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企業經營管理論文

  經營是建築企業經濟活動的中心,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已經成為建築企業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建築企業經營管理淺析

  摘要:經營是建築 企業 經濟活動的中心,其管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建築企業的生存和 發展。本文分析了建築企業經營及其影響因素,並從企業領導體制和管理組織、技術、人力資源、質量等經營要素的管理方面,對如何提高建築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了較深入地探討。

  關鍵詞:建築企業 企業管理 經營管理

  0 引言

  建築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住房的需求,且對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起著支柱性作用。當今社會,隨著市場全球化的發展、人們對建築物品質的追求以及建築企業市場低成本的進入,使得建築市場成為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而經營作為各個企業經濟活動的中心,直接關係到企業本身效益的好壞,並且對建築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到關鍵作用。因此,學習經營、懂得經營和善於經營,加強企業的經營管理,已經成為建築企業管理者最基本的能力。

  1 建築企業經營及其影響要素

  建築企業經營就是將企業內部的經營要素***如技術、人力資源、資本、質量等***與外部的經營環境相結合,並通過管理、生產和服務等活動,實現企業本身的經濟效益、以及環境和社會效益的一系列經濟活動。建築企業經營必須以市場為基礎,以符合設計和滿足使用者要求為根本,從而達到或超過預定目標期望值的目的。而影響建築經營的要素主要有企業內部的體制結構和外部市場環境,建築經營投入的施工技術、人力等,以及產出建築物的質量和獲得的經濟、環境、社會效益等三大類因素。因此,可以從這些經營要素的管理入手,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 提高建築企業經營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企業領導體制與管理組織

  健全的領導體制和好的管理組織將會極大的提高對企業經濟的管理,節約各種行政支出,並能有效地對各個經濟要素進行監督,最終提高企業本身的經濟效益。對於企業的領導體制,是一個十分複雜又是一個必須解決好的問題。一方面它同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進步想聯絡,要與生產力水平和企業的規模相適應;另一方面又與生產關係和社會制度相聯絡,受到社會經濟體制、 政治制度與企業形式的制約。企業組織管理則體現了為實現企業共同的任務和目標,而對人們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合理的分工和協作,有效的配備和使用企業資源,並能夠正確地處理人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建築企業在健全企業的領導體制和管理組織時,也必須對相關的基礎管理工作進行完善,包括建立以責任制為核心的各項規章制度,健全並嚴格執行建築施工的技術標準和技術規程,建立健全並嚴格執行一套嚴密的經營、生產、技術、財務、質量、勞資、材料、機械裝置等管理標準,對各類技術經濟定額的制定、執行和管理,對各種計量技術和計量手段的管理,以及所有與工程專案有關的資訊資料的管理等。這些基礎工作是實施企業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對整個企業管理工作和經濟效益的好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建立健全的企業領導體制與管理組織以及相關的基礎管理工作。

  2.2 加強建築企業技術要素的經營管理

  建築企業技術經濟的管理就是要求對企業中的相關的各項技術活動過程和技術工作要素實施計劃、組織、 科學、有效的管理。建築行業的各種技術活動,一是指包括技術檢查與核定、技術交底、圖紙與工藝會審等方面為保證正常生產活動的技術要素;二是指技術創新活動,如技術改進和技術開發、科學研究、新技術工藝的試驗研究等。技術經濟管理是建築企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加強技術管理對於穩定企業生產技術工作秩序、保障建築企業安全生產、搞好環境保護和保證工程質量、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要做好建築企業技術經濟的管理工作,首先必須明確技術管理的任務,正確貫徹國家的各項技術政策,科學地組織各項技術活動,不斷推進並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努力提高各技術的經濟效益,真正做到技術與經濟的統一;二是要做好各項技術經濟管理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健全技術管理的規章制度、技術責任制、做好技術情報和資訊管理工作、做好施工技術日誌好工程技術檔案、嚴格貫徹和執行各種技術標準與技術規程、並定期對人員進行技術培訓等;三是要做好安全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如建立安全責任、檢查、 教育等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對施工環境的公害和汙染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等。

  2.3 加強建築 企業人力資源的經營管理

  人是建築施工的主體,其 經濟管理是對人力資源的取得、開發、保持和利用等方面進行的管理活動,實施有效人力經濟管理能夠極大的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最終實現企業本身效益的最大化。人力經濟管理與傳統的人事管理相比,除了傳統的人員招聘、錄用、檔案管理、人員調動等,還增加了對人力資源的規劃和開發、崗位與組織設計、行為管理,以及終身 教育等內容。

  人力資源是實現建築企業效益最大化的重要方面。良好的人力經濟管理能夠有效減少人員的勞動消耗,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建築企業在人力經濟管理上的,必須充分發揮企業中人員的內在潛力,實施各盡所長、各盡所能的“能本”管理;並建立“德為前提、能力本位”的能績優先的用人制度,堅決實施能上能下、競爭上崗的幹部人事制度,創造條件保證有才能的人更好的發揮才幹。

  2.4 加強建築企業質量要素的經營管理

  所謂“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建築工程質量的好壞,不只影響到建築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直接關係到國家的繁榮 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甚至是子孫後代的幸福。所以,在建築工程專案施工中必須時刻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而建築質量經濟管理就是要根據設計和使用者要求,在規定的工期內,保質保量的完成建築施工,並儘可能的降低成本以實現企業本身效益的最大化。

  建立全面的質量要素管理體系是建築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要求運用多方法對全員、全過程、全企業進行經濟質量管理。要實現全員的經濟質量管理,必須做好全員的質量教育工作,加強員工的質量意識;建立包括各級部門和人員在內的質量責任制制度,已明確其職責與任務範圍;有必要經常性的開展多種多樣的群眾性質量管理活動,充分發揮廣大員工的聰明才智以及主人公精神,積極主動參與到質量經濟管理中去。要做好全過程的經濟質量管理,必須堅持“為使用者服務”和“預防為主”的思想,從市場調研、建築設計、建築施工,以及銷售和售後服務等全過程進行有效的質量經濟管理。全企業的質量經濟管理則是要求企業內部的所有部門都必須自覺履行各自的質量職能,並相互監督,使得全企業都處在質量經濟管理之中。

  3 結束語

  建築企業的經營管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的、全面的綜合管理,其管理素質直接關係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這個競爭愈來愈激烈的行業,建築企業只有不斷的改進經營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對施工技術、人力資源、施工質量等經營因素的管理,才能持續促進企業的發展,並在未來更加劇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參考 文獻:

  [1]刑補團.淺談建築企業經營管理[J].山西建築,2007 33***16***.

  [2]施超傑.改制剝離建築施工企業如何加強以“財管”為中心的經濟管理工作[J].建築施工,2002 12***3***.

  [3]吳信平,程國政.建築施工企業專案經營管理探析[J].經濟師,2004 ***12***.

  [4]嚴若美.淺議建築企業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科技,2008 24***11***.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