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育兒知識有哪些

  隨著社會的發展,早教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有專家表示,嬰幼兒時期是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最快、各種潛能開發最為關鍵的時期。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食譜

  一、寶寶的胃容量有限,宜少吃多餐。1歲半以前可以給寶寶三餐以外加兩次點心,點心時間可在下午和夜間;1歲半以後減為三餐一點,點心時間可在下午。但是加點心時要注意一是點心要適量,不能過多,二是時間不能距正餐太近,以免影響正餐食慾,更不能隨意給寶寶零食,否則時間長了會造成營養失衡。

  二、多吃蔬菜、水果。寶寶每天營養的主要來源之一就是蔬菜,特別是橙綠色蔬菜,如:西紅柿、胡蘿蔔、油菜、柿子椒等。可以把這些蔬菜加工成細碎軟爛的菜末炒熟調味,給寶寶拌在飯裡餵食。要注意水果也應該給寶寶吃,但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1至2歲的寶寶每天應吃蔬菜、水果共150-250克。

  三、適量攝入動植物蛋白。在肉類、魚類、豆類和蛋類中含有大量優質蛋白,可以用這些食 物飩湯,或用肉末、魚丸、豆腐、雞蛋羹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喂寶寶。1至2歲的寶寶每天應吃肉類40-50克,豆製品25-50克,雞蛋1個

  四、牛奶中營養豐富,特別是富含鈣質,利於寶寶吸收,因此這一時期牛奶仍是寶寶不可缺少的食物,每天應保證攝入250-500毫升。 五、粗糧細糧都要吃,可以避免維生素B1缺乏症。主食可以吃軟米飯、粥、小饅頭、小餛飩、小餃子、小包子等,吃得不太多也沒有關係,每天的攝入量在150克左右即可。

  一歲至兩歲小孩,飲食正從乳類為主轉到以糧食、蔬菜、肉類為主食的階段,孩子的食物種類和烹調方法將逐漸過渡到與成人相同。營養食譜的安排不能老是一個樣,一週內要有不同,讓寶寶有新鮮感,可以提高食慾。

  具體說,一天應有200-400毫升的牛奶,一個蛋,肉類***禽肉、魚肉或畜肉***50-100克,穀類和豆類100-150克。 以一天小孩食譜為例:

  早餐:牛奶***200毫升***麵包***25克*** ***早6點左右***

  早點心:燉雞蛋***雞蛋一個,植物油5克*** ***早8點左右***

  午餐:軟飯***米40-50克***清蒸帶魚***帶魚30克、鹽少許***蝦皮炒青菜***蝦皮3克、青菜50克、油5克***胡蘿蔔豆腐湯***胡蘿蔔5克、豆腐10克*** ***午12點左右***

  午點心:菜肉包子一個***麵粉25克、肉10克、青菜10克***蘆柑***50克*** ***下午3點左右***

  晚餐:軟飯***米 40-50克***蝦仁炒豌豆***蝦仁25克、豌豆15克、油5克***蘋果***100克*** ***晚6點左右***

  晚點心:牛奶***200毫升*** ***晚10點左右***

  吸引寶寶的胃口可以說食譜的一大特色,以上介紹的幾款食物都是兒童營養學家所認可的,其自身的營養價值很高,同時也不會有高脂肪的現象。因此,您可以放心讓寶寶食用,這些食物可以變幻出不同的花樣口味,媽媽們不妨用點心幫寶寶準備幾款可口的食物。相信寶寶一定會很喜歡的,這樣寶寶的胃口好才會身體好。

  給孩子講故事

  1、不要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念文字

  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祕書長孫怡說,家長不要從一開始就用手指著書上的文字念給孩子聽,因為孩子一定是從讀圖開始的,圖畫可以鍛鍊孩子的想象力,提高藝術鑑賞能力,因此不要剝奪孩子的這個權利。"孩子讀畫面,是在理解畫面,他在和畫家用畫去交流,所以家長不要一開始就指著文字想讓孩子識字,那樣會損失很多美好的東西。"孫怡說。

  2、講故事的過程中不要向孩子提難度大的問題

  "講故事的過程中不要向孩子提難度大的問題。"孫怡表示,適當地提問可以增強互動性,提高孩子聽故事的興趣。但不要用難度過大的提問打斷孩子聽故事,不要讓孩子緊張。如果孩子緊張了,他可能就不願意聽故事了,以後就會拒絕。

  3、不要藉故事來批評孩子

  不要藉故事來批評孩子。孫怡指出,故事裡經常會有一些調皮搗亂的角色和行為,大人講故事的目的是要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但不要在講故事時藉機批評孩子,尤其不能當著別人的面揭孩子的短,否則孩子會覺得下不來臺,預期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4、從封面開始,一頁一頁地翻

  孫怡說,很多圖畫書都是從封面就開始講故事,如果不加註意,會遺漏很多精彩內容。所以講圖畫書,一定要從封面開始,一頁一頁地翻,一直到封底,這是家長要特別注意的。人,你能做一時的好人,但是你堅持不了一直做個好人

  別錯過孩子最佳成長時機

  一、出生~1個月時期

  1、身心發展

  剛出生的寶寶有大部分時間都是睡睡醒醒,醒著時會出現抓握、吸吮、眼球轉動等反射動作。例如你將手指放入寶寶的手掌中,他會反射性地抓握,不過,此時還未意識到那是他自己的小手。此外,會被突如其來的聲音所驚嚇,而有哭泣、驚訝等反應。當看見前方媽媽的臉時,會短暫注視媽媽的臉,不過,還沒辦法有明顯的臉部表情反應。

