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怎樣吸引到風險投資

       一邊是企業的新生,另一邊卻是企業的夭亡,商業競爭就是這麼殘酷,這裡面,資金在企業執行中往往承擔著輸血的重任,一旦遭遇流動不暢,整個的系統功能就會完全癱瘓,由此可見,如何儘快找到資金的渠道,解決企業於生存危難之中,這在當前,也是一門大學問。

        作為藍哥智洋國際行銷顧問機構CEO,我經常會接到類似的諮詢,呢?

        很顯然,有許多企業夢寐以求的希望得到風險投資的青睞,但後者呢,往往在理性和挑剔中不輕易的低下它那輕盈而又傲慢的身軀,這下壞了,老闆們開始變得不自信起來,有的顯出自卑,有的表露焦急,更多的則是在隱隱期盼著,作為個經濟實體,難道就真的只能在尚未爭取機會的同時就輕易放棄嗎?

        夏兆軍先生認為:風險投資作為一種職業金融家向新的、迅速發展的、有巨大回報潛力的企業投入權益資本的行為,已越來越成為中小企業創業中小企業融資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創業企業如何與風險投資商對接卻是一個複雜的博弈過程。,有人比喻說:在創業新時代,企業與風險投資商就像兩個獨翼巨人,他們渴望相互捆綁在一起飛翔,但只有企業具備強壯的右翼,資本才願意把它強大的左翼綁過來。

        風險投資的關注——具備條件

        一般而言,風險投資機構的投資物件往往是一家企業(法人),而不是具體個人或者是一項專利技術。創投界有句名言:寧願投二流技術,一流團隊的企業,也不投一流技術,二流團隊的企業。投資商看重的是企業的經營團隊、實施能力、目標市場等綜合因素,技術只是在投資決策時考察的一個方面。

        其次,清晰的盈利模式,清楚地告訴投資者你靠什麼賺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條件。90%的商業計劃書被投資經理瀏覽了一遍後便束之高閣,主要原因便是這些企業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還有些企業,核心業務搖擺不定,客戶群體經常變化,讓投資者無從判斷企業的投資價值,當然也就無法獲得投資者的關注。

        再次,很多企業感受資金匱乏,但在中小企業融資時很難拿出一份合理的資金使用計劃,告訴投資者企業中小企業融資的目的,及中小企業融資成功後如何使用這筆錢。一般來說,投資者希望企業將所獲得的投資用於擴大企業規模,而不是購買與生產經營無關的固定資產(如汽車、房產等),或用於投資與本行業無關的產業。同時,投資者也非常關心企業在中小企業融資不成功的情況下如何安排資金的使用。

        另外,有些創業企業往往利用虛增資產,虛增利潤等手段來欺騙投資者。其實,風險投資機構一旦發現有假,便會立即中止與企業的商談。當前,風險投資業存在良好的業內通報機制,被一家投資機構查實作假,企業也很難從其他投資商處獲得投資。

        國內首家"創業投資基金"中科創投創始人單祥雙告訴記者,全球的風險投資商都追求做"養豬"專業戶。投資家投資的專案就是從市場上買來"小豬",買不是目的,養也不是目的,養大了上市賺錢才是目的。所以,任何一家投資公司都不會選擇那些不具備成功條件的企業進行投資。在他們眼中,企業成功的條件是:

        1.有較高素質的企業領導者,他必須有獻身精神,有決策能力,有信心,有勇氣,思路清晰,待人誠懇,有出色的領導水平,並能激勵下屬為同一目標而努力工作。

        2.有既有遠見又符合實際的企業經營計劃。這個計劃要闡明創辦企業的價值,明確企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趨勢,明確企業的市場和顧客,明確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同時指明創辦或發展企業所缺少的資金。

        3.有市場需求或有潛在市場需求的新技術、新產品,有需求,就會有顧客;有顧客,就會有市場;有市場,就有了企業生存發展的空間。

        4.有經營管理的經驗和能力,有技術和營銷人員配備均衡的管理隊伍,有能高效運轉的組織機構。

        5.有資金支援,任何沒有資金支援的企業都只能是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