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是如何培育其企業文化的

  如今,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大規模發展帶來了一場由技術迅猛發展而引發的商業運作模式的變革。小編把整理好的阿里巴巴企業文化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淺談阿里巴巴企業文化

  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內部矛盾***即內因***是事物自身運動的源泉和動力,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第二位的原因。內因是事物的內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即一事物與他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就企業的發展而言企業文化正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因。面對全球企業的內、外變革,企業管理者越來越認識到企業的成功不僅取決於規劃、策略、組織結構等“硬體”,而且在於優秀的企業文化的引導。

  如今,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電子商務大規模發展帶來了一場由技術迅猛發展而引發的商業運作模式的變革。電子商務在使企業內部資源得到重新整合,讓企業生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縮短生產週期的同時,也讓企業產生了一種新的價值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企業文化。阿里巴巴的成功,讓全世界的人將眼光關注到其企業內在文化上。

  全球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Invest AB的亞洲代表蔡崇信,雅虎搜尋引擎專利發明人吳炯等眾多高手放棄高薪,加盟阿里巴巴;馬雲只要到外國演講一次,就能帶回了一批人馬殺回中國,奉獻青春熱血……這些都足以令外界對這個集團產生濃厚興趣。馬雲曾說過:“外界看我們,是阿里巴巴網站,是淘寶,但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我們的價值觀。”

  阿里巴巴集團有六個核心價值觀***被戲稱為“六脈神劍”***: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那麼,馬雲是如何依靠這簡單的十八個大字打下大片大好河山的呢?

  企業文化建設有五個核心構成因素:企業精神,倫理內涵,核心領導,職工主體和人的戰略。而在我看來,企業精神和核心領導則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兩環:企業精神是企業活力的源頭,是企業發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使企業人心得以凝聚且不斷進步的基礎;而核心領導人則是企業文化的創造者,領導者的個人價值趨向決定了企業文化的性質與發展方向。

  因而,我認為,阿里巴巴企業的成功和文化的吸引力都與馬雲個人的處事風格和人格魅力緊密相關,即:企業文化生命力與領導者風範趨向一致。

  馬雲其人,《福布斯》雜誌評價他:一個“顴骨深凹、頭髮捲曲、露齒歡笑、頑童模樣、5英尺高100磅重”的中國男人。馬雲在世界各大著名學府進行英文演說時,他的旁徵博引和張牙舞爪的個性化身體語言曾一度令國外媒體驚駭。他被商界稱為是“一個騙子”; 被業界稱為是“一個堂吉訶德似的瘋子”,但卻被他的員工看做夢想的實現家、佈道者。

  而我看來,他的獨特之處就在於,他的雄才詭辯之術。他總是能夠恰到好處地撩動人心底最隱祕的弦,刺激他們的熱情,讓眾多才識勝他數倍的人心甘情願為之折服。馬雲有一句經典的“咒語”,當你用一隻牧羊犬去管理一群羊是,牧羊犬毫無疑問是這個團體的領導;但當你用五隻牧羊犬去管理一頭羊時,羊才是領導者。

  馬雲本身所具有的感召力、激發力和決斷力都是阿里巴巴集團文化的重要構成,是推動阿里巴巴企業不斷整合發展的動力,也是阿里巴巴對外影響的一支強大輻射力。馬雲曾用過一個比喻來形容自己的團隊:“我是捏他們的水泥,我的員工是石頭,阿里巴巴也是泥,它將這樣一群人融合到了一起”。馬雲對現有的團隊表示滿意:“策劃人員比我有創意,市場人員比我懂市場,技術人員比我懂技術。”

  馬雲身上似乎找不到一個稱職管理人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技術,財務,法律甚至管理,他都不擅長,但他偏偏就能成就這樣一支忠誠盡職、優勢互補、共同進退的團隊。或許這該歸功於他對當前網際網路發展的準確把握:“網際網路必須結束個人英雄時代,進入團隊發展時代。”因而,他非常重視他的員工,阿里巴巴新員工進入公司的培訓課程便是有馬雲親自教授,光這一點,就有多少知名企業拍馬都趕不上,更別提阿里巴巴的全員持股制。

  然而,阿里巴巴現在也面臨一個重大挑戰,那便是:若馬雲個人影響力成為阿里巴巴的重心所在,那對阿里巴巴的傳承和繼續擴張將造成嚴重阻礙,那麼,該如何將最精華、最傳統又最穩定的東西傳遞下去成為阿里巴巴集團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核心是其企業精神,而它的企業精神由以其領導者的理念與價值觀為關鍵。而我們也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看到阿里巴巴如何將其企業文化重心進行轉移,並將其穩定地傳遞下去。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分析

  阿里巴巴的“奇怪”企業文化

  說起阿里巴巴的公司文化,真是“無奇不有”。比如,廣為人知的“倒立文化”:早年馬雲創業時,要求所有員工都要學會一件事:“靠牆倒立”。男的要保持30秒,女的保持10秒。這麼做,一是辦公條件確實不好,空間小沒地方鍛鍊;第二,人一倒立,就能體驗到頭重腳輕的倒控感,看世界、想問題的角度也不同了。

