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創業的故事

  伴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網路創業機會不斷湧出,吸引了一批想自主創業的年輕人投入到網路市場中。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目前網際網路創業分工越來越精細,機會也越來越少。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局勢下,劉日楊等三名年輕創業者,因為熱愛寵物,建立了一家公司,準備通過寵物網際網路領域殺出重圍,“我們想要打造集交友、購物等為一體的大型寵物網路平臺”。

  白手起家創業源於對寵物的喜愛

  劉日楊是三名創業者中的核心,但這次創業,對於他而言其實有點“不務正業”,“我去年剛剛從武昌工學院畢業,專業是學土木的,今年3月份剛剛辭職創業。”

  創業的打算,源於劉日楊對動物的喜愛,“我從小喜歡動物,最愛看人與自然一類的節目”。“貓和狗我都養過。”劉日揚今年25歲,養寵物已經有十多年了。他也曾因別人養寵物的故事感動過。“曾經在寵物店裡遇到一個人,他在街上撿了一隻流浪貓,髒兮兮的,腿也殘了,但是那人花了4000快給這隻貓做了截肢手術,術後還收養了它。”

  為了更好地瞭解寵物市場,今年3月份辭職以後,劉日楊曾在堤角一家寵物經銷商處免費打工一個月。“搬貨、打雜什麼都幹,只要能更好地瞭解關於寵物的市場資訊”。

  除了劉日揚,他的兩個合夥人,分別負責技術研發和對外推廣,“公司員工總共有10多人,團隊還在陸續擴大中”。

  期望打造寵物版的“朋友圈”

  愛寵物到通過寵物賺錢,如何實現這一飛躍?在劉日楊看來,寵物領域是一個待開發的巨大市場。“其實很多人內心是想養寵物的,但通常因為不熟悉而不敢養。通過我們的平臺,他們會發現其實沒有那麼難。”

  在此考慮下,劉日楊的寵物版“朋友圈”初具雛形。他說,公司決定打造一個APP,使用者既可以在這上面交流互動,還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商品和服務。“我們提供的是最精緻的寵物娛樂。”劉日楊介紹,除了秀寵物的照片、交流養寵物的心得等常規功能之外,公司屆時還會在APP上面設計一些互動功能,例如找貓友狗友模式等。“通過我們這個軟體,正在遛狗的人可以找到附近也在遛狗的人。”

  對於公司的盈利模式,劉日楊介紹:“一方面,軟體使用者是潛在的商品和服務的購買者;另一方面,使用者穩定後,還可以獲取廣告收入等。”

  推廣工作也正在進行中,“一個朋友有一個微訊號,有20萬的訂閱者,有時候會借她賬號用一下”。

  更加看重風投背後的資源

  網際網路創業,其孵化過程是漫長而且燒錢的。在雄楚大道附近的辦公室裡,七八個小夥正在一個十來平方米的辦公室裡埋頭苦幹,午飯就是簡單的外賣。

  “目前還在發展中,但大家都很有信心。”劉日揚說,自己很感激這群小夥伴。“我們最近在加緊對APP進行升級改良,他們就經常週末自動過來加班。”

  劉日楊介紹,目前APP的內測版已經出來,公司將爭取下個月將APP推入市場。

  對於這樣一份事業,劉日揚也格外珍惜。“我們更看重的是資金背後的資源。”劉日揚說,近期,已經有多家風投機構與公司接洽過,包括達晨創投等,但他會謹慎考慮。“希望投資人能夠懂得我們網際網路創業,能夠給予我們資金之外的更多幫助,例如專案推廣等。”劉日揚說。

  二

  李治國喜歡網際網路,他覺得網際網路給了自己更多的激情,因為它很多時候都是新的。

  採訪中,李治國不斷地提到了一個公司的名字——阿里巴巴。他加入這家公司,直到2004選擇年離開,自己網際網路創業。而在兩年多後的10月,他又獲得了來自這家公司數百萬美元的戰略投資。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大概也算是衣錦還鄉了吧。

  初次創業失敗告終

  1996年,李治國還在河南一家外貿公司任外貿經理助理。那個時候,網際網路的熱浪正零星出現在中國的各個角落。由於長期負責對外聯絡的工作,一個“中華商貿港”的網站構想在李治國心中逐漸成形。

  憑著想到就做的性格,李治國很快就自己做了這樣一個網站,不過,這個專案並沒有存活很長時間。

  “由於沒有經驗,加上專案追求的目標與老闆的不同,這個網站沒有堅持下來。”直到今天,李治國還在為當年的創業專案感到一絲惋惜。

  初次創業的失敗讓李治國意識到,必須要有一個更大的舞臺來鍛鍊自己,他覺得應該去南方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投身阿里巴巴

  此時,刊登在報紙上的一篇對馬雲的專訪吸引了李治國。南下的衝動讓李治國通過阿里巴巴的客服寫了一封長達萬字的文章來闡述自己對於網際網路的認知。讓李治國頗感驚訝的是,阿里巴巴居然很認真地回覆並與他談起了網際網路領域的話題。一家客服都做得如此仔細的公司讓李治國對阿里巴巴好印象倍增。當時的李治國投了兩份簡歷,一份是阿里巴巴,另一份是163.net。

