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有哲理的勵志小故事

  每一個有哲理的故事都是很值得我們去看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像孩子一樣破涕為笑

  因為受了委屈,樂樂的嘴巴噘得老高。他努力地控制著,控制著,但終於沒有憋住,5歲的樂樂,眼淚奪眶而出。先是抽泣,一聲接一聲。他捏緊小拳頭,試圖使自己只是這樣抽抽搭搭地哭幾聲,但終於沒有控制住,樂樂像以往一樣爆發了,放聲大哭,聲嘶力竭。最後,他乾脆坐在地上,一邊蹬著腿,一邊號啕大哭。

  這一次,樂樂是真的受委屈了,是天大的委屈。他哭得昏天黑地,讓人心碎。

  媽媽安慰他:“別哭了,寶貝,嗓子會哭啞的。”

  奶奶哄他:“不哭不哭,奶奶帶你去買好吃的。”

  似乎有一絲絲猶豫,但緊接著,是一陣更加淒厲的哭聲。

  爸爸拿起車鑰匙,走到樂樂面前,蹲下來,說:“走,爸爸陪你去海洋世界玩,好不好?”

  哭聲戛然而止:“真的?”

  爸爸鄭重地點點頭:“當然是真的,我們立即出發。”

  樂樂抹了一把臉上的淚水,破涕為笑,一骨碌從地上站了起來。他又抽搭了一聲,不過,這一次是笑著抽泣的。

  爸爸幫他擦乾了掛在嘴角的一滴淚水,樂樂笑得如此開心,如此燦爛。他蹦蹦跳跳,跟著爸爸一起出門了,興奮地跟媽媽和奶奶說再見,好像剛剛什麼也沒有發生似的。

  多麼戲劇而又溫馨的一幕!

  是的,孩子很容易破涕為笑,所有的煩惱、不快、委屈、傷心,都能夠頃刻之間煙消雲散,他們的心,很容易滿足。

  你還保持一顆童心嗎?你還能在面對各種困境、煩擾、傷感、痛心、絕望的時候,坦然且樂觀地接受,並像孩子一樣破涕為笑嗎?

  歲月唯一拿不走的,是我們的純真。

  :不會太早 也不太遲

  一位著名女演員在接受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發的“終身成就獎”時發表的謝詞,贏得了全場的掌聲,她說:“世事往往很奇妙,不是來得太早便是太遲。”

  美好的東西沒有在適當的時候來臨,這是很多人的遺憾。可是,什麼是適當的時候呢?我們都是貪婪的,總希望同時擁有一切,總希望時間表是由自己來安排的。可惜,遲或早,根本由不得我們去選擇。

  工作上,我們不是忙得喘不過氣來,便是清閒得要命。忙與閒,從來都是不平均的。

  我們或許都聽過自己所愛的人說:“我們相遇得太遲了。”我們也曾對自己不愛的人說:“太早認識你了,假如晚一點與你相遇,也許我會比現在懂得欣賞你。”

  假如我們能夠退一步去審視人生的每個時刻,或許會有另一番體悟。

  我們在這個時刻相愛,看似太遲,卻是適當的時候。因為你來遲了,我才懂得珍惜。所有熾熱的激情,只是因為一切好像都太晚了。假如你來早了一步,我也許就不會那麼愛你。世事其實都是在適當的時候降臨,只是我們沒有適當的心情去迎接它而已。

  :專注的力量

  最近迷上了健身,在手機上下載了健身軟體,開始熱情滿滿,每天都要練上一個小時。沒過幾天,腿疼、腰痠、胳膊也抬不起來了。站在秤上瞅瞅,體重卻絲毫沒有降下來。

  我有點洩氣,再鍛鍊的時候,就有些心不在焉了。我開始把注意力放在怎樣才能更快地做完一節,看上去,我做滿了一小時,其實這一個小時,我的心中充滿了急躁。

  我這種狀態被姐姐發現了。“心心,你似乎並沒有在享受鍛鍊哦。”她關掉了我的手機,很嚴肅地對我說。

  姐姐給我講了個故事。她輔導過一個學妹學習法語。學妹很努力,每天按要求背單詞、記筆記,卻進步緩慢。姐姐心有疑惑,終於忍不住問她。學妹如實相告:偶然得到了一個出去學習的機會,需要用到法語。本來對法語沒什麼喜愛,只是覺得如果放棄這個學習計劃太可惜了,就強迫自己去學。但是在學習時,心裡總是不靜。心裡想的是已經出國後的場景,而忽略的恰恰是當下要學的內容。

  要享受,而非忍受。姐姐意味深長地對我說。

  我突然覺得姐姐是一個哲學家,她道出了一個簡單卻常常被人忽視的道理:用專注的心,虔誠的姿態,對待生命的每一個時刻。專注於學習、每個點滴的進步、每一天的成長,而不是漫無目的地分散注意力、好高騖遠地遙望未曾努力過的遠方。

  後來,我再健身的時候,會靜下來,用心體會伸展時肌肉的拉伸,下蹲時腿部的受力,體會汗水的沁出、心跳的加快。我的心漸漸安靜下來,時間似乎停止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充盈心中,那就是專注的力量。

  專注是一顆沉靜安然的心,全然投入到一件事。是褪去浮躁、急功近利後的安穩踏實。

  專注是一種力量,不喧譁,自有聲,不凌厲,卻能讓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感受到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