督徒,夢見三位同作肢體的姊妹跪著禱告。主耶穌漸漸走近她們。當他走到第一位姊妹面前,臉上帶著光,顯出慈容,俯身下去,用頂溫柔、頂甜蜜的聲音安慰她,勉勵她。隨後他走到第二位姊妹身邊,只伸出他的手來,在她額上一按,點點頭就走了。最後,當他走過第三位姊妹那裡,一聲不響,連看也不看,就走了。

  那位作夢的基督徒自言自語的說:“第一位姊妹一定靈命最好、最豐盛,所以主最愛她。第二位姊妹也不錯,可是不及第一個。第三位姊妹一定是作錯了什麼?主竟對她如此冷漠。”

  正在猜疑之間,主站在她旁邊說:“無知的婦人,你完全誤會我了。那第一位姊妹最軟弱,最幼稚,時刻需要我的扶持與眷顧。否則她在我的窄路上,簡直一步都不能行。她時刻需要我的愛撫和幫助,否則就會失敗跌倒。那第二位姊妹比第一位好得多,她有較強的信心和較深的愛,我能信任她在任何環境中可以因我站住。那第三位姊妹,就是似乎我不注意,把她略過的那一位,靈命最高,信心和愛心最大,最強;我正用一種厲害的方法將她訓練,使她將來能有最高最聖潔的事奉。她已完全認識我,信任我,並不需要能聽、能見、能摸、能覺的幫助,不會因我所安排給她的環境而灰心喪志,跌倒。雖然理智不能通過,天性不能順服,但她還是絕對順服,因她知道我的用意,乃是為著她將來永遠的榮耀。我所作的,雖然如今她不知道,後來必定明白。她沒有把恩賜看得太重、太大,而是隻求賜恩者。”

  三、顯現的目的

  主耶穌向門徒顯現的目的,是要顯明他完全的神性和完美的屬性:

  1、表明復活之主是無所不在的神。他不受任何空間的限制,他的同在是實在的。所以我們要熱切地與他相交,與主耶穌在靈裡過團契的生活,信靠他,愛他。

  使徒約翰說:“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約壹1:1-3***

  2、表明復活之主是無所不知的神。主耶穌知道他們的灰心,寒冷,飢餓,勞苦;知道他們的基本需要。知道他們要得魚,就給一百五十三條大魚。古代的神蹟故事會強調數目字,以高抬神蹟的真實性***參見王下19:35***;一百五十三的用法,一定是因為門徒當時非常吃驚,而去計算了魚的數目。復活的主供應的魚,遠遠超過他們自己能吃的量。表明在主耶穌那裡有豐盛的恩典,供我們享用。這也是使徒約翰的見證:“從他豐滿的恩典裡,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約1:16***

  3、表明復活之主是無所不能的神。主供應他們所需要的,他們寒冷就供應火,他們飢餓就供應餅和魚。他們有打不到魚的失望,主就供應盼望,讓他們得到魚。他們灰心失去了信心,主就供應他們信心,讓他們能堅信主的話是可信的:主說下網打魚,就有魚了。主是無所不能的,是及時供應我們所需要的。

  我們在每日的禱告生活中,求主耶穌紀念我們真正的需要。“求他按著他豐盛的榮耀,藉著他的靈,叫你們心裡的力量剛強起來,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叫你們的愛心有根有基,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神能照著執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3:16-20***

  4、表明復活之主是永不改變的神。他的愛和憐憫是永不改變的,在復活前和復活後都是一樣的。以前他行神蹟叫門徒得魚***路5:1-11***,這次也是如此。主的能力和同在,都不會因時間或環境的改變而改變,所以我們當永遠信靠他。聖經說:“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13:8***

  在美國,曾經有一位女作家,在紐約街頭遇見一位賣花的老太太。只見她衣著破舊,身體虛弱,但臉上充滿喜悅。女作家挑了一束花,說:“你看起來很高興。”賣花的老太太:“為什麼不呢?一切都這麼美好。”女作家又說:“看來你很能承擔煩惱。”然而老太太的回答令女作家大吃一驚。她說:“耶穌在星期五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那是全世界最糟糕的一天,可是三天後就聽到最快樂的喜訊,他復活了。所以,當我遇到不幸時,我會等待三天或者更長的時間,因為一切都會改變的。”

  誠然,她對生活充滿著希望,因為她所信的基督是已經從死裡復活的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