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選址的首要原則

  選址是企業發展初期最重大的決策行為,影響企業選址的絕對優勢因素已經得到了深入的分析,但是比較優勢的作用尚未引起注意。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1、費用原則。

  企業是獨立自主、自負盈虧的市場競爭主體,經濟利益對於企業來說當然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建設初期的固定費用、投入執行後的變動費用、產品出售以後的年收入,都與選址有關。因此,想辦法使企業選址所帶來的費用最小化就成為。

  2、集聚人才原則。

  人才是企業當中最有價值的資源,人力資本的作用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已經變得越來越突出,企業選址選恰當有利於吸引人才。四川長虹是國內彩電業的老大,但就因為其廠址在偏遠的四川,使得很多高階人才不願意去那裡紮根,而地處深圳的康佳在這方面就顯出了優勢,每年都有許多名牌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中高階人才加盟進來。而原來在陝西的大唐電信也將其總部由西安遷到了北京,吸引人才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考慮因素。當然,企業的競爭力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但不可否認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3、接近使用者原則。

  對於一些製造業企業來說,接近使用者很重要,比如說啤酒廠,其產品大多在產地銷售,所以就要離人口密集的城市近一些。這樣可以接近市場,節省運費,減少損失。對服務業來說,則無一例外地都需要遵循這條原則,銀行、郵局、醫院、學校、商場等都是如此。

  4、長遠發展原則。

  企業的地址一旦確定下來,將長期在那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因此,對於企業選址原則是一項戰略性的決策,必須要有戰略意識。選址工作要考慮到企業生產力的合理佈局,要考慮市場的開拓,要有利於獲得新技術、新思想。在當前全球經濟日益走向一體化的背景下,還要考慮如何有利於參與國際間競爭的開展。

  企業選址的重要性

  一、地址是制訂經營戰略及目標的重要依據

  經營戰略及目標的確定,首先要考慮所在區域的社會環境、地理環境、人口、交通狀況及市政規劃等因素。依據這些因素明確目標市場,按目標顧客的構成及需求特點,確定經營戰略及目標,制定包括廣告宣傳、服務措施在內的各項促銷策略。

  事實表明,經營方向、產品構成和服務水平基本相同的餐廳,會因為選址的不同,而使經濟效益出現明顯的差異。不理會餐廳周圍的市場環境及競爭狀況,任意或僅憑直觀經驗來選擇餐廳地址,是難以經受考驗並獲得成功的。

  二、地址選擇是對市場定位的選擇

  地址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客流量的多少、顧客購買力的大小、顧客的消費結構、餐廳對潛在顧客的吸引程度以及競爭力的強弱等。選址適當,便佔有了“地利”的優勢,能吸引大量顧客,生意自然就會興旺。

  三、地址選擇是一項長期性投資

  不論是租賃的,還是購買的,一旦被確定下來,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餐廳的地址不能像人、財、物等其他經營要素一樣可以做相應的調整,它具有長期性、固定性特點。因此,對餐廳地址的選擇要做深入的調查和周密的考慮,妥善規劃。

  四、地址選擇反映了服務理念

  地址選擇要以便利顧客為首要原則。從節省顧客的購買時間、節省其交通費用的角度出發,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要。否則就會失去顧客的信賴和支援,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企業選址的考慮因素

  一、企業關鍵因素決定選址成敗

  企業的地點遠擇戰略主要會受成本、市場、政府等因索的影響。企業的運營成本主要由生產成本、運輸成本、交易成木構成,這些成木的綜合作用牽動著企業的成本利潤率,影響著企業的投資意向;市場需求是確定市場供應量的先決因素,因而產品的銷路會指引企業資金投向;而政府的服務效率,透明程度,及產業政策的導向和限制,又會作用於產業的區域發展環境,進而影響企業的選址決策。

  具體而言,由於土地、人力、技術、資訊、資本等生產要索成本在總成本中的佔比不同,重要性也不同,因而企業的選址決策,還要依企業所處產業,企業所處價值鏈的環節,考慮不同的影響因素和各因素的權重差異。

  二、依據產業特性進行選址

  在選址決策中,一些產業側重考慮成本因素,如:鋼鐵業的部分原料成本佔整個鋼鐵生產成木的比例高達75%,光伏產業矽料的提純生產過程需要巨大的能耗,因而鋼鐵廠和矽料提純廠選址偏好就近原料、燃料動力的供應地。而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也不斷地向人工供應充沛、質星高、工資低,綜合運價成本更低的地區轉移。

  在選址決策中,一些產業側重考慮市場因索,如:一些對售後服務要求較高,時效性要求較強,運輸成本佔比較大的產業。就倉儲物流業來說,其選址就須以倉儲物流巾心的服務目需求量作為約束條件,建立選址模型,評估交通便捷程度等因素,完成投資選址。

  在選址決策中,一些產業還需關注政府因素的影響。以光伏產業為例,在光伏元件價格的構成中,矽料價格大約佔比過半。因而對於光伏產業而言,矽料的質量和取得成木,直接影響光伏元件和應用產品的售價,影響著企業的梢路市場和企業獲利情況。

  另一方而,跨國企業在全球的投資佈局有時也會受政府的影響,基於排除貿易障礙的需要設廠,如:時下日本汽車、汽車零件和消費電子產品等眾多企業多在美國和歐洲設廠,就是為了應對歐美國家對進出口產品設限的問題。但這些政府因索的作用,又必然基於市場需求,投資需求,及成本的綜合考量。

  三、按照價值鏈環節進行選址

  同一產業的企業如所處價值鏈環節不同,企業選址考核的側重點面也隨之而異。總部基地、研發中心的選址,更關注政府因素的影響,包括政府服務水平,政策導向,營造的投資環境,如人才及教育資源是否富足。

  風險投資的供給情況,佈局上偏好聚集在大城市或新興城市;製造型企業的選址,更關注成本因素,如:土地、能源、勞動力等資源是否能夠容易以較低的成本獲取,加之城市規劃的影響.因而其在區位分佈上有逐漸遷出市中心、在城市周邊佈局的趨勢;營銷及售後服務企業,則更多考慮市場的因素,如:區域內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市場潛力、同業競爭狀況,在區位的選擇上也會更加貼近市場,以提升服務效率,更快響應市場去求的變化。

  總而言之,企業的選址需要權衡成本、市場、政府因素,隨著物流產業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興盛,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而生產成本則因為區域不同有較大差異。市場的前景,市場的需求始終引導者企業的走向。政府因素又會與成本、市場因素共同作用於企業的選址。

  最後,需要提及的是,因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一些產業集聚群的出現和發展,將使企業聚集考察物件,降低企業選址決策的時間和成本,因為企業聚集發展,不僅能為企業帶來運輸費用、交易成本的降低,還將促使企業間的專業化分工協作,為企業帶來規模經濟、範圍經濟。而隱性知識和行業資訊的快速傳播,又利於叢集的升級發展,叢集品牌、區域品牌的打造和專業市場的營運,進而,這個內生髮展的產業叢集又可以從市場、成本上再次吸引更多企業慕名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