  而如今,阿里文化又出新“怪”:快樂工作、認真生活——按理說,工作需要認真,生活需要快樂。“而這個悖論是提醒大家,好的工作狀態應該是令人感到喜悅,而對待家庭和生活,需要足夠多的用心。”一位阿里巴巴的員工表示,目前公司的員工超過2萬名,絕大部分都是80後、90後。平時,員工除了幹著一切年輕人喜歡的事兒:運動、跳熱舞,熱愛美食、化妝和音樂,還會自己開墾油菜花田,在園區裡養鵝。

  快樂工作:不像公司,有點像大學校園

  剛相是臺灣人,他來阿里近三年,擔任產品規劃師工作。他在阿里還有另一個身份——菜農,在辦公樓的屋頂小平臺,他和小夥伴們開墾了幾個花壇種菜,取名“光合作用”。那幾小塊原本滿是石頭的地方,現在生長著黃瓜、番茄、生菜、秋葵……

  每週五晚上,程式設計師凌封都會在“電影之家”為同事們放電影,有時候趕上開會,他會跑出來為大家放上電影后又跑回去。為了愛好他還專門製作了“電影派”的網站。

  在阿里巴巴,因興趣“扎堆”在一起的“同學”不計其數,而且不乏專家:吉他派、讀書派、攝影派、天文派、太極派、登山派……不像公司,反倒很有些大學校園的味道。

  思維開放:實習生的想法也可以被重視

  很多人都說,阿里最強的是執行力,但記者採訪中發現,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在阿里內部,執行力的前提是“思辨”。而且這種“思辨”並非僅僅來自管理者成熟的想法,執行也不代表唯命是從。很多發端於業務團隊的小想法,最後都有機會嶄露頭角。

  比如,人人都知道的“雙11”,一開始也並不是一個立意巨集大的專案。在2009年,淘寶商城的團隊想要在11月份做一個網上的購物節,“讓我們的消費者能每年好好玩一次”,後來已經成為集團coo的張勇將其調侃為“無知者無畏”。

  第一年“雙11”只有27個品牌參加,結果做了5200萬的銷售額。“那時商家和我們對做大型網上活動都沒有經驗,懵懵懂懂,只知道熱門商品一下就賣斷貨了。”天貓商城的一位負責人回憶說,當初選擇11月11日,只是因為光棍節剛好處於傳統零售業十一黃金週和聖誕促銷季中間。

  相比“雙11”,“淘寶時光機”的出爐更多了幾分傳奇色彩:其在2012年“雙12”期間被推出,通過購物資料,帶領所有淘寶使用者回顧一年的生活點滴,收穫了無數故事和溫馨回憶,在當年好評如潮。很多人不知道,最初設計“時光機”的米謎,只是個90後的實習生。“2011年,我在淘寶資料魔方團隊實習快半年,接觸很多賣家使用者,被很多人的故事打動。”米謎回憶說,2011年11月,魔方團隊想送給賣家一份禮物,於是,米謎和幾個同事倒騰出了一

  個賣家版的時光機。一年之後,這個小姑娘又和更多同事一起將這個想法變成了買家版。“對我來說,最激動的是,一個實習生的想法也可以被重視、被實現”。

  愛心滿滿:一次個人愛心行動,公司獎10萬

  說起來,阿里文化還有一“怪”:為那些執著的“傻子”們,發出“感動阿里獎”,而且還有豐厚的獎金。

  什麼樣算“傻子”呢?比如,一個阿里員工週末開車外出,恰遇那場讓整個杭州為之揪心的公交車起火事件。面對瞬間出現的求援傷者,這位車技絕對稱不上熟練的司機一路打著雙閃逆行闖紅燈,將兩位滿身漆黑的傷者送到了醫院——就為這事兒,阿里巴巴獎賞給這位“傻子”10萬元!

  在阿里巴巴,這種“傻子”遍地開花:

  2005年3月,員工鄧鵬迪和同事一起走在路上,突然一輛公交車急駛過來,鄧鵬迪推開了身邊的同事,自己被撞斷7根肋骨,臥床休息近1年。

  2007年,貴州一個ab型rh陰性血***熊貓血***的婦女大出血急需輸血,阿里員工毛陳冰得知後自費孤身遠赴千里之外,獻血救人。

  2011年7月,穿著連衣裙的吳菊萍小跑用雙手接住了從10樓墜下的2歲兒童,當場被砸昏,手臂被巨大的衝擊力撞成粉碎性骨折。她被大家稱為“最美媽媽”——她也是阿里的員工。

  ……

  阿里巴巴內部流傳過這樣一句話:這些“傻子”,都被我們承包了。

  公司設內網馬雲愛逛員工愛吐槽

  記者獲悉,阿里巴巴有一個很“放肆”的內網,名字有點怪,叫“阿里味兒”。說它放肆,是因為在這裡你可以說出很多話,而管理員從來不會刪帖。

  阿里味兒向來比較熱鬧,其中一個版塊名字乾脆就叫“暢所欲言”。公司大事件、新產品上線、好書分享,甚至是撿了一隻貓,出售家鄉特產,急求同事出借一個充電器以及各種吐槽、晒幸福等等,寬泛得幾乎“無下限”,所以常有神帖出現。

