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人才戰略是什麼深入理解

  人才是現在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企業人才戰略是什麼呢?企業為人才戰略一般有哪些內容?企業人才戰略的相關知識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

  5步構建企業人才戰略

  來源:創業邦

  如何理解招聘與員工關係、培訓與發展、薪酬與福利、績效管理這些傳統的HR職能與公司業務戰略之間的關係?如何將HR職能有機地嵌入到總體戰略之中,繼而形成系統的人才戰略,為公司的發展和變革提供人員和組織保障?這些不僅是企業高層管理者面臨的嚴峻挑戰,更是人力資源從業者的職責所在。對於人才戰略的規劃,跳出本部門、本職能的視角侷限轉而樹立大局觀念,理解系統框架並掌握整合工具,就顯得格外重要。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拜耳領導力教授忻榕博士在其新著《人才發展五星模型》中提出,通過企業文化、團隊建設、知識共享、績效管理和組織發展等五個維度,來系統構建人才戰略。

  第一步: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人才戰略的導向,為人才發展奠定了一個正向的基調,它是企業的價值觀和員工的行為規範,是組織能產生什麼樣的氛圍的基礎,同時也是企業員工和企業使用資源的標準。忻榕認為,好的企業文化應該滿足兩個方面的要求:它對內要形成凝聚力,保證各個機制、流程和制度的穩定性;對外要產生適應性,使企業能夠靈活應對客戶和市場的需求。好的企業文化有四個作用:使員工產生使命感、對市場充分適應、使員工參與度提高和產生槓桿作用。

  忻榕強調,企業應該用自己的文化去吸引人才,並僱用認同自己文化的人才。員工入職後,企業還要進一步強化他們對自己文化的認同。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使員工有歸屬感,從而贏得他們的忠誠。企業可以運用故事、慣例、實物象徵、語言等手段,通過招聘選拔、培訓發展、績效管理、領導表率等方式,將自己的價值觀傳遞給員工。

  第二步:團隊建設

  忻榕指出,團隊建設是人才戰略的關鍵,因為它直接作用於人才戰略的核心要素——人。團隊建設包括人才的規劃、挑選和培育三個方面。人才的規劃首先要著眼於企業的目標:企業需要怎樣的人才?需要他們創造怎樣的業績?因此,對人才進行評估是首要任務。

  在招聘之前,企業要建立崗位模型,而且不同崗位對技能的要求各不相同。不過,總體而言,崗位模型應該包括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管理知識和核心能力、價值觀、行為特質等要素。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管理知識和核心能力,都是相對容易觀察和測評的。而員工的價值觀和行為特質則是看不見的,在招聘和甄選員工時,可以用結構化行為面試和其他工具加以測評。對於人才測評中最難測度的人員潛力,要注意從三方面加以考量:學習能力、進取心和能力的容量。

  第三步:知識共享

  知識共享是人才戰略的助推器,它不僅將員工的個體知識彙集成組織知識,並沉澱為組織能力提升的基礎;而且促進了員工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員工的個人績效。忻榕認為,知識共享需要考慮知識源泉、資訊系統、分享渠道這三個環節。由此展開一系列的知識共享活動:收集各類顯性知識,尋求可傳播的知識載體;挖掘員工中的隱性知識,並通過各種方式將其顯性化,形成顯性知識;通過各種平臺和途徑,實現以上各類顯性知識在員工之間的共享。

  企業只有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才能保護知識擁有者的合理利益,激發他們分享知識的願望,最終實現知識的轉化和共享。首先,企業可以結合績效管理,建立知識貢獻率考評指標,使知識共享者獲得應得的利益;作為補充,企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員工進行知識共享,使每個人都體會到知識共享對工作提升的效果和價值。

  第四步:績效管理

  當一個企業資源有限的時候,應該如何把握人才戰略的重點?忻榕給出的建議是,不妨把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入到招聘任用和績效激勵方面。說到績效管理,其考評體系至少應包括業績目標、員工的核心勝任力、專業能力和潛力等四個層面。

  通過對員工不同層面的考評,組織可以決定要給予員工什麼幫助,如何為他們提供有效的培訓發展機會和平臺。當然,考評結果同時也成為員工激勵的重要依據。不過,在員工激勵機制上,組織首先應該轉變觀念的是,不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想要給員工什麼,而是應該思考員工的需求是什麼,組織怎樣滿足員工的需求。

  第五步:組織發展

  忻榕建議,在考慮企業組織發展時,首先對組織進行一個診斷,考察組織的架構是否和戰略相匹配;其次,企業要確保在這樣的組織架構當中,員工的協調、合作如何是有效的;最後,企業應密切關注領導力的發展和提升,每年進行高層主管的領導力的盤點,從而更好的培養他們,讓他們為企業作出更多的貢獻。

  對於領導力的發展,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必須做好繼任計劃。針對不同崗位,企業可以分出準備就緒、一兩年就緒和兩年以上有待考察的人。關鍵崗位最起碼要有一個準備就緒的繼任者。所以,人才儲備同資金、裝置和技術的儲備一樣重要。在對員工,尤其是核心和高潛力員工進行分類之後,企業要建立人才發展計劃和人才檔案。短期來看,人才檔案可以作為繼任和發展計劃的工具,使領導者可以有效地進行職業生涯和人才發展規劃,做組織盤點和人才校準。長遠來看,人才檔案將成為企業的內部簡歷庫。這是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使企業長期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現代企業管理的人才戰略

  來源:總裁網

  一、賞與罰

  正如高起、王陵所言,劉邦的確有些流氓習氣,但這個流氓皇帝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本領,就是賞罰的分寸把握得非常準確。其實,激勵員工的士氣,說一千到一萬,就是“賞”與“罰”。然而,這兩個字的分寸把握,是一門深奧的,可欲而不可求的學問,甚至一生都難以掌握。

  當年,劉邦在沛縣起事,在攻打縣城時,沛縣令發動百姓抵抗,劉邦便令人書信在城中宣傳,秦政不仁,若是城破,眾百姓必受塗炭,望百姓合力除掉沛縣令。結果老百姓響應號召,群起而攻之,沛縣不攻自破。這種獎賞的手段與火候的把握,是非常了得的。

  韓信攻下齊地,有人向韓信進言,若韓信投靠項羽,則項羽必贏;若依舊依附劉邦,則劉邦必勝;若自立為王,先三足鼎立,而後分勝負。韓信認為劉邦對自己不薄,便派人跟劉邦講,自己如果沒有封號,很難統治齊地舊民,希望劉邦能給封個“假齊王”。韓信竟然要挾要官!劉邦聽罷,勃然大怒,大罵道,“這個***韓信,……”軍師張良暗中踢了劉邦一腳,劉邦頓時醒悟,立即改口,“這個***韓信,要什麼假齊王,要封就封個真齊王。”於是,韓信死心塌為劉邦打下了大漢江山。

  作為企業領導者,必須使用好自己的“賞罰”之權,把握賞罰的火候。如筆者在《跟著農民學管理》中所講的四季——春天,多賞不罰;夏天,多賞少罰;秋天,少賞多罰;冬天,不賞多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