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進行企業文化建設

  只有企業內部對文化弊端有透徹的認識並具備改變的堅定決心,企業文化建設才有成功的可能,那種突如其來的熱情只能讓企業文化消逝行更快。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中小型企業該如何推進企業文化的建設

  在我國企業中,中小型企業無論是在數量,地位還是規模等各方面都日益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企業文化它不僅反應出企業的生產經營特色,組織特色和管理特色,更反映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戰略目標,團隊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順利的構建企業文化能夠為我國中小型企業的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對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和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本文筆者通過親自參與中小型企業搭建企業文化的過程,結合個人的一些體會,粗略的談談,中小型企業該如何推進企業文化的建設。

  發展到中型規模的企業,前期往往皆形成了一些有自身特色的東西,後續其推進企業文化工作,要做的就是要將這些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整合、歸類、提煉,同時將企業文化所包含的其他內容逐一補充、完善。

  企業文化是個系統工程,是長期培養的結果,它不是工具,能拿來就用,需要企業有意識,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長期的總結,提煉,倡導和強化。為了讓企業文化建設-全球品牌網-落到實處,切實的發揮其在管理上的作用,那麼建設企業文化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建設企業文化其應該包括哪些具體內容、那麼它建設的思路又是如何,以下是筆者針對上述兩個問題所作的整理,當然對不同的公司而言,各專案具體內容的確定,構建的思路或者說步驟,不盡相同,最終還須通過公司創始人及公司各級領導共同探討後最終確定:

  搭建企業文化應包含的具體內容――中小型企業的企業文化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來建設,即表層的物質文化***視覺文化***、中層的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核心層的精神文化***理念文化***:

  1*** 物質文化目標:即將抽象概念轉換為具體符號,包括環境文化如公司旗幟、招牌、標示、宣傳欄、企業內部刊物、企業LOGO、員工活動等,對外視覺如公司網站、對外活動策劃、媒體等等,通過建立健全以上視覺可感知的事物,並應用於企業的方方面面,以塑造出獨特的企業形象。形象代表著一個企業的市場信譽,對外關切到企業被消費者認可的程度和速度;對內良好的企業形象能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對企業的認知度,從而直接提升企業員工或團隊的凝聚力、競爭力等。

  2*** 行為文化目標:通過建設全新的企業文化,全面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素養,著力塑造基層員工的上進心、主動性,中層管理者的責任心和自律性,決策管理者的事業心和使命感,據此倡導一種全新的企業行為規範和員工行為規範,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最終實現企業提升式發展。

  行為文化建設應從隊伍建設入手, 從幹部隊伍建設入手。領導幹部的行為,對行為文化建設起到較強的表率和示範作用。職業道德的養成和修煉是前提,高超的業務技能是關鍵,二者合二為一,才是行為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

  中小企業如何建設企業文化

  文/佚 名

  前言 :儘管企業文化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已經勿庸置疑。但是對於企業文化的建設,還是存在一些理解上的誤區。如:很多人認為企業文化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可以稍緩一步。在中國,對於中小企業的發展問題,談到最多的是科學管理以及提高管理水平。較少人會提倡重視中小企業的文化建設。很多中小企業主認為,我們企業小,當務之急還是生存,談不上企業文化建設問題。到底,企業文化對中小企業的意義何在?中小企業又該如何來構建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對於中小企業的重要性

  對於企業文化的定義,最為普遍接受的觀點是:企業在長期經營過程中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行為準則、道德標準等。 而中小企業的存續時間一般較大型企業短,企業規模小,人員少,所以對此問題也未重視,成立不久的小型企業就更是如此。

  巨集基董事長施振榮曾說:“企業文化不是一次運動,用三年兩年時間就能夠達到。最好是從企業小的時候就開始著手企業文化的建設,因為大了以後,再去建設企業文化就比較困難了。”他不同意企業小的時候應更多地考慮眼前利益而顧不上企業文化的說法,“比方說,信用對我們很重要,即使在企業小的時候也不能選擇破壞信用的方式來達到短期的目的。”他的這些觀點就是對中小企業需不需要重視企業文化的最好解答。

  作為中小企業的老總,有些問題可能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如:

