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財務管理的模式是怎樣的

  農村財務管理指的是對直接歸農民集體佔有、支配、管理的各項資產所發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財務活動進行核算、計劃、監督與控制。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農村財務管理“村裡面的賬村裡面管”的模式

  “村裡面的賬村裡面管”的模式是農村最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該模式誕生於改革開放的初期。“村裡面的賬村裡面管”這一模式的主要特點就是能夠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的快速發展,這就要求村委會聘請相關的財務人員來進行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村委會聘請相關的財務人員管理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時候。相關的財務人員要對村委會負責,接著村委會再向全體村民負責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該模式在執行的時候,要與當時的農村經濟發展的狀況相適應。然而,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改革和深化,這就使得該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比如:建立一個不規範的農村財務會計制度;在聘任財務人員的時候過於隨意以及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財務人員與村幹部私吞公有財產。該模式的問題日益凸顯出來,這就使得該模式不能夠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因此它會被其他的模式所取代。

  農村財務管理“村裡面的賬不需要村裡面管”的模式

  1.“村裡面的賬讓鄉鎮來管”的模式

  “村裡面的賬讓鄉鎮來管”的模式的特點是有鄉鎮經管來成立會計代理中心.對於招聘財務人員要採用公開的招聘方式,然而對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要實行統一的管理,統一記賬的財務管理模式。這一模式的優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農村集體經濟的資金所有權、核算權、管理權以及債權債務的歸屬權沒有改變、能夠合理的規範會計核算工作、財務人員的能力以及素質得到了提高。然而,該模式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出現了相應的問題,那就是財務人員只負責記賬,日常的資金核算工作不能夠與記賬區分開來,這就使得會計管理的只能被弱化。

  2.“村裡面的賬雙代管理”的模式

  “村裡面的賬雙代管理”的模式的最大特點就是在管理農村集體經濟的時候,一般由鄉鎮和村來共同管理。這一模式主要是指在村裡只留下一部分的備用金.其他的資金由鄉鎮政府通過經管站來掌握好每一筆經紀業務,並且能夠對每一筆經紀業務進行記賬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該模式的優點主要表現在能夠加強鄉鎮政府對農村財務的監督。然而該模式的缺點主要表現在:不能夠實現村民自主管理的權利、打擊了村民參與村級財務管理的積極性等。

  ***三***“村級會計委派制”的模式

  “村級會計委派制”的模式的特點主要是指在鄉鎮村官站設計會計委派中心.並且村委會與會計委派中心簽訂了委派記賬協議,並且會計委派中心能夠委派財務人員,其中的財務人員能夠對農村經濟的財務進行記賬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該模式的優點主要是指使得財務人員的聘任制度不斷完善,並且能夠使得財務人員能夠更好的嚴格執法以及遵守一定的財經法律。然而該模式的缺點主要表現在:由於委派的財務人員對農村的經濟情況不瞭解,從而在處理會計實務的過程中失去了合理性、被委派的會計人員不能夠受到合理的監督,不利於會計賬務的真實性。

  ***四***“村級會計委託代理制”的模式

  “村級會計委託代理制”的模式的特點主要是指由村委會來召開全體成員代表大會.在大會上,經過全體成員的同意,然後與會計委託代理服務機構來簽訂相關的委託記賬協議,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機構對農村集體經濟的賬務進行代理記賬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該模式的優點主要是指具有較強的民主性以及獨立性。然而該模式的缺點主要表現在:在會計實務中會出現一些不合法以及不合理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