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場趨勢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越來越強,但保健品行業卻在萎縮。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篇1

  中國保健食品市場將迎來發展機遇。普華永道思略特估計未來五年中國保健食品市場將新增1000億元規模。一方面需求高速增長,另一方面行業也在快速改變,不斷有新的競爭者進入行業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未來我們還會看到更多的兼併收購,競爭格局也將改變。企業要在這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需要把握行業的趨勢,以積極開放的心態迎接新時代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1中國保健食品市場高速增長,並進一步規範

  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引發的慢病管理需求提升、城市化及生活環境的問題引發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成為了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見下圖***。保健營養類食品按照其監管標準和用途可以分為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以“藍帽”為標示,具有宣傳被批准的保健功能的資格,在消費者認知中具有明確的保健屬性和明顯功能性。普華永道思略特預計未來五年中國保健食品市場將新增1000億元市場規模;功能性食品將突破萬億元規模。

  2市場快速規範,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從19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保健食品市場歷經三個發展階段***見圖三***。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2015年9月開始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5年10月開始實施***,以及《保健食品註冊與備案管理辦法》***2016年7月開始實施***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相繼推出,加之消費者通過網際網路快速獲取資訊,保健食品行業將進一步規範,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3中國保健食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機遇

  消費者的轉型不斷顛覆傳統行業,推動著行業的變革。普華永道思略特認為未來保健食品行業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渠道模式愈加註重體驗和服務、網購消費群體的崛起,以及營銷模式多元化。保健食品銷售渠道分為直銷、藥店、電商、商超等。其中,直銷模式仍是保健食品銷售的主要模式。而電商渠道是增長最快的渠道,從2011年的34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50億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65%,2015年的市場份額與第二大銷售渠道藥店的市場份額幾乎等同.

  順應潮流,脫穎而出

  在產品本身差異化越來越弱,競爭日益加劇的保健食品市場,企業需要從提供產品向提供解決方案轉變。無論是直銷還是非直銷的保健食品企業,都需要抓住適合自己的渠道,同時注重在渠道中加強消費者體驗,提供多元化服務,從而佔據更有利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篇2

  近年來,保健品市場呈現出一番火熱的景象,這是因為伴隨著人們的收入水平提高加上人口老齡化加深大眾對於健康的重視,讓很多人由“有病就醫”的觀念轉為“未病先防”。各***品廠家與電商紛紛進軍保健品市場,而如今海外保健品成為市面上最熱門的需求,受到大量國人的青睞。

  而保健品需求日漸增大,而國內保健品的市場發展卻並不喜人,與海外品牌相比,國內保健品仍存在著巨大差距。究其原因三點

  ① 國產保健品型別單一,針對人群只有中老年人

  ② 一些不良廠商虛假宣傳產生的負面影響

  ③ 配套監管體系不完善

  抓住這個大好時機,諸如Swisse、普麗普萊、佰澳朗德等國際品牌開始進入國內,並在中國打開了屬於自己的市場。

  海外保健品的產品線較為豐富,涵蓋各個年齡段的消費群體,行業競爭比較激烈,這使得進口保健品的品質相對較高;而且經過多年的發展,有了比較完善的保健品監管體系,使得海外保健品的品質穩定,鮮有醜聞。

  目前主流海外保健品進口方式主要為三種

  1、由經銷商從國外採購後進入國內大型商超或藥店進行實體分銷。

  2、通過跨境電商網站或個人進行海外代購,用海外直郵的方式進入國內。

  3、跨境電商企業在國內保稅區建立倉庫,經海關審批後交給國內物流企業進行配送。

  三種進口方式中,前兩種中間環節較多易出差錯,成本較高,第三種保稅直郵是目前新型的保健品進口方式,除了可以大大提升物流速度,更能保障產品的質量

  而在此基礎上做到面面俱到的則是“線上銷售,線下展示”的寶寶城堡供貨商城,一直致力於向門店提供全球最暢銷的優質海外母嬰用品和保健品貨源!

  因為涉及身體健康,所以國內消費者對於保健品是很敏感的,他們會對產品質量和原產地等資訊的真實可靠性產生質疑,而寶寶城堡為您提供的所有商品均有據可查,確保商品質量萬無一失,讓店主們再也不為售後問題頭疼。

  篇3

  ***一***海外保健品一般特徵:高集中度、穩定增長的長青行業

  保健品行業成長空間廣闊。2014年全美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為180億美元,5年複合增長率6.3%,同期澳洲市場規模為9.4億美元,5年複合增長率9.9%。而從龍頭公司的財務資料上看,Bx以及Gx等在過往10-20年間均維持了約雙位數的收入增長,顯示行業的長期成長性。

  從需求端來看,行業需求的主要為國民收入所驅動,1980-2014年,美國膳食補充劑消費增速約為10%,收入彈性約為1.9。同時FDA審批政策變化對行業增速的影響亦非常顯著。

