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掏破了要怎麼看

  有許多東西都是我們用肉眼無法看見的。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儀器可以幫助我們檢查的更加清楚和詳細。那麼鼓膜破了要怎麼看?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主要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

  鼓膜也稱耳膜,為一彈性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將外耳道與中耳隔開。 鼓膜距外耳道口約2.5釐米一3.5釐米,位於外耳道與鼓室之間,鼓膜的高度約9毫米,寬約8毫米,平均面積約90平方毫米,厚度0.1毫米。鼓膜呈橢圓形,其外形如漏斗,斜置於外耳道內,與外耳道成底45一50。致使外耳道之後上壁較前下壁為短。嬰幼兒由於外耳道骨部未發育,鼓膜幾乎與外耳道底壁平行,因此在檢查鼓膜時較難看到。

  鼓膜穿孔

  原因

  鼓膜穿孔多出於意外或病變,鼓膜雖深藏於外耳道底部,卻可能因外傷而穿孔。

  例如:***1***掏耳朵時,不慎傷到。

  ***2***由於大氣壓力變化引起的“耳氣壓傷”常常易傷及鼓膜。譬如打耳光,有因老師處罰學生或因發生爭吵,隨手打個耳光,造成鼓膜破掉;新年放鞭炮或鹽水烽炮,每年都不免造成一些鼓膜穿孔的不幸病例。

  過遽的壓力變化,例如感冒時打噴嚏,偶爾亦會引起耳朵疼痛,導致鼓膜破裂。***3***大多數的鼓膜穿孔乃因中耳炎,由內往外破出,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併發急性中耳炎或中耳積水,經一段時日或反覆發作之後,部份鼓膜受到侵蝕,壞死而破裂,中耳的積液流竄而出,造成耳朵流膿***耳漏***。鼓膜穿孔有大有小,可小如針孔,亦可大至完全不見鼓膜,大部份為單獨的穿孔,偶爾亦可見多個穿孔。

  鼓膜穿孔可能會影響到聽力,造成傳導性聽力障礙,小的破洞並不妨礙聽力,破孔愈大,聽力受損愈嚴重,但仍不至於完全耳聾。當外耳道進水時,例如洗頭、洗澡或游泳,水會經由破孔灌入中耳,引起急性發炎,造成生活上極大的不便和困擾。

  治療

  外傷造成的鼓膜穿孔只要不續發感染,破孔面積不太大,通常會在一個月左右都能自行癒合,不需另外處理。慢性中耳炎之鼓膜穿孔,除了導致耳漏、聽障以外,還有形成膽脂瘤的危險性,所以有必要加以修補。

  在一般人印象中,鼓膜***鼓膜***總帶有幾分神祕的色彩,又被認定為負責“聽”的神聖角色,事實上,鼓膜是介於外耳道與中耳腔之間一層半透明圓形的薄膜,俗稱耳鏡***臺灣話***,正常狀況下,鼓膜能感應由外耳道傳入的聲波,產生振動並牽動附於其上的聽小骨鏈,使聲波的刺激傳進中耳。在整個聽覺傳導路徑中,鼓膜算是起始的其中一站,即使鼓膜完全缺損,我們仍能聽得到,只是由於傳入的聲波減弱,聽到的聲音較小而已。

  判斷方法

  判斷鼓膜是否出現穿孔,需到醫院進行鍼對性檢查以明確診斷,無法自行判定。臨床中常使用內窺鏡或檢耳鏡觀察鼓膜上是否存在穿孔;還可利用聲阻抗儀進行檢查,輔助判斷,破碎鼓膜表面無法引出聲阻抗波,正常鼓膜表面可出現A型、B型或C型曲線。若兒童發生外傷後出現耳朵痛、耳道流膿、耳道有血性或其它液體滲出時,需警惕是否發生鼓膜穿孔,應及時至醫院進行檢查,明確診斷。

  怎麼看出鼓膜掏破了

  耳膜指的就是鼓膜,它就像鼓面一樣,只有鼓面是完整的時候,敲的時候才是響的。鼓膜破裂首先聽力會受到影響,但是聽力不好的症狀每個人的感受並不一樣,有些患者可能覺得耳朵悶悶的,也有些患者感覺脹脹的。耳膜若是急性破裂,會有疼痛的感覺。若是耳膜破裂的時間較長,因為髒東西或者感冒導致咽鼓管堵並且感染,耳朵會流出一些膿性的分泌物。

  鼓膜外傷破裂是指耳朵遇到外界空氣猛烈震動***鞭炮、爆炸***發生爆震波和氣流衝擊時,即可迅速傳至外耳道內使鼓膜破裂。

  概述

  鼓膜外傷***injury of tympanic membrane***常因直接或間接的外力作用所致。鼓膜是個富有光澤半透明的膜性組織。它位於外耳道的最內端,即介於外耳道之間。很像話筒中的振膜,鼓膜上部稱鬆弛部,中下部為緊張部,鼓膜外傷多發生在緊張部。聲波傳到鼓膜引起振動,實際上鼓膜是聽骨鏈連成一整體而發揮其高效的傳聲作用,將外界振幅大,聲壓小的空氣轉化為振幅小而聲壓大的淋巴液波。如遇到外界空氣猛烈震動***鞭炮、爆炸***發生爆震波和氣流衝擊時,即可迅速傳至外耳道內使鼓膜破裂。破裂後突然感到耳痛、聽力立即減退伴耳鳴,外耳道少量出血和耳內悶塞感。單純的鼓膜破裂,聽力損失較輕。壓力傷除引起鼓膜破裂外,還可由於鐙骨強烈運動而致內耳受損,出現眩暈,噁心及混合性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