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產受益權轉讓

  資產證券化是近三十年來世界金融領域最重大的金融創新之一,它以精妙的構思和獨特的功能引人矚目,是衍生證券技術和金融工程技術相結合的傑作,而信貸資產的證券化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部分。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信貸資產轉讓是指金融機構***如銀行、信託投資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公司等***之間,根據協議約定轉讓在其經營範圍內的、自主、合規發放尚未到期信貸資產的融資業務,其中,金融機構將其持有的信貸資產出售給其他金融機構並一次融入資金被稱為信貸資產出讓業務;金融機構受讓其他金融機構出售的信貸資產並融出資金被稱為信貸資產受讓業務。

  信貸資產受益轉讓的意義

  信貸資產轉讓業務之所以在國內迅速鋪開,規模迅速擴大,根本原因在於其對於信貸資產轉出方和轉入方都有突出的優勢。

  ***一***、對買斷型信貸資產的轉出方,信貸資產轉讓的意義在於:

  改善資產流動性。轉讓方金融機構將期限較長的貸款,比如住房抵押貸款、銀團貸款等通過信貸資產轉讓市場出讓,取得最具流動性的現金,直接改善了銀行資產的整體流動性,便於實現資產與負債資金期限結構的匹配。

  提高資本充足率。一般工商業貸款都具有100%的風險權重,根據規定必須要保有不低於8%的資本淨額與之對應。而通過轉讓業務將部分貸款出讓後,這部分資產的風險權重降為零,可以有效減少對資本金的需求,從而提高資本充足率。在當前銀行資本金稀缺的情況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對於銀行來說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

  化解不良貸款,處置抵貸資產。銀行通過內部化解不良貸款的時間和空間有限,通過資產轉讓的方式進行外部處置,將不良貸款和抵貸資產以適當的組合和定價進行出售,能夠在較短的時期內大幅降低銀行資產的不良率。

  減少信貸集中,調整貸款結構。傳統的調節信貸集中度和貸款結構的方式是壓縮和推出,加大了客戶資金鍊波動和信用風險,並造成了客戶流失。信貸資產轉讓提供了貸款集中度和結構管理的新手段,可以用不對客戶產生影響的方式實現銀行自身的貸款優化管理。

  增加盈利渠道。對信貸資產轉讓業務進行科學的安排可以使銀行在實現某項調整的同時兼顧盈利。比如通過合理的貸款轉讓定價,能夠直接獲得業務收益;通過貸款出讓加速資金週轉,提高信貸業務總體收益;通過利率趨勢預測,在升息前出讓低息貸款並升息後重新放貸,取得利率變動收益等。

  對買斷型信貸資產轉讓受讓方而言,信貸資產轉讓業務的優勢有:

  擴充套件客戶基礎。受讓同業的信貸資產,相當於利用了同業的客戶資源發展自身業務,將業務內容進行推廣則可以發展成為業務聯營。比如銀行受讓某財務公司的貸款,同時利用自身在網路、結算、資金、業務功能等優勢,與財務公司一起為其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便於受讓方發揮專業優勢。

  信貸資產受讓業務有助於銀行在專業領域建立競爭優勢。專業領域是銀行在其提供服務的業務領域內,根據自身特點所形成的、具有較好的業務經驗和專業優勢的行業、區域的特定領域。在專業領域內,銀行不僅可以直接開發客戶發展信貸業務,還可以通過資產受讓從同業取得這類信貸,從而鞏固和擴大業務份額和實力。

  ***二***對於回購型信貸資產轉讓的轉出方,其轉出的意義在於:

  獲得流動性。比如國家開發銀行等開展回購型間接銀團業務,將貸款份額出售給其他金融機構,獲得流動性。

  增加中間業務收入。如一些貸款專案多的商業銀行,在貸款業務開展後以回購型間接銀團的方式將該貸款份額轉讓給其他金融機構,其貸款利率與其他金融機構受讓貸款份額之間存在一個差價,即為貸款轉讓費收入。轉出方在獲得流動性的同時,增加了中間業務收入。

  對於回購型信貸資產轉讓的受讓方,其受讓的意義在於:

  為受讓方提供了一個風險較低、收益較高的資金使用渠道。回購型信貸資產轉讓業務性質類似於資金業務,但比較同業拆借和票據轉貼現,回購型信貸資產轉讓的受讓方獲得的利率更高,為受讓方提供了一個附銀行信用收益相對更高的資金使用渠道。

  信貸資產轉讓的注意問題

  1.建立完備、準確、規範、科學的資產資訊資料庫。對存量資產質量進行普查摸底,可以邀請投資銀行等擔任調查服務商,與農發行共同進行全面徹底的資訊採集工作,並建立專門的資產資訊庫。收集新增貸款的相關資料,制訂標準化的資料採集格式。

  2.提高風險甄別和風險管理水平。一是改進貸款調查、審查和評估技術,提高風險預警、識別和防控水平。二是全面系統地瞭解各行業和產業資訊,定期分析行業發展狀況,預測未來行業發展景氣程度,以此引導貸款的投向、投量和利率浮動水平,努力提高資產質量。三是密切關注信貸資產轉讓市場,積極參與資產轉讓市場,借鑑同業信貸資產風險管理經驗。

  3.做好資產轉讓業務人員儲備。一是組織開展有關信貸資產轉讓理論的培訓和學習,培養一批在專案研討論證、盡職調查、結構設計、現金流評級、市場調查和推介、定價和銷售等方面的專業化人才。二是邀請有關專家就信貸資產轉讓有關問題進行理論和技術指導。

  4.加強同信用評級服務機構合作。積極同知名信用評級機構開展業務合作,對農發行信貸資產進行跟蹤評級,增加資產質量透明度,為信貸資產轉讓定價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