  1、你的公司有沒有足以令員工激動並願意與你共進退的發展目標

  2、你有沒有將你的思路與價值觀與你的員工分享

  3、你有沒有經常刻意去創造一種讓員工充滿激情的工作氛圍

  如果沒有,那麼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可能就已經存在著很大的欠缺。大多數中小企業往往就是不夠注重企業文化的建設,以至於員工缺乏共同的價值觀念,對企業的認同感不強,造成個人的價值觀念與企業的理念的錯位,這也是中小企業難以吸引與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小企業建設企業文化的基本要素

  中小企業的文化建設與大型企業有區別,顯得更實在,更簡單。因此,在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注意:

  第一、確定核心價值觀。

  企業文化分為三個層次,即物質層,制度層,核心層。其中核心層是最主要的,中小企業應該花大力氣進行核心層的建設。一個只關心物質層和制度層的企業,其企業文化的建設必定要失敗。

  第二、體現在行動當中。

  作為老闆要身體力行,不斷跟員工溝通,形式不要太多,但內容應該簡單明瞭。最基本的核心內容是要通過行動去體現,以後有必要還可以增加一些形式上的內容,例如公司的刊物,公司的歌曲等。

  第三、建立完善的制度。

  中小企業普遍不重視制度建設,一提到制度化問題,許多老闆就搞不清楚本應該建立和完善什麼制度?企業制度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一般中小企業至少要建立“獎懲制度”和“考核制度”,精確的考核和公正的獎勵是很必要的。

  並且,要經營一種長期的企業文化,還必須在平時形成一套規範:

  1、紀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紀律、制度對於各級營銷人員不僅僅具有強制約束力,更在於高度的自覺性,需要各級營銷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加強自身職業化修煉、提高職業化素質。正如IBM的企業文化表現在“瞭解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風格,就瞭解了IBM的風格”,從而顯示出無往而不勝的內力。

  2、速度。速度創造規模。當今經濟社會已經不再是大魚吃小魚,而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高效率的組織執行力決定企業發展的未來。國內中小企業勢必要在工作中進一步簡化流程、加快節奏、提升激情,創造具有高效益的速度,共同推進企業巨輪在廣闊的市場海洋中全速前進。正如國內的TCL行動通訊曾經在3年的時間以10倍速的發展速度由默默無聞達到目前享有盛譽的規模,讓行業人士無不敬慕不已。

  3、創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創新的重要武器就是要學會“用舊的元素進行新的組合”,學會“學習首先要學會借鑑”。國內中小企業首先需要積極借鑑和吸收成功企業的經驗和教訓,學習就是為了超越,從而避免自己走不必要的彎路,這是發展壯大自己的法寶。如果民族轎車企業吉利汽車不會很好地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並加以創新就不可能成為汽車界的鯰魚,使很多工薪階層早日實現轎車夢想。

  4、執著。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執著在於對企業信念、企業經營產品的堅持,不輕言放棄,不盲目多元化。對於國內中小企業來說,凡事都要從小做起,從專業做起,鍥而不捨,堅持到底,才能將企業做強,達到長遠追求的目標,正所謂“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此外,更要培養面對艱辛困苦和殘酷現實時一往無前的意志和勇氣。

  5、顧客。顧客就是衣食父母。顧客不斷增長的購買需求就是國內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國內中小企業要將自身的一切工作以顧客為導向,營銷策略由4P原則逐步轉變到4C原則,以及培養全員回訪全員服務意識,與顧客之間創造一種不斷改進、互動的和諧關係,使自身的產品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口碑效應,提升顧客對自身產品的美譽度和忠誠度,才有可能提高市場佔有率。

  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

  一般企業文化建設要經過幾個階段,首先是自發形成階段、其次是塑造階段、培育階段、鞏固階段和創新階段,最後又回到培育和鞏固階段。如果企業一開始就高瞻遠矚,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塑造一種強勢和個性的企業文化,那文化自發形成的階段就會大大縮短,從而促進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企業不僅能夠生存下去,而且能夠成為優秀的公司,而有的企業卻只是曇花一現的最好理由。

  首先,必須樹立文化資本制勝的新觀念。現代管理的發展經歷了由經驗管理到科學管理、由科學管理到文化管理的兩次飛躍。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文化來管理企業。現代企業的成功越來越依託企業文化的建設,對企業文化的投資不但能營造企業發展所需的動力和氛圍,還能夠減少鉅額的管理成本。