  1970年代FDA不再將維生素等保健品列為藥品管理後,行業進入第一次成長高峰。而1994年美國FDA出臺《膳食補充劑健康與教育法令》改保健品審批製為備案制又使得行業在新規生效後的5年中迎來年均23%的爆發式增長。

  美國保健品發展的階段與政策關聯度較高

  在行業結構上來看,保健品行業具備成分標準化、高使用者忠誠度和高審批壁壘的特點。

  海外保健品行業中主要銷售的品類為維生素/組合維生素、魚油和輔食,經過多年發展,行業以形成相對成熟和穩定的供應鏈體系。

  行業上游的原材料環節主要由Naturax、DuPont、BASF等龍頭主導;而在中游製造環節中,除自營產能以外亦有aenova,LIPA等成熟的第三方供應商。因此各品牌在產品線上並不存在資源型優勢,行業的差異化更多來自於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分銷環節。

  行業最重要的進入障礙在於各國藥監機構的審批壁壘。由於審批的期限較為冗長,本地龍頭通常可在外資企業進入的前獲得明顯的先發優勢,這導致在全球範圍內並沒有形成全球性的行業龍頭。

  行業的上述特徵導致在海外發達國家市場中大多形成了以本國企業為主導的高集中度格局。2014年,美國最大的保健品供應商Nx以32億美元的銷售額佔據17.8%的份額,澳洲市場中Sx以17.9%的市場份額佔據首位,而全行業的CR5則高達62.6%。

  海外市場行業龍頭份額在18%左右

  國家 行業龍頭 市場份額

  美國 Nx 17.8%

  澳洲 Sx 17.9%

  ***二***國內保健品行業:跨境通路推動300億市場

  1.國內仍處於保健品消費的初期,發展空間巨大

  相較美國和澳洲,國內的保健品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2014年,國內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為902億元。比較人均消費水平,美國和澳洲分別為56美元和41.6美元,而國內市場僅為11.4美元。根據Bain預測,行業規模有望在未來4年保持8%的年均增速,至2018年達到1263億元的規模。

  對比海外市場,國內保健品的稽核和牌照壁壘更高。安x持有國內唯一的全國直銷牌照,2013年國內銷售額近300億元,佔據絕對優勢。本土品牌在競爭中總體處於弱勢,根據Euromonitor資料,2010年前5大國內廠商合計銷售額尚不及安利一家。

  但藉由深度分銷,內資品牌湯x在07-14年的7年中將收入水平由6685萬元擴張25.5倍至17.05億元, 顯示內資品牌缺乏強勢企業,行業格局亦尚未定型。

  2. 跨境電商有望大幅降低國內市場進入壁壘

  儘管中國保健品空間巨大且缺乏強力競爭者,線下渠道的審批壁壘導致國內市場的進入難度依然很高。根據專家調研,為獲取CFDA“藍帽子”,海外品牌平均需要為每個SKU支付50-100萬的成本,且審批時長高達1-2年。

  因此目前包括Gx、Nx在內的海外品牌在國內基本藉由食品類的灰色渠道進行銷售,對藥店等專業渠道的覆蓋受限。

  比較而言,跨境電商基於海外銷售,作為個人自用物品郵寄的方式完成保健品進口,僅需符合原產國的藥監標準,大幅降低了海外品牌的落地壁壘。以澳洲品牌Bx為例,儘管公司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但受益於2014年下半年國內進口跨境開放試點,公司2015財年銷售較上年大幅增長36%至4.71億澳元。

  根據公司估算,跨境試點開放1年以來公司對中國的被動銷售***體現為在澳洲本土零售商完成銷售,然後郵寄至中國***金額已達到約6600萬澳幣,佔總收入的14%。根據行業專家調研,2014年淘寶渠道保健品銷售額約100億元左右,其中跨境渠道銷售佔比已達到30%。

  3.海外保健品跨境電商市場估算:展望300億體量市場

  保健品電商正處於高速發展期,參照各品類電商滲透率以及專家訪談資料,我們估算至2018年全行業線上零售額將達到約316億元,較當前市場體量擴張2-3倍,其中跨境渠道增速將顯著高於線上渠道總體。

  我們預計行業龍頭將佔據約20%的市場份額,對應63.2億元終端零售,我們的估算基於如下假設:

  1***海外品牌將以一般電商和跨境電商作為主要的銷售渠道,因為根據Nx和Gx的經驗,海外品牌獲取CFDA的許可將極為困難。

  2***保健品產品標準化程度高,單價/運費比優,在性質上相當適合電商銷售。2014年美國線上保健品銷售額為40億美元,佔行業銷售額的22%。對國內市場而言,保健品的電商滲透將與戶外及化妝品行業近似。

  3***根據諸服裝品類的經驗,預估保健品電商將在3-4年內達到增長穩態。

  4***因線上流量集中度更高,預計線上集中度將高於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