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的勵志小故事

  成熟不是不流淚,而是含淚奔跑;成熟並非不恐懼,而是儘管恐懼,仍有所行動,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 百發百中的祕密

  羅傑走下碼頭,看見一些人在釣魚。出於好奇,他走近去看當地有什麼魚,好傢伙,他看到滿滿一桶魚。

  那隻桶是一個老頭兒的,他面無表情地從水中拉起線,摘下魚,丟到桶裡,又把線拋回水裡。他的動作更像一個工廠裡的工人,而不像是一個垂釣者在揣摩釣鉤周圍是否有魚。他知道魚會來的,無疑。

  羅傑發現,不遠的地方還有七個人在釣魚,老頭兒每從水中拉上一條魚,他們就大聲抱怨一陣,抱怨自己仍然舉著一根空杆。

  這樣持續了半小時:老頭兒猛地拉線、收線,七個人嘟嘟囔囔地看他摘魚,又把線拋回去。這段時間其他人沒有一個釣上過魚,儘管他們只處在距老頭兒十幾米遠的地方。真太有意思了!

  這是怎麼回事兒?羅傑走近一步想看個究竟。原來那些人都在甩錨鉤兒***甩錨鉤兒是指人們用一套帶墜兒的鉤兒沉到水裡猛地拉起,希望湊巧掛住一群游過去的小魚當中的某一條***。這七個人都拼命地在棧橋下面揮舞著胳臂,試圖釣起一群群遊過的小魚中的某條魚。而那位老頭兒只是把鉤沉下去,等一會兒,感到線往下一拖,然後猛拉線,當然,他有魚釣上來了。

  老頭兒收穫了魚,而他百發百中的祕密在於:只在鉤子上方用一點誘餌而已!他一把線放下去,魚就會開始咬餌食,他會感覺線動,然後再把魚鉤從厚厚的一群魚當中一拉,有啦!

  完全使羅傑吃驚的不是那位老頭兒簡單的智慧,而是這樣一種事實:那一群嘟嘟囔囔的人看得很清楚老頭在幹什麼,他是怎樣使用最簡單的方法獲得超級效果的,但他們卻不願學習,因此,他們沒有收穫!

  許多人完全知道要成功他們必須做什麼,但他們遲遲不願採取正確的行動。成功的祕密是這樣的:不要只是想著採取行動,而是要“採取正確的行動!”

  2:成功,從傾聽開始

  美國汽車推銷之王喬·吉拉德曾有一次獨特的體驗。一次,某名人來買車,他推薦了一種最好的車型。名人對車很滿意,掏出現鈔,眼看就要成交了,對方卻突然變卦而去。喬為此事懊惱了一下午,百思不得其解。晚上11點,他忍不住打電話給那人:“非常抱歉,我知道現在很晚了,但是我檢討了一下午,實在想不出自己錯在哪裡,因此向您討教。”“真的嗎?”“肺腑之言。”“很好!你用心在聽我說話嗎?”“非常用心。”“可是今天下午你根本沒有用心聽我說話。就在簽字之前,我提到我的兒子吉米即將進入密執安大學念醫科,我還提到他的學科成績、運動能力、將來的抱負。我以他為榮,但是你毫無反應。”

  喬不記得對方曾說過這些事,因為他當時根本沒有注意。喬認為已經談妥那筆生意了,不但無心聽對方說什麼,反而在聽另一名推銷員講笑話。喬這才明白失敗的原因:那人除了買車,更需要得到對於一個優秀兒子的稱讚,以滿足內心的自豪感。

  喬對此表現遲鈍、毫不在意,是因為眼裡只有生意,覺得其他一切都是“閒話”。但恰恰是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閒話,承載了顧客的感情寄託,也是成就生意的關鍵。認真傾聽他人講話,當他的知音,當他被尊重的渴望得到滿足時,才會回過頭來滿足你。一位朋友在百貨公司買了一套西裝,結果很不滿意,上衣褪色,弄髒了他的襯衫領子。他把西裝送回店裡,找到了當初遇見的那位店員。沒等他把情況說完,店員就搶白說:“這種西裝我們賣了好多件,你是第一個抱怨的人。”

  在與這名店員交涉時,第二個店員又插嘴說:“所有深色的西裝,因為顏色的關係,開始的時候會褪點顏色,這種價錢的西裝都是如此。”

