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註冊流程***4***

  “實名制登記系統”使用指南 帶證上天不再黑飛↓↓↓

  無人機實名登記具體步驟最全攻略,簡單易懂

  實測:無人機首日實名登記註冊手續是否繁雜?

  6月1日起的無人機實名制,這樣就真的安全了嗎?

  實名制後無人機市場譁然 以後該往哪兒“飛”?

  6月1日起的無人機實名制,這樣就真的安全了嗎?

  無人機的“亂飛”不僅對人身安全造成了影響,對交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今年2月26日,江北機場空管塔臺接飛行員報告,在機場跑道上空發現有無人機活動。為確保安全,塔臺隨即指揮所有後續航班繞飛。該事件造成江北機場當天的一架飛機被迫轉向,多架飛機出港航班地面等待。同樣是今年的四月份,成都雙流機場附近空域因為被無人機干擾,11架航班避讓或備降重慶、昆明機場。無人機“黑飛”現象的頻發,嚴重影響了機場飛行安全。

  其實早在13年,民航總局就要求無人機操作員需要考取執照才能使用無人機。但是4年後的今天依舊發生了多起干擾機場事件。

  針對無人機這種現象,5月16日,中國民航局召開發佈會,下發《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將於6月1日起對重量250克以上的無人機實施實名登記。並且,釋出了首批155個民用機場保護範圍資料,劃定無人機機場禁飛區。

  這部《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要求,無人機廠商和使用者都要在登記系統中錄入資訊。其中需要登記的重要資訊包括:

  無人機廠商:錄入名稱、型號、最大起飛重量、空機重量、產品型別、無人機購買者姓名和行動電話等。

  無人機使用者:錄入姓名***企業為公司名稱***、身份證件號碼***企業為組織機構程式碼***、手機和***、產品型號和序號、使用目的等。

  國內外無人機待遇大不相同

  先於我國,美國早在2015年就出臺了無人機監管法規。但有趣的是, 我國國內登記系統上線後的第二天,美國上訴法院推翻了此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頒佈的無人機監管條規,消費者無需再向 FAA 登記其非商業無人機。換句話說,如果無人機愛好者在有基礎的安全保障前提下把玩非商用的無人機,就不用再向聯邦航空管理局進行實名登記,註冊個人姓名、家庭住址和郵箱。

  對於飛行要求,美國航空管理局也做了規定,要求無人機全程都必須保持在操作人員的視線範圍內飛行,不得從人頭頂上飛過,距機場至少 8 公里遠,遇到飛機必須避讓。無人機操作人員年齡至少在 16 歲以上,必須擁有遙控飛行員證書或者受擁有證書者的監督,每兩年參加一次航空知識筆試。

  那麼實施實名制能解決“黑飛”以及無人機的這種安全問題嗎?

  實名制是個好東西,無人機實名制可以有。實名制購買,是實現源頭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後續管理的資料基礎。對無人機違法違規飛行活動起到事前預防的作用,也可以對無人機買主起到警示作用,即倒逼買主嚴格管理無人機,也避免無人機出事後,相關人員相互推卸責任。在發生無人機“黑飛”事件後,還能為公安機關、主管部門的偵查取證工作提供助力。

  不過,從解決“黑飛”的角度而言,實名登記還遠遠不夠。民航專家綦琦就指出,登記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是做了民航局能做的,無人機監管僅靠民航局控制不了。”

  新思路:無人機+人工智慧

  單單靠實名制登記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無人機安全的問題,還需要規範的市場秩序、結合更先進的技術手段,例如將無人機與人工智慧相結合。

  目前國內已經有製造商生產出加入人工智慧系統的無人機,載入了人工智慧的無人機,具備環境感知與避障、視覺追蹤、指點飛行等功能。過去的無人機只能做到單點到單點的飛行,無法辨識周遭物體並自動閃避,有了人工智慧技術後,無人機能自動偵測周圍環境、導航、避開障礙物,這就使使用者能夠更方便的操作無人機,省去很多繁瑣的步驟,進而也會減少無人機不受控制“亂飛”現象發生的概率。無人機+人工智慧也是無人機發展的一個新的方向跟思路。

  無人機公司需要做更多工作

  發生那麼多起安全事件後,消費級無人機銷售收入排行第一的大疆,也在其官方論壇發文談了幾點改進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制定更嚴格的禁飛和限飛區域、給無人機啟用和民航客機一樣的預警系統、為無人機配備唯一標識碼、將無人機飛行資訊進行實時監控管理。

  現在大疆計劃將擴大禁飛、限飛機場列表。他們會把已經收錄的超過 6800 餘座全球機場的座標資訊預裝進無人機。

  解決無人機“黑飛”及安全問題需要政府與企業共同協作,無人機企業可以在安全限制方面做的更好,比如儘快更新禁飛、限飛資料庫。同時,政府也需要出臺針對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的具體管理規定,明確對未實行無人機實名登記的處罰措施。

  >>>點選下頁進入實名制後無人機市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