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綠色戰略是怎樣的

  綠色戰略就是指企業在綠色經營觀指導下,對企業進行綠色開發、實施綠色生產、開展綠色營銷和培育綠色企業文化的總體規劃。實施綠色戰略管理既可使企業獲得綜合的環境效益,又可減少來自社會和政府的壓力。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制定企業綠色戰略

  推行綠色戰略的基礎是樹立企業綠色觀念。綠色營銷觀念是綠色營銷的指導思想。要求企業樹立綠色營銷思想,寓環保意識於企業的經營決策之中,更好地保持企業市場競爭力。企業在營銷時不僅要考慮企業利益、消費者利益,更要考慮公共利益和以環境的影響,要切實把環境保護貫穿於新產品的開發、設計、製造、包裝、使用以及服務等各項環節中,不僅保證自己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獲得利潤,同時還達到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目標。同時,在企業內部還要對全體員工進行綠色教育,使員工充分認識環保的重要性。隨著消費者對綠色消費需求的日益增長和保護生態運動的日益高漲,企業只有及時調整營銷觀念,才能成為市場營銷中的勝利者。

  企業綠色戰略是依據消費者和社會對環保的要求,結合企業現狀及其長遠的經營目標而制定的長期性、全域性性、系統性的市場營銷方案。制定綠色營銷戰略主要從以下方面考慮:

  1研發綠色產品,樹立綠色品牌。綠色產品的開發是綠色營銷的支撐點。綠色產品應具有如下特點:

  產品本身的安全性和衛生性,應有利於消費者的健康;

  該產品的使用過程中不會汙染環境;

  產品的降耗節能性;其四是產品的易回收處理性。

  開發綠色產品,必須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包裝、使用、廢棄物的處理等方面考慮對環境的影響。無論從生產過程到消費過程,還是從外包裝到廢棄後的回收都要有利於人體的健康,有利於環境的保護和改善,能夠在創造企業經濟利益的同時帶來社會利益。

  2爭取獲得綠色標誌。綠色標誌又稱環保標誌。它表明該產品的生產、使用及處理過程皆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不危害人體健康,產生的垃圾無害或危害極小,有利於資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綠色標誌被譽為通往市場的綠色簽證。

  3積極引導綠色消費。綠色需求的規模和發展速度決定著綠色營銷的規模和發展速度,但企業不能坐等綠色需求的來臨。一個完整的綠色營銷過程應包括對消費者習慣和消費傾向的引導和教育。企業實施綠色營銷,不僅要滿足已經產生的綠色需求,更要善於激發消費者的興趣,培養和強化消費者的綠色意識,積極創造綠色需求,促進消費者價值觀的改變。

  實行綠色設計

  在實施綠色營銷戰略中,綠色設計是進行綠色製造的前提。綠色設計要求企業在產品整個生命週期內,著重考慮產品環境屬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維護性、可重複利用性等,並將其作為設計目標,在滿足環境目標要求的同時,保證產品應有的功能、使用壽命、質量等要求。綠色設計的原則被公認為 “3R”原則,即減少環境汙染,減小能源消耗,產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迴圈或者重新利用。

  綠色材料選擇設計。原材料處於產品生命週期的源頭,材料選擇設計是實現全生命週期設計的前提和關鍵技術之一。材料的選擇不僅僅影響產品的製造,而且還影響產品的銷售、使用、維修、回收等過程。綠色設計要求產品設計人員改變現有設計中只注重技術性能和經濟效能的材料選擇思路,而要將環境因素融入到設計開發之中,瞭解材料對環境的影響。材料的綠色特性對家電產品的綠色效能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因此,具體在選擇時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首選可再生利用材料,儘量選用回收材料,提高資源利用率;

  儘量選用低能耗、無毒、少汙染、無腐蝕性的材料;

  儘量選擇環境相容性好的材料及零部件,同一產品單元儘量選用較少的材料種類,以便於產品廢棄後的有效回收;

  為便於回收,材料上要標註出其型號、種類、等級等。如在冰箱生產過程中選用環保性製冷劑,以減少對臭氧層的破壞。

  採用可回收性設計。減少環境汙染和節省自然資源是綠色設計的根本目標,而合理的回收和再生利用無疑有利於這一目標的實現。可回收性設計是指:在產品設計初期充分考慮其零件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價值大小、回收處理方法、回收處理結構工藝性等問題,最終找到零件材料資源、能源的最大利用,並對環境汙染最小的一種設計思想和方法。可回收性設計包括以下幾方面的主要內容:

  可回收材料及其標誌;