  “這個時候我已經怒火中燒了。”朋友說,“第一個店員對我的誠實感到懷疑,第二個暗示我買的是低階貨。”正當朋友火冒三丈時,服裝部的經理走過來了。他從頭到尾地聽朋友把事情敘述了一遍,中間沒有插一句話。

  聽完後,這位經理說:“我承認自己不知道毛病出在什麼地方,你要我怎麼處理這套西裝呢?我完全照你的意思做。”朋友本打算叫他們收回這套西裝,這時卻回答:“我想知道這種情形是否是暫時的,以及是否有什麼補救的辦法。”

  經理建議朋友再穿一個星期看看,如果那時候還不滿意,再給他換一套滿意的。朋友滿意地走出那家商店。那套西裝穿了一個星期後,沒有什麼問題發生。這之後,朋友還照樣在那家服裝店買衣服。

  在溝通的各項功能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傾聽的能力。有效的溝通始於真正的傾聽。朋友與店員交涉時,店員不讓他訴說原委,甚至與他爭吵,結果只能事與願違。而經理的傾聽是一種成竹在胸、沉著冷靜的姿態,是表達力量的一種技巧。

  思想家說,傾聽是一種美德;教育家說,傾聽是一種智慧;文藝家說,傾聽是一種魅力。而如果你要成為優秀的談話家,請記住:首先學會做一個好的聽眾。

  3:你與成功的距離

  瑪格麗特·米歇爾的著名小說《飄》一經出版,就立即風靡全世界。好萊塢製片人大衛·奧·塞爾茲尼克計劃將它搬上銀幕。他首先找到米歇爾協商,最終以5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部作品的拍攝權,然後組織18位編劇對這個劇本進行改編,在基本保持原著的深度和韻味的基礎上,經數次修改打磨,最後由著名作家西德尼·霍華德將這部小說修改定稿成電影劇本,最後依託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開始籌組拍攝。

  首先開始的是角色選定。為了找到稱心的演員,導演組開足馬力進行宣傳,各路明星得到資訊後也是爭搶進入劇組,他們相信這部鉅著能風靡全世界,這部影片也必然會引起世界轟動。幾輪選拔後,其他角色都已選定,唯獨女主角斯佳麗的演員遲遲找不到。當時,在好萊塢乃至世界影壇頗有聲譽的大明星凱瑟琳·赫本、蒞蒂·黛維絲、瓊·芳登、瓊·克勞馥都紛紛向塞爾茲尼克遞交了自己的簡歷,並開足馬力用盡所有辦法進行最後攻關,希望能夠得到這一角色,可不知為什麼,這些演員無論做怎樣的努力,塞爾茲尼克一直都不太滿意,開機拍攝時間已經往後拖了兩個多月了。

  一位叫費雯·麗的演員,當時在好萊塢還是跑龍套的,名不見經傳,但她很想演這個角色。一天,她鼓足勇氣,用了半天的時間畫了妝,租了一套衣服,其他什麼也沒有帶,直接找到了塞爾茲尼克。沒想到,還沒等費雯·麗說出自己的來意,塞爾茲尼克一見到她,不禁失聲叫出來:“噢,天哪!你就是斯佳麗!”只見她戴著寬邊黑帽,深邃的眼睛閃爍出綠寶石般的光芒,黑色的衣衫緊緊裹著窈窕的身軀。塞爾茲尼克興奮極了,對同事們大呼:她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斯佳麗!在費雯·麗試拍的樣片後,他更加興奮。一個午後,他正式召開開機新聞釋出會,並特意強調:有了費雯·麗出演斯佳麗,他對這部影片的成功胸有成竹。

  劇組所有人都很驚詫,費雯·麗沒有名望,更沒有攻關,為何能擊敗那麼多好萊塢大牌而成功上位。還是費雯·麗給出了答案,她說,截止她來劇組前,在2個多月的時間裡,她夜以繼日將小說《飄》整整近30遍,每天都在琢磨斯佳麗的形象,從她的一顰一笑,穿著打扮,再到生活習慣,甚至她睡覺的形態都裝在她的腦海裡。來劇組應徵時,她完全以劇中斯佳麗的形象出現在塞爾茲尼克面前,她是直接進入了角色,從衣服到言談舉止,到她的眼神……這就是塞爾茲尼克錄用她的原因。

  這部影片後來定名為《亂世佳人》,公映後立刻轟動了全美國和整個大洋彼岸。費雯·麗當仁不讓地獲得了第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從此進入世界巨星行列。她的成功告訴我們,把握機遇靠的是真情投入和真心付出,誰為之奮鬥誰就離成功最近。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