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如何在法律上應對商標被搶注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了網際網路創業者們的關注:有一家名為“奇虎投資公司”***360已經宣告該公司與自己無關***向國家商標局申請一百多家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的品牌或應用的商標。今天就想和大家探討一下被搶注商標的創業公司應如何應對此事。

  一、商標被搶注的概況

  筆者在商標局網站初步檢索,發現被搶注者包括虎嗅、虎撲、蟬遊記、猿題庫,團800等多個在業內較有影響力創業企業的商標,主要搶注的類別是第9類,計算機軟硬體,小部分是第38類,計算機通訊、即時通訊。申請的時間在2012年到2013年間,少部分申請已經通過了商標局的初步審查,進入了公告期,大多數的申請目前尚未進入公告期。

  二、商標被搶注的後果

  我國《商標法》實行的是申請在先原則,商標局在審查商標申請時,一般只審查商標有沒有在先申請或者註冊,而不會考慮這個商標是不是搶注他人的。因此,搶注成功的概率並不低。如果創業公司的商標被他人搶注成功,後果包括:被搶注者在相應的產品和服務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被剝奪,無法使用該品牌或者遭遇使用障礙,如果繼續使用被搶注的品牌,還可能被搶注者主張商標侵權。

  這次搶注的商標主要是第9類,計算機軟硬體類,對網際網路企業而言,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類別。除了傳統的軟體外,用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的應用程式也和這個類別近似***目前移動應用程式屬於哪個類別尚沒有定論,但第9類肯定是最近似的一個類別***,創業者即使不被民事起訴,搶注者向工商局或者各大應用程式商店投訴商標侵權也是一件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筆者碰到的比較極端的案例是***商標案,該案涉及第9類和第42類商標的權利衝突,第9類“115“商標持有者向各大應用程式商店投訴擁有第42類商標的***商標侵權,導致了較長時間在很多程式商店不能下載***應用,雖然最終在我們的幫助下,蘋果AppStore和國內主流安卓應用商店均恢復了***上架,但整個過程確實也給該公司造成了一定損失。

  三、應對商標搶注的辦法

  應對商標搶注有三條路徑,部分治標部分治本,下面就逐一介紹,先介紹治標的,再介紹治本的:

  1、對未獲準註冊的商標可以提起異議。

  對於本次搶注事件中,商標已經被搶注,但搶注者的申請尚未獲得註冊的公司而言,可以通過對搶注者申請提起異議的方法進行救濟。根據我國《商標法》,註冊商標應當先由國家工商行政總局下屬的商標局的進行初步審查,通過審查的,進入公告期,公告期時間為三個月。創業者可以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裡,通過專門的商標代理機構向國家商標局提起商標異議。

  提起異議成功率高不高?根據筆者的經驗,如果確實是被搶注的,通過我們代理,拿回來還是有把握的。被搶注方的法律依據是《商標法》第三十一條 的規定,申請商標註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註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另外提醒一下被搶注的公司,在提起商標異議的時候,千萬記得以自己的名義同步提起一個商標申請,因為即便異議成功,也只是作廢了搶注,你自己還是需要申請一下商標。

  2、已經獲得註冊的商標可以提起撤銷程式。

  如果搶注的商標已經過了公告期,獲得註冊了,此時創業者可以根據商標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向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起撤銷申請。商標法對撤銷申請有五年的限制規定,即如果商標獲得註冊時間超過5年的,就不可以以被搶注為由進行撤銷。另外對於商評委的裁決,如果任何一方不服的,還可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對於註冊商標撤銷,同樣建議被搶注者同步提起一個商標申請,以便在搶注商標被撤銷後自己可以獲得此商標。

  3、全面完善的申請商標保護品牌。

  創業公司應當在創業之初就把主要的產品和服務申請商標。很多時候,創業者因為資金緊張,沒有申請商標,這對公司的發展是重大隱患,現在網際網路競爭異常激烈,如果被競爭對手搶注了商標,然後持續投訴,對公司發展的打擊會非常巨大。另一種是申請不足,即雖然申請了服務類別,但關聯類別沒有申請,比如教育類軟體,只申請了第41類的教育類,但沒有申請第9類,此時被人搶注第9類軟體類還是會很麻煩。

  除了主要類別,創業企業應根據企業發展不斷增加商標保護力度,增加輔助類別的申請。筆者在《微信商標失守與騰訊商標管理流程缺陷》提到過:“產品有個發展過程,一些本來不起眼的產品可能發展為明星產品,此時,企業的商標和其他智慧財產權保護措施就要跟上,否則也會出問題。“對騰訊如此,對創業公司也是如此,創業之初預算有限,不一定申請很多類別的商標,但如果公司發展壯大了,商標保護一定要及時跟上。

  對於如何全面申請商標的問題,筆者在《嘀嘀打車案暴露的移動網際網路商標風險》一文中提到過:“很多移動應用往往具備線上和線下多個產品和服務的商標類別的特徵,此時,如果只申請註冊單個商標類別就會發生法律風險……企業應當根據產品或者服務涉及的功能確定申請商標的範圍。”

  現代社會分工高度精細化,以上的三條商標保護的路徑,無論是異議、撤銷還是確定商標申請範圍並申請,其實網際網路創業企業都無法自行完成,但只要企業自己要有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都可以通過熟悉網際網路產業的專業智慧財產權法律機構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