  可回收工藝與方法;

  可回收性經濟評價;

  可回收性結構設計。

  面向回收的設計思想,使產品設計師能考慮產品生命週期的全過程,既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又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時還明顯降低了產品成本。

  可拆卸性設計。具有良好的可拆卸性是產品維護性好、零件材料可回收、可再生的重要保證,才能達到節省成本、減少汙染、保護環境的目的。為此:

  首先應從觀念上重視可拆卸性設計。設計人員應經常與使用者、產品維護及資源回收部門取得聯絡,獲取產品結構在拆卸方面存在的不足,併為可拆卸性設計的發展準備有關資料資料。

  其次,為便於拆卸,產品在整機設計時,就要從結構上考慮拆卸的難易程度,提出相應的設計目標、結構方案。對模組間、部件間的連線方式等問題要進行細緻的研究與設計。比如,在家電產品的設計中應儘量避免採用焊接、膠粘、鉚接等不可拆卸連線方式,而儘可能優先選擇易於分離的搭扣式連線。

  可維修設計。用可維修設計方法設計出的產品在發生故障後,可通過適當的維修使產品恢復功能,從而延長產品的壽命,實現節能、省料、無廢少廢的綠色目標。為了便於維修,除產品整機結構要採用模組化設計、可拆卸性設計外,各獨立模組內部也要儘可能設計成可維修的。比如對易耗易損的零件、元器件,應儘量將其設計得集中一些,便於維修裝卸。

  節能設計。就是設計合理的產品結構、功能、工藝或利用新技術、新理論使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消耗能量最少、能量損失最少。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產品的使用所消耗的資源及其給環境帶來的負擔,因此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對其使用造成的能源消耗問題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產品使用階段的節能設計應注意根據產品耗能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比如對錄影機、電視機等產品設計時就應特別注意減少待機能耗。節能設計同樣也要考慮產品的儲存和運輸環節。產品的運輸也要消耗能源,產生汙染。如汽車運輸要消耗燃油,汽車尾氣的汙染等也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減少產品的重量、減小產品的體積可能會減輕產品的運輸給環境帶來的負擔。

  綠色包裝設計。產品的綠色包裝,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則:

  材料最省,即綠色包裝在滿足保護、方便銷售、提供資訊的功能條件下,應是使用材料最少而又文明的適度包裝。

  儘量採用可回收或易於降解、對人體無毒害的包裝材料。如紙包裝易於回收再利用,易自然分解,不會汙染環境。因而從總體上看,紙包裝是一種對環境友好的包裝。

  易於回收利用和再迴圈。採用可回收、重複使用和再迴圈使用的包裝,提高包裝物的生命週期,從而減少包裝廢棄物。

  推行綠色製造

  傳統生產模式的典型特徵是從自然界獲取資源,經提煉後成為各種工程材料。在此過程中大量廢氣、廢水和殘餘雜質等汙染性物質進入環境。在毛坯成型過程中同樣存在大量汙染問題。在產品的製造過程中,不僅有大量的廢物歸於自然,而且由於生產製造中缺乏柔性,造成了裝置資源利用上的嚴重浪費。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噪聲、廢氣、廢物等的汙染問題仍然是破壞環境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在部件和裝置損壞後,往往形成廢棄物,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許多有毒有害及無法回收的材料,對環境及主宰環境的人也會造成極大的傷害。

  綠色生產模式是一種閉環生產系統。它是一種清潔生產方式和廢棄物迴圈利用的生產模式。欲實行這種生產模式,就必須從原料開採到產品報廢的整個產品生命週期對材料的回收、利用、處理等全部過程進行改造。諸如在冶煉時考慮廢氣、廢水的徹底淨化。在綠色生產模式中這些問題可通過特定的工藝手段和技術措施對整個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逐一安排解決。比如在零件的設計和製造中標註出它們材料型別和回收方式的程式碼,便於成組歸類處理,實施科學管理,做到有效地利用資源。

  在生產過程中,不僅要解決汙染和資源浪費問題,更重要的是為社會提供在全生命週期內沒有汙染、節約資源的各類產品。應積極採用和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包括高效的生產技術,如成組技術、CAD\CAM\FMS\CIMS\精益製造LP、快速成型工藝技術、快速模具技術、快速連線技術、敏捷製造技術;採用汙染少餘料少的高質量生產裝置;採用無切屑少切屑的加工裝置,如冷擠壓、快速成型、精密鑄造、精密鍛造裝置等;廢棄物餘料的再利用技術,如廢棄物建模技術、廢棄物資料庫建立、再利用材料設計及其流程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