  假如說了讓人不滿意的話,不管是不是高管,照樣會被扣“芝麻”,所謂“芝麻”有點像“經驗值”,員工們常常用加減芝麻來對事情表態。甚至像績效考評問題,也有許多同學上阿里味兒吐槽,也有要求“覆盤”的,資訊公開之後,有支援、有反對、有中肯評價。

  據說,馬雲就愛逛阿里味兒,而且常常跟帖。說起來,馬雲這個老闆在集團裡算得上平易近人。每年的年會,他都要扮成各種各樣的造型以“取悅”員工:時而化身風清揚,時而變身白雪公主,時而演繹白髮魔女……博得了全場的驚聲尖叫和熱烈掌聲。

  公司發內部信馬雲執筆內容非常廣泛

  阿里巴巴上市後,網上流傳著大量馬雲的觀點、語錄,而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馬雲曾經寫過、並流傳出來的內部信件——很多人都戲稱,馬雲愛寫內部信。多年來,馬雲流傳出來的內部信***內部郵件***多達十幾封,其內容涵蓋非常廣泛,其中不乏對員工的激勵和阿里巴巴未來的動作、發展方向。

  作為“內部信***郵件***”,居然外傳,到底是誰傳出來的,現在還無從得知。也許是內部員工外洩,也許是阿里巴巴公關部特意放出。

  記者通過採訪獲悉,阿里巴巴對內部訊息的管理很嚴格,不經授權而外洩恐怕會遭到集團公關部門“追殺”。很明顯,這些“內部信”並沒有規定不能外傳,在一次外傳後依舊有第二次、第三次……不過,從2013年開始,阿里巴巴開始利用官方微博,公開這些信件,而且它們帶上標題——顯然,這回是經過授權的。

  阿里巴巴真的一夜誕生大批千萬富豪?

  有訊息稱,阿里巴巴上市後,員工將分享超400億美元的鉅額財富,誕生大批量的千萬富豪。不過日前,多位接受記者採訪的阿里巴巴員工卻“喊冤”,稱自己根本沒有一夜暴富。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級別不同期權量不等

  記者瞭解到,為了建立長效激勵制度,阿里巴巴很早就設立了股權激勵制度。根據其招股資料顯示,授予員工及管理層的股權報酬包括了受限制股份單位計劃、購股權計劃和股份獎勵計劃三種。員工每年都可以得到至少一份受限制股份單位獎勵,每一份獎勵的具體數量則可能因職位、貢獻的不同而存在差異。

  級別方面,阿里員工分為非管理崗位p和管理崗位m。p崗位分為14級,m崗位分為10級。其中p04、p05均為研發工程師,一般由剛畢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生擔任,再往上為高階研發工程師、專家、研究院、科學家等。m01為主管,與p06相當,m05為資深總監,有資格進入阿里集團組織部,即高管團隊。

  資料顯示,阿里員工從p06級開始有權獲得期權或者股票。一般而言,p06級員工可以拿到1萬股的期權,p07級的員工可以拿到2萬股的期權,為了避稅,通常員工期權一般需要4至5年才能全部拿到。“還有大量的離職員工,手裡也握有股票。”一位阿里的員工透露說。

  期權≠市值

  事實上,員工手裡的期權價值並不等同於市值。一般情況下,期權價值=***單股票價值-原值***×股份-稅費。另外,對於員工而言,持股本身並不會帶來分紅收入,而是在行權時帶來一次性收益,但行權之日,就是交稅之時。也就是說,當員工拋售股票時,其實際獲得的收益遠遠低於市值。

  同時,阿里集團上市後,股份還會有禁售期。比照阿里巴巴b2b上市時的規定,員工持股可在公司上市6個月後套現40%,在第二個6個月,可將剩下60%股份套現。在這一段時間內,股價的波動也讓期權的含金量不斷波動。

  事實上,阿里上市之後,佔大多數的基層普通員工,要麼入職未久,要麼股份有限,加上稅費、持有年限的限制,幾乎吃不到太多掉下來的餡餅,大批量的千萬富豪只是個傳說。

  阿里巴巴的文化特徵

  第1充滿激情。馬雲本人極富激情,從創業第一天起就以巨集偉目標和遠景激發大家。並且通過一系列活動和制度,將這種激情傳遞給每一位員工。

  第2武俠情結。在阿里巴巴內部,比較鍾情於武俠小說,曾按對武俠的理解將內部員工水平劃分小學、初中、高中及本科水平。其價值觀被稱為“六脈神劍”。

  第3俗文化。阿里巴巴的文化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很“俗氣”。為了適應淘寶網個人交易的特點,還在內部塑造了“店小二”文化。

  阿里巴巴的“六脈神劍”

  客戶第一:客戶是衣食父母;團隊合作:共享共擔,平凡人做非凡事;擁抱變化:迎接變化,勇於創新;誠信:誠實正直,言行坦蕩;激情:樂觀向上,永不放棄;敬業:專業執著,精益求精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阿里巴巴企業文化,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