  然而,我們的許多中小企業只看到企業的資金、裝置、技術、產品等有形資產,看不到企業的商品文化、形象文化、營銷文化、環境文化等無形資產,或者就文化辦文化,把文化遊離於經濟之外,沒有把文化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本去研究、開發。為此,當前一項迫切的任務就是要轉變思想,經營好文化資本這一特殊的無形資產,牢牢樹立起文化資本制勝的新觀念。

  其次,建構科學有效的企業制度文化也相當重要。企業文化的制度層又叫企業的制度文化,是指把企業所倡導的價值觀轉化為具有操作性管理制度的過程。它具有共性和強有力的行為規範的要求,能使企業在複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經濟環境中處於良好的狀態,從而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

  但由於我國中小企業成長的特點,其初創階段的制度相對不完善,經驗管理、家族管理比較盛行。隨著企業的發展和競爭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主意識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並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爾後,中小企業在建構科學的企業制度文化時,應努力將經驗管理上升到科學管理,從家族經營制走向現代公司治理制,將家族文化變成現代公司文化。尤其要注意的是尊重製度、樹立制度的權威比制定制度本身更重要,它是建立科學而有效的企業制度文化的關鍵。

  另外,還要尊重人才和重視員工的情感管理。中小企業在管理中貫穿“人的價值高於一切”的文化理念,其前提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注重員工情感和人際關係的需求,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其次,尊重人才的參與意識和歸屬慾望。情感管理是文化管理的主要內容,是一項重要的親和工程。情感管理要注重員工的內心世界,其核心是激發員工的正向感情,消除員工的消極情緒,通過情感的雙向交流和溝通來實現有效的管理。它從內心深處來激發每個員工的內在潛力、主動性和創造精神,使他們真正能做到心情舒暢、不遺餘力地為企業開拓新的優良業績。這種情感力量,是一種內在的自律性因素,它可以深入到人的內心世界,有效地規範和引導員工的行為,使員工樂於工作,產生“士為知己者死”的心理效應。

  當然,也不能忽視企業共有價值觀的提煉。企業文化是組織成員共有的價值觀與行為規範體系。它的核心是共同價值觀體系,使組織獨具特色,以區別於其他組織。中小企業在企業文化資本的培育中,要特別注意及時總結、提煉共有價值觀。但培育文化資本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固有的優秀文化是表現於員工身上的優秀品質,是經過提煉形成全體員工認同的準則。所以,不斷提煉表現於員工身上優秀言行的過程,就是形成企業文化資本的過程。具體來說,共有的價值觀的提煉要從三個層面來考慮:一是關於產品與物的價值觀,如“精益求精”、“技術第一”、“追求創新”等均屬於此列;二是關於人員的價值觀,包括員工的價值觀與關於客戶的價值觀;三是關於社會的價值觀,它更多體現企業的責任、社會義務等,如“誠實守信”精神等。

  最後,還要做好企業文化的溝通傳遞工作。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特殊資產,如何使之價值最大化,並引導員工的行為,關鍵在於各級中小企業管理者做好溝通傳遞工作。企業家所形成的企業家文化並不代表企業文化發展的終點。企業文化的發展歷經企業家個性魅力***企業家文化***再到企業個性魅力***企業文化***,直至最終形成的社會個性魅力***競爭性文化***三個階段的過程。因此,企業家以自身的言行積極主動地傳遞與溝通對企業文化資本的積累是至關重要的。那麼,中小企業的文化又如何進行溝通與傳遞呢?很多人認為,關鍵要讓文化經歷從理念到行動、從抽象到具體、從口頭到書面的過程,要得到員工的理解和認同,轉化為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形成員工的良好習慣。

  [總結]: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凝聚劑和催化劑,對員工具有導向、凝聚和激勵的作用。中小企業結構具有小巧靈活、親情人情味濃、所有者與員工接觸機會多等優勢,這也為它們改變傳統人事管理模式、確認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以互信為前提的企業文化提供了可能。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文化才能吸引到企業所需的人才,才能使企業員工潛能得到發揮,才能使企業的其他人力資源管理手段得以產生相應的效率。只有這樣,我國中小企業才能不斷地積累文化資本,走上持續的發展之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