  阿里巴巴的回信讓他一下子做出了選擇,10月,李治國隻身來到杭州,隨後正式成為阿里巴巴的員工,工號是46號。而當時的阿里巴巴遠遠沒有今天如此風光,偏居杭州,而創始人馬雲等人也剛剛從北京外經貿部撤回杭州。

  在阿里巴巴,李治國至今最為樂道的事情是參與了阿里巴巴第一個成功產品“誠信通”的研發。當時在很多入口網站選擇了簡訊等增值服務作為突破方向的時候,阿里巴巴提出應該建立一個通過口碑相傳的方式而形成的誠信大社群,並由此形成了“誠信通”產品的基本理念和架構。

  在今天回想起來,李治國認為,打造“誠信通”的經歷與其後來創辦口碑網的初衷也一脈相承,都是希望依靠網路輿論的力量幫助使用者作出選擇,並維護使用者的利益。不過前者是中小企業,而後者更為廣泛,是所有的消費者。

  二次創業鎖定“線上分類”

  6月,在阿里巴巴工作即將滿5年之際,李治國正式辭職。

  讓他惋惜的是,從內心深處他還是想留在阿里巴巴更長的時間,在5年的時間裡,阿里巴巴公司已經由最初的小公司日漸強大。在阿里巴巴工作了五年,李治國受馬雲的影響很大。多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加上杭州當時網際網路氛圍的成熟,李治國選擇了留在杭州。

  李治國創辦“口碑網”的啟動資金總共只有8萬元,自己出5萬元,同時留下3萬元的生活費。這3萬元,李治國打算用來撐兩年。辦公場地租了阿里巴巴公司附近的杭州古蕩灣的一個民居,一室一廳。這就是口碑網誕生地。就像阿里巴巴公司在民居里創辦成今天的聲譽和規模一樣,李治國說,做分類資訊領域的領先者的夢想從這裡正式開始。

  儘管當時已經有好幾家更受關注的分類資訊網站,如“58同城”、依託ebay背景的“客齊集”和紅杉投資,最類似“口碑網”的“大眾點評網”等,但李治國認為,在不久的將來,網上社群將對百姓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能加強小區內住戶的交流,還會通過學校、公司、興趣圈等滲透到方方面面,給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因此他還是義無返顧地將“口碑網”做了下去。

  馬雲夫人出手相助

  很多創業型公司都容易遭遇資金困難,李治國也不能逃過這一規律。在網站創辦一年多時,公司的資金即將耗盡。20名創業員工掏出自己的積蓄希望幫助公司,但這對於競爭激烈的分類資訊網站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在跟一些風投接觸之後,由於在理念上的差異,使得李治國決心另尋解決途徑。

  ,在彈盡糧絕之際,李治國找到了已經離開阿里巴巴管理層、專注於慈善事業的馬雲夫人張瑛。

  讓他意料不到的是,張瑛沒有提出任何條件就以私人的名義借給了李治國200萬元人民幣,並以阿里巴巴和淘寶網創業初始的經驗對其提出種種建議。

  李治國說,後來之所以選擇阿里巴巴集團的戰略投資,除了在業務層面的考慮之外,阿里巴巴5年的工作經歷以及張瑛在困難時期的出手相助,使他從理智到情感上,都難以找到第二選擇。實際上這也是外界傳聞張瑛是“口碑網”股東的正式版本。對於有些論壇文章基於此猜測而帶給張英的種種匿名攻擊,李治國至今仍深感歉疚。

  成本收益兩年上千倍

  談到這次阿里巴巴的戰略投資,李治國倒不願意說太多。對於投資金額和所佔股份比例,他只是笑而不答。“幾百萬美元吧,這個資金對於‘口碑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是相當有幫助的。”

  目前口碑網其獲取資訊的模式,更多的是希望通過網友的自動上傳,來實現分類資訊的豐富和整合。據瞭解,目前口碑網已經在全國主要大城市建立了分站,其中,杭州的模式做得最為成功,實力最為強大。李治國表示,今年還會繼續在其他城市進一步擴充套件,也會繼續結合一些線下的模式進行操作,而這也是融資所得資金的投入方向。

  從最初創辦時8萬元,到現在的幾千萬規模,李治國只用了兩年多的時間而已,那麼上千倍的成本收益比是否令他已經覺得滿足了呢?“這個不可以用收益來衡量的,我想我還是會繼續把網站做大,畢竟這個是我的夢想。”李治國表示。

  隨著網際網路的日益發展,網際網路已經從單純瀏覽資訊的初級階段及搜尋相關資訊的中級階段,步入了訂閱資訊***分類資訊***的終極階段。而Web2.0概念的運用,使網民由簡單的瀏覽者轉變為資訊的製造者,也讓網際網路由一個資訊及娛樂的平臺真正成為個人生活及商務的平臺。李治國表示,比起googlebasee根據文章內容隨機推薦廣告相比,分類資訊的分類區分、地域性特徵使得其廣告定位更加準確。

  口碑網近期推出的電子地圖跟餐館、房源等資訊緊密結合的功能也讓人眼睛一亮。在這張地圖上人們可以看到各小區內釋出的房源、各地段的餐館等資訊以及根據這些資訊計算出來的均價、距離,給老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目前,分類資訊、生活黃頁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企業使用者在網站上公佈商業資訊時收取費用,而對個人使用者完全免費。但李治國認為現階段單純依賴這一方式將限制網站發展。“未來不排除會出現新的模式,但一切需要得到網民的認同。”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