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畢業論文範文大全

  我國機械製造行業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就。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機械畢業論文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機械畢業論文範文篇1

  淺析公路養護機械裝置管理

  公路養護工作逐漸實現機械化管理,在減少工人勞動量、提高公路養護質量與效率的同時,也面臨著如何科學、有效的對養護機械裝置進行管理的問題。並且,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還要負擔裝置購入、更新、維修等環節所需耗費的大量資金。本文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故而對目前公路養護工作中,裝置管理的相關問題進行總結,並將解決對策分析如下。

  1 公路養護機械裝置管理問題分析

  1.1 缺乏重視程度

  由於在過去公路養護所耗費的成本低,佔用的人力資源少。加之公路養護的主要目的在於節省資金,而不是追求經濟效益。因此在公路管理過程中,普遍缺乏對養護工作的重視程度,認為養護工作只是在單純的耗費資金。同時,公路建設的資金總量不足,導致公路養護單位的目光只侷限在節約經費上,從而使養護機械裝置無法得到有效管理。而相應的管理機制與技術人員的缺乏,更使養護機械裝置的管理工作幾乎處在停滯狀態。

  1.2 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必須結合具體的裝置數量、特點進行制定,也就是說,在每次大規模引進或更換裝置時,就應當對裝置管理制度進行修正。然而,目前大部分公路養護單位,對養護機械裝置的管理還沿用幾年前甚至更為久遠的管理制度。不僅為實際的管理工作帶來較大困難,同時也使新規定的制定,缺乏足夠的資料參考。此外,上級主管單位的管理缺漏,導致下屬各單位的養護機械裝置,無法根據財政目錄,統一的進行收編。導致各個下屬單位的裝置編號,缺乏統一性。從而為養護機械裝置的管理工作帶來較大困難。另外,還有部分公路養護單位,在對養護機械裝置的管理考核上,主要以燃料消耗和作業臺班作為考核內容,這種考核方法仍然僅僅側重養護資金的節約等方面,無法起到加強養護裝置管理工作效果的作用。

  1.3 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援

  當養護機械裝置到達規定的使用年限時,由於裝置的老化,導致頻頻發生故障,並且工作效率有所下降。同時能源消耗量與維修費用也逐漸提升。按照相關規定的要求,這些裝置應予以淘汰。然而,由於公路養護單位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援,導致裝置淘汰不及時、更新不徹底,從而形成新裝置、老裝置同時工作的現象。這一方面會增加養護工作的能源負擔,另一方面也為配件的更換帶來困擾。同時,一些大型的機械,購入費用較高,並且閒置時間較長,一旦購入則降低單位資金流動率,與裝置的使用效率。

  1.4 養護機械裝置的保養工作缺乏

  由於養護機械裝置在各個公路養護單位中,都被應用在一線工作崗位,所以對養護機械裝置的統計與維護都比較困難。使得管理部門難以掌握下屬各單位各裝置的執行、維護情況。使具體的養護工作與裝置管理工作之間,出現脫節現象。同時一線工作繁忙,並且面臨經費缺乏、工人責任感不足等諸多問題,導致應有的維護管理工作,都沒有得到貫徹執行,使保養間隔時間延長、配件與油料不符合要求等問題逐漸成為常態。從而對養護機械裝置造成嚴重的損害,不僅降低裝置的效能,更降低了使用安全性。

  2 公路養護裝置的有效管理方法

  2.1 提高重視程度

  為了加強公路養護機械裝置的管理,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提高其使用效能與使用壽命因此必須轉變觀念,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更新管理方法,將公路養護資金,充分有效的投入到養護過程中去。

  在日常養護工作中,以公路養護質量與裝置管理質量作為最終目標,革除過去片面追求節省資金和強調效益的陳舊理念。將養護機械裝置的管理,作為例會內容進行討論,並建立健全專門的管理機構,負責管理工作。此外,還需重視專業技術人員的引進與培養。

  2.2 規範化管理

  為加強公路養護機械裝置的管理效果,除了要全面提升公路養護工作的受重視程度之外,還需建立一套有效的、易於操作的管理制度,並嚴格遵照制度進行裝置管理。應結合具體的裝置數量、特點現狀,從建立制度、規章入手,對裝置的核算方法以及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完善,使養護機械裝置的基礎管理工作得到夯實。

  一般來說,裝置管理主要有外業管理與內業管理兩種。所謂外業管理,是指按照相應的管理制度,對配件、裝置的採購、執行、保修等環節進行管理。在外業管理中,應由管理部門統一建立資料庫,對上述資訊進行記錄,並在上下級單位部門間,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對接,使裝置的外業管理狀況資訊,能及時的被各級單位所獲取。提高裝置管理的機械化程度。

  而內業管理則為養護機械裝置的技術檔案、臺賬、更新計劃以及配供、保修、採購等環節做好規劃。從而完善養護機械裝置的執行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等。內業管理中,應對裝置採購、更新、修理等投入的資金進行管控。並對裝置的使用狀況進行分析。

  2.3 制定購入計劃

  隨著近年來車輛載貨量的增加,以及公路等級的提升,導致車輛執行狀況逐漸向高噸位、高密度趨勢發展。對公路造成嚴重負荷的同時,也增加了養護工作的困難程度。過去普遍採用人工或半機械化的方式,對公路問題進行養護。從而導致養護工作的技術含量較低。另外,在養護資金的限制下,使如今的公路養護工作,受限於觀念和技術兩方面,因此養護工作所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及時解決養護機械裝置的按需配套與及時更新換代問題。

  所以應首先做好更新計劃,以及裝置配置計劃。使應淘汰裝置能夠及時淘汰更新。半淘汰裝置應做好維修處理,儘量降低其能源耗損量以及安全事故發生率。新添置的裝置,應結合具體養護施工特點選擇,並且注重裝置在技術與功能上的先進性,使近一段時間內,能有效完成養護工作。對利用率不高,或者非必購入不可的裝置,可採用租賃的方式使用。防止裝置閒置,使本就缺乏的資金更加拮据。此外,應提高養護隊伍的機械化施工水平,最大程度的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量。

  2.4 加強監管力度

  一線養護施工,通常都處在較為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並且按照工作要求以及工作目的的不同,致使裝置所承擔的載荷有著很大的不均勻性。對裝置發動機以及其他零部件的正常執行造成嚴重影響,降低裝置使用壽命。而裝置在出廠後,對單次使用的最長時間、以及保養的時間間隔等,均有明確的規定,並附贈相關的手冊等共使用者參考。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由於工作量較多,養護工作任務繁重,加之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普遍不足,從而很難按照規定要求對裝置進行保養和維護。為了延長裝置的使用壽命,故而必須對裝置的養護工作進行嚴格監管。首先要培養基層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並使其認識到裝置養護的重要性。其次,應對每臺裝置指定專門的養護負責人,使其負責該裝置的養護工作,一旦因養護不當而導致裝置損壞,則追究其相關責任。制定裝置保養手冊,並對手冊中的專案,進行逐一檢查,提升裝置管理效果。

  3 結 語

  目前我國公路養護工作,已經邁入機械化領域。然而,在養護機械裝置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許多不足。文章就裝置管理中的相關問題,提出了增加對裝置管理的重視程度、制定規範化的裝置管理制度與科學的購入計劃。加強對裝置維護工作的監管力度等方法,希望能為相關領域的工作者,提供思路和借鑑。

  >>>下頁帶來更多的機械畢業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