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健康衛生知識是什麼

  端午節蘊藏著豐富的養生保健知識,那麼端午節該如何保健呢?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端午節的健康衛生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健康知識

  1.胃病患者、老年人和兒童少吃粽子

  糯米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胃腸道病患者不能多吃粽子。老年人和兒童如果吃多了,極易造成消化不良,由此產生的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2.糖尿病患者少吃粽子

  因為粽子比較油膩,其中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和。如果不加節制地吃,就會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3.不能把粽子當夜宵吃

  食物消化從胃到腸至少需停留6小時,粽子大多是用糯米做的不易消化,一晚留在胃裡,還可能導致慢性胃病、胃潰瘍的人發病。

  4.孕婦、過敏體質者不宜用香袋

  臨近端午,不少賣家做起了叫賣香袋的生意。香袋也有好壞之分,一些非常便宜的香袋聞起來香噴噴,卻可能使用了劣質香粉或香水,使人頭暈、咳嗽、噁心,長期使用對身體危害更大。優質的香袋往往通過純中藥的香料篩選,採用檀香、白芷等芳香性原料,按一定比例配伍而成,最大限度保持中藥香袋純正持久的芳香氣味,起到醒腦健康、淨化空氣等作用。專家還提醒,香袋也並非人人都可用,像孕婦和過敏體質者不宜使用,某些氣味過敏人群還易因刺激誘發病症。

  端午節的衛生知識

  端午節有家家戶戶掛艾草的習俗,人們把艾草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空中,剪成虎形,婦人爭相佩戴,以避邪驅瘴。因此古時也有人稱端午是中國古代的衛生節。正如《荊楚歲時記》所載:“五月五日,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青氣”。

  端午,天氣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而到了 ;專題;與衛生有關節日;端午節,陽光最為熾熱,百毒齊出。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認為它是一種可以治百病的藥草,插在門上用為祛除各種毒害,可以使人身體健康。從端午節的許多種傳說中可以看出人們都是拿艾葉來防病、治病、消炎的。

  據專家考證,艾葉用於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現在的第一部方書,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記載有艾葉的療效與用法,以後在歷代本草中均有記載。在我國盛產優質艾葉的湖北蘄州,至今還流傳著“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彥語。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種植,家家收藏艾葉。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見艾葉的藥用價值。

  艾葉最早的用途是灸,並與“針”齊名,醫籍《靈樞經》、《五十二病方》就有艾條灸或艾薰的記錄。而且還有“醫家用灸百病”之說。作為內服藥,艾葉具有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之功用。《金匱要略》“膠艾湯”治妊娠產後下血,“艾服丸”治心腹、少腹諸痛,尤顯奇效。《清宮醫案》中“治療胎前產後危急諸症百發百中”的胎產金丹要術用蘄艾而不用祁艾;《婦女玉尺》阿膠蘄艾是以兩種地道藥材命名的成藥。這些卓越的發現,同樣表明中醫科學體系的博大精深,非其他簡單應用艾葉的醫學體系可比。

  明代醫學家李言聞***李時珍之父***稱讚艾葉“產于山陽,採於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李時珍稱艾葉“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罈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棄也”,故蘄艾因此而聞名全國。

  那麼,艾葉很早就被用灸法中,除了艾葉的辛散芳香氣味與醫療作用有關係外,艾葉還可燃性好,燃燒徹底,是理想的引燃物。此外,有研究表明艾葉燃燒產生的煙對人體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艾葉在古代的應用不僅僅是通過口服和;醫療中心;療法薈萃;鍼灸與推拿鍼灸來治療疾病,也有不少文獻記載應用艾葉煙燻治療和預防疾病的。如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東晉時期的葛洪《肘後備急方肘後備急方》等早期的醫藥著作中就有艾葉煙燻治療的記載。而一些文學史記類書籍中也有類似記載,如春秋時期的《莊子》中就有“越人薰之以艾”的記載,可見在當時民間已有用艾葉煙燻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習慣,而且這種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古代民間認為艾葉燃燒產生的煙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艾煙有防病、預防瘟疫的作用,因為艾煙對引起不同傳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種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今天,在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流行之際有醫學專家提出運用艾條燃燒的煙進行空氣消毒預防,也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艾葉在民間的應用也十分普遍,如成年人一旦受風寒咳嗽,用一簇艾煎湯洗腳。用時把艾葉切成九片,蔥三五根,煎湯溫服,取汗,即可告愈。再如用艾葉烘乾製成絨與棉花混合製成藥枕防治妊娠及產後外感風寒頭痛。老人丹田氣弱,兒童受寒而致腹痛洩瀉,婦女痛經,經行不暢,小腹墜痛等用熟艾製成圍兜,兜其臍腹,效果顯著。而且端午節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薰艾葉”的民俗記載。

  隨著時代的進步,對艾葉的研究和應用更全面深入。有報道艾葉發出的煙氣有抑菌殺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病毒在空氣中的傳播,所以能避免細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預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在化學成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除了含揮發油以外,還含有鞣質、黃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其中艾葉油具有平喘、祛痰、鎮咳、抗菌、抗過敏、鎮靜等多種藥理活性。藥理實驗結果證實,艾葉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熱鎮靜等作用,為艾葉的擴充套件應用提供了理論根據。在臨床上,艾葉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呼吸道疾病。

  端午節健康養生方法

  每年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相傳它起源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羅江殉國,以寄託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國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習俗。北方的江米小棗粽子,以甜味素食涼吃為主。而南方則可分蘇式和廣式兩大類:蘇式粽子有糯米、赤豆、豆沙等素粽及鮮肉、火腿等葷粽;廣式粽子則大多偏於葷食粽,有叉燒蛋黃、豬油豆沙、鮮肉蛋黃粽等。

  儘管我國南北方的粽子風味、特點和做法不同,但都以糯米和粽葉為主料。祖國醫學認為,糯米是糧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據“本草”中的藥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棗、赤小豆、綠豆等具有補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鴨蛋黃、鮮肉等都是營養豐富的食品。更值得一提的是,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多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溼、和胃寧神。

  端午時節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天氣較煩悶,假如工作壓力大,人體生理氣血執行不順,容易煩躁憂鬱、心悸胸悶。情緒的變化,會影響臟腑的功能,亦可導致精神疾患,如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脾。夏季養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氣調順。所以除了藥物、食療及平和心態外,也應同時加強運動。全身氣血暢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調理脾胃代謝,通調氣血循行,憂鬱情緒也隨之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