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違法犯罪越來越多,那麼,是什麼?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一***家庭教育的誤區,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瀾。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每個人的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既有可能是正面的積極的影響,也有可能是負面的消極的影響。一般而言,良好的家庭有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不良的家庭不僅不利於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還常常成為導致青少年走上犯罪的原因,除了社會環境和個人因素外,不良家庭因素是導致子女犯罪的直接原因。①近年來,我國的離婚率直線上升,家庭結構殘缺,使孩子的成長環境先天不良,孩子失去家庭溫暖和有效的家庭教育,一遇不良習氣和壞人引誘就容易走上邪路,缺乏父愛母愛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第一誘因。另外不良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養成好逸惡勞、貪圖享受、自私自利、專橫霸道的惡習,一旦個人慾望得不到滿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高壓型”的家庭奉行棍棒政策,在這種高壓下,極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這樣的孩子一旦犯罪,便會凶惡地報復社會,危害性極大:“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無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們失去家庭溫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習氣和壞人的引誘就容易走上邪路。此外,父母的不良行為也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

  ***二*** 學校教育的失當,成為青少年犯罪的溫床。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正規教育的場所,學校教育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目的性和有計劃性,學校教育因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使得其應有的功能得到充分發揮。相反,它常常是造成青少年違法行為的重要外因之一,②據調查發現,近70%的少年犯超過了一條由學生變為流生,再由流生淪為犯罪的道路。被調查的少年犯中,在校成績好的佔2.97%;成績一般的佔31.68%;成績差的佔5***4%,還有8.91%說不出成績好壞。這種現象的產生,不能不說與學校教育有極大關係。就學校教育來看,影響其應有功能發揮的主要問題有:***1***教育思想不端正,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或放鬆了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目前看,還有許多學校沒有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轉變,不少學校教育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片面追求升學率。學校、班級三、六、九等的劃分,被劃為“另類”的學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極大的傷害,破罐子破摔,有的滑向違法犯罪的深淵。在違法犯罪的在校學生中,這樣的學生佔據多數。***2***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教育內容脫離學生實際。有些學校領導和教師教育水平不高,不瞭解改革開放形勢下青少年學生的特點,不善於把握學生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徵,不懂得寓教於教學、活動和管理之中,不會抓住良好的教育時機,仍然採取封閉式、程式化、模式化的簡單說教的方式來教育學生,用歧視、體罰、甚至推出學校的辦法來對待差生。有些教師平時不認真備課,上課時不是照本宣科,就是不著邊際地海吹一通,學生聽得乏味,進教室就是感到精神壓抑。特別是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他們在學校中常常是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對那些脫離實際的教學內容有著一種更為激烈的牴觸情緒。由於在學校他們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和重視,他們就會到社會上尋找安慰和歡樂,其中有不少人因結交壞朋友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3***學校生活枯燥單調,少數教師師德不彰。青少年時代是人生的一個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青少年身心成長迅速,精力充沛,求知慾旺盛,他們需要七色陽光,需要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然而有許多學校就連這些最起碼的需要都滿足不了,枯燥單調的學校生活使得青少年學生感到生活於其中實在是太沒勁了,於是乎,他們常常將自己旺盛的精力發洩到不該發洩的地方,一失足成千古恨。***4***教育教學分離,校內外教育脫節。教師教書育人,校內外教育一致,是學校教育取得理想效果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現在許多教師只教書不育人,甚至對學生中出現的一些不良苗頭往往也視而不見,採取不管不問的態度,這實際上等於害了學生。校內外教育脫節表現得更為明顯,常常是教師對學生在學校外的情況一無所知,而家長對孩子在家庭外的情況也漠不關心,只是當孩子出了問題時,他們才會感到大吃一驚,埋怨孩子怎麼會這樣,而忘記了自身應該擔負的教育責任。此外,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有些學生還存在“讀書不如趁早賺錢”的思想,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沒能及時跟上,這些學生流向社會就很容易成為“犯罪預備軍”。③***5***加強以學校為中心的社會、學校、家庭聯合教育。下大力氣辦好普通學校,改變現行中小學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快慢班”作法,正確對待後進生、雙差生,減少學生輟學失學現象;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加強學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充分發揮學校對青少年教育的主要作用。進一步強化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防線”作用,通過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三*** 社會環境的汙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西方社會的垃圾、醜惡現象乘虛而入,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在社會上蔓延,渲染色情、凶殺、暴力的書刊、音像製品充斥文化市場,黃、賭、毒封建迷信等社會醜惡現象屢禁不止。這些都嚴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使部分涉世不深和意志薄弱的青少年腐化墮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④另外,遍佈中小學校周圍的遊戲廳、網咖、檯球廳等更是誘發青少年犯罪的溫床,是不良的文化資訊,自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廣播、電影、電視、報刊雜誌等大眾傳播媒介***如電影、電視***所呈現的世界遠遠超過了他們所能直接體驗的限度。它們所介紹的態度和價值觀念,因其表演手法的更加生動、形象和逼真,而更容易為青少年兒童所模仿接受。有些青少年因其思想單純,很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也很容易被社會上的壞人看中,將其拖下水。青少年犯罪為何以團伙犯罪見多,箇中原因不言自明,團伙首領的引誘和威逼常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四*** 自身素質不高,認知能力不足,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個重要原因。⑤按心理學的劃分,十一、二歲到十四歲是少年期,十四、五歲到十七、八歲是青年時期,相當於小學高年級到高中階段;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是兒童向成年過渡的時期,也就是成熟過渡而又不完全成熟的時期。在這個生理和心理髮展急劇變化的時期,他們雖然在生理、心理上發育很快,但還未成熟,處在半幼稚半成熟,半兒童半成年人狀態,充滿著獨立性和依賴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錯綜複雜的矛盾。在此期間,如果給以正確的教育和影響,他們就能順利地健康地向成人過渡;反之,他們如果受到不良的教育和影響,就容易誤入歧途,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⑥國內外對青少年犯罪問題的大量研究表明,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自身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錯誤的道德認識。品德不良青少年由於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認識能力低下,因而容易在無政府主義的自由觀,低階下流的樂趣觀、亡命稱霸的英雄觀、哥們義氣的友誼觀等錯誤觀念的支配下,強烈追求私慾***物慾、性慾、報復欲等***,產生?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患坪蠊?奈シǚ缸鐨形?6?遣渙嫉牡賴攏?謁?苤??歡ǖ牡賴慮楦凶蓯竊諞歡ǖ牡賴慮榭鋈鮮噸?湎虜??摹R話憷此擔?謖?返牡賴氯鮮噸?湎攏?ǔV換峋褪強刂譜約旱某宥?頹樾鰲S脅簧僨嗌倌曇?撞??で槎?滯??巖宰暈銥刂疲?紗碩?呱銜シǚ缸鐗牡纜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