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的品牌價值

  海爾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整套家電解決方案提供商和虛實融合通路商。公司1984年創立於青島。創業以來,海爾堅持以使用者需求為中心的創新體系驅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從一家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製造商之一。

  引起外界震驚的是,在綜合13個年度報告和考量43個入選企業後,最終奪得“最具價值品牌榜”前三名的企業均是國內3C行業巨頭。其中海爾以786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居第一;緊隨其後的是聯想,價值658億;而國美則以490億的品牌價值登上第三名的位置。

  中國最有價值品牌研究始於1995年,由睿富全球排行榜資訊集團與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聯社釋出。目的是借鑑世界最有價值品牌排名,研究品牌價值內涵及規律,指導和推動中國企業建立國際品牌。

  專家指出,國際化對於中國企業品牌價值的提升有明顯拉動作用。而3C企業之所以能夠連奪今年最具價值品牌榜的前三甲,和他們近幾年來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有著密切聯絡。“在國人心目中,海爾和聯想這樣的品牌和西門子、惠普這些國際品牌已經沒有什麼差別,海爾和聯想的產品不僅在國內受到消費者追捧,在國際市場亦佔有很大的市場份額”。

  從1988年海爾以最高分奪得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至今,海爾品牌旗下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電腦、手機、家居整合等19個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其中海爾冰箱、洗衣機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首批中國世界名牌。海爾目前有9種產品在中國市場位居行業之首,3種產品在世界市場佔有率居行業前三位,在智慧家居整合、網路家電、數字化、大規模積體電路、新材料等技術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表示:“隨著全球化和資訊化突飛猛進,將來只會剩下兩種企業:一是全球化企業,二是為全球化企業打工的企業。名牌企業就是食肉動物,打工的企業就是食草動物,食草動物再大,也只是食肉動物的食物。”海爾的目標是通過資訊化再造,打造卓越運營的商業模式,創全球化品牌。

  延伸閱讀:

  從1984年創業至今,海爾集團經過了名牌戰略發展階段、多元化戰略發展階段、國際化戰略發展階段、全球化品牌戰略發展階段四個發展階段,2012年12月,海爾集團宣佈進入第五個發展階段:網路化戰略階段。

  名牌戰略發展階段***1984—1991***:要麼不幹,要幹就幹第一

  用大錘親自砸毀76臺有缺陷的冰箱時代機遇:國家實行改革開放

  一般企業做法:只注重產量,而忽視了質量

  海爾創新做法:沒有盲目上產量,而是嚴抓質量

  海爾管理創新:實施全面質量管理,要麼不幹,要幹就幹第一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很多企業引進國外先進的電冰箱技術和裝置,包括海爾。那時,家電供不應求,很多企業努力上規模,只注重產量而不注重質量。海爾沒有盲目上產量,而是嚴抓質量,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提出了“要麼不幹,要幹就幹第一”。當家電市場供大於求時,海爾憑藉差異化的質量贏得競爭優勢。

  這一階段,海爾專心致志做冰箱,在管理、技術、人才、資金、企業文化方面有了可以移植的模式。

  1985年,一位使用者來信反映海爾冰箱有質量問題,張瑞敏讓員工用大錘親自砸毀76臺有缺陷的冰箱,砸醒了員工的質量意識。

  砸毀76臺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錘 證書這把大錘已被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正式收藏為國家文物;文物收藏編號為:國博收藏092號;文物命名是:1985年青島***海爾***電冰箱總廠廠長張瑞敏帶頭砸毀76臺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