  2、學習方式

  此階段寶寶的學習是屬於較被動式,主要是通過身體的反射能力來面對外界的環境。因此,爸媽可以給寶寶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讓他處在放鬆、安全的狀態;寶寶醒來的短暫時間裡,可以陪他說話、觸控他的肌膚、與他互看,讓他感受外在世界的美好。

  3、愛的擁抱與撫觸

  ***1***當他醒著時,儘量多擁抱他。

  ***2***選擇下午幫寶寶洗好澡時,或是他心情愉快時為他進行撫觸按摩。

  ***3***保持房間適合的室溫,搭配輕柔的音樂。

  ***4***媽媽在雙手上塗抹寶寶乳液,輕柔、緩慢地為寶寶進行全身按摩。按摩可刺激寶寶的觸覺感受器官,促進全身的血液迴圈,消除寶寶的焦慮感;擁抱可以帶給寶寶自信、滿足及安全感。

  4、愛的呼喚

  ***1***當寶寶醒來的時候,與他面對面相視,大約相距30釐米的距離。

  ***2***給予他溫暖、關愛的眼神,並輕輕呼喚他的名字或叫他寶貝。

  ***3***聲音儘量放慢速度,稍微提高音調,因為寶寶多數喜歡輕脆、輕柔的聲音。媽媽的聲音對寶寶來說是充滿安全感的聲音,這與從懷孕階段就已經開始聆聽媽媽的聲音有關,媽媽經常開心地對寶寶說話,會讓寶寶從小有開朗的性格,同時奠定語言的基礎。

  5、反射抓握遊戲

  ***1***準備幾個觸感不同的物品,但不要傷害寶寶的小手。

  ***2***輪流放在寶寶的手掌心中。

  ***3***再輕拉這些物品,你會發現寶寶抓握得很緊。利用寶寶原有的反射能力,能讓他體會不同的觸感,以及雙手肌肉被帶動的感覺,增加對雙手的認知。

  二、1個月~6個月時期

  1、身心發展

  三個月後,你就會明顯發現寶寶已經變得不太一樣了,開始懂得利用表情、哭泣、聲音來表現情緒,而且更認識自己的雙手,會揮動雙手放入嘴巴,或是想伸手去拿玩具。身體發展方面不但越坐越穩,甚至開始想要學爬,去看看不同的世界。

  2、學習方式

  爸媽應多多給予寶寶各式各樣的刺激,包括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等,此外,也要根據寶寶的喜好,陪他進行一些有趣的活動,例如搖動玩具、躲貓貓、聽聽是什麼聲音等。這個階段的寶寶會透過觀察、感受、交流,慢慢建立起他對外在環境的理解及認知。

  3、孕育心智的搖籃

  ***1***將寶寶放在可以左右搖擺的搖籃中,輕輕擺動,讓他享受輕柔搖晃的感覺。

  ***2***或是媽媽抱著寶寶,快樂地輕輕搖擺。

  ***3***等到五六個月大之後,可準備一個大的彈力球,讓寶寶趴臥在球上,由媽媽將球前後、左右搖動。適度的搖擺***切記不可過度大力搖晃***會強化嬰幼兒的前庭覺、訓練身體大小肌肉以及幫助手腳協調,使身體的平衡感更好。

  4、明亮的大眼睛

  ***1***利用自然光或是房間的燈光,給予明暗變化的刺激,採用明暗交替法,先至亮處約30~60秒,再至暗處30~60秒,每回5~10次,每天2~3回。***光線不可直射寶寶的眼睛***

  ***2***準備黑白顏色的玩具或圖卡,在寶寶視線25~30釐米內,左右上下移動。***先是黑白顏色,再進階到彩色物品***

  ***3***將藍色或黑色的色紙剪成各種不同的形狀,貼在白色的厚紙板上,讓寶寶看見形形色色的圖卡。

  ***4***五六個月大時,可開始進入五光十色的刺激,讓寶寶看三稜鏡或利用各種彩色的玻璃透過光照射在牆壁上。視覺是寶寶接收外來資訊相當重要的一種途徑,透過一系列的訓練可使寶寶雙眼更靈活,辨色能力更強。

  5、絕對辨音

  ***1***利用鐵琴,先讓寶寶只聽一種單音,例如Do,每次反覆彈奏3~5分鐘,每天1~3回,聽3~5天。

  ***2***3~5天之後再更換下一個單音,持續***1***的做法。

  ***3***等熟悉各種單音之後,可讓寶寶聽各音階之間的差異,或彈奏簡單樂曲,接著可增加各種不同樂器聲音辨識的訓練,及演奏出的不同音樂訓練。

  ***4***再來準備一些自然音樂***如流水聲、鳥嗚聲***或巴洛克音樂***可產生讓大腦放鬆的α波***,讓寶寶聆聽。

  ***5***等寶寶大一點的時候,可以玩探聲尋源的遊戲,使用不同的樂器,在不同的方位敲,讓寶寶聽音辨位。透過不同音樂的訓練,寶寶可分辨出原來音樂有許多不同的音,有高有低、有快有慢;不同的樂器可以讓寶寶發現聲音的美妙與特性。

